百家助學專案 哈爾濱工業大學遺憾:高慧君教授獲得3項國家級獎項,但仍未能當選院士。
為了提高國家科研水平,加強科學家的社會地位,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制度旨在選拔和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促進科技創新和國家發展。
回顧過去十年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中科院和中科院新任院士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55歲,甚至有個別學者在70多歲時當選。 這反映出院士的遴選不僅需要科研實力,更需要豐富的資歷和經驗積累。 學者必須經過多年的資歷積累和科研,才有機會成為院士。
2024年,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公布新院士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有16名候選人參與院士遴選其中,土木工程學院的李輝教授和宇航學院的何曉東教授順利當選,成為學校的驕傲和榮耀。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另一位備受矚目的候選人高惠軍教授沒有當選為院士。
中科院院士制度和中科院院士制度的獨特性在於其含金量高。與國外院士制度相比,我國中科院院士制度要求更嚴格,競爭更激烈。 據統計,候選人當選的概率只有2%左右。。自從我國選拔院士以來,能夠成為候選人,就成了一場“神仙戰”。 高慧君獨特的學術道路,也堪稱真正的“成凡神之路”。
科研路徑的起點高惠軍教授的科學成就和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學術道路是年輕一代的勵志榜樣。
高惠軍,2024年出生,2024年進入陝西第一工業學校(現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然而,他並沒有止步於中學教育,2024年,他通過了自學通過考試獲得了學士學位。
獲得學士學位後,高惠軍教授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隨後,他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
2024年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同時被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講師,正式走上大學教育科研之路。
由於科研成績突出,高慧君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歷史上唯一一位從講師直接晉公升為教授的學者,2024年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7位科學家之一。
從一名中學生到985所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的學術逆襲令人欽佩。
2024年,高惠軍當選為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院士,2024年,他被提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雖然高惠軍教授在202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選舉中落選,但他仍然年輕,只有47歲。 他傑出的科研成就和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使他備受期待,相信他未來還有機會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諾伯特·維納獎
高慧軍教授近日獲得諾伯特·維納獎這是系統和控制論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每年僅頒發給一人。這一殊榮是對他對先進系統控制理論和工程應用的傑出貢獻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9年來第二次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獲此殊榮,再次彰顯了他在國際科學界的傑出地位。
高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網路控制、機械人和人工智慧。 其中乙個重要的專案是:視覺伺服控制系統和高階裝置。
該專案基於基於影象視覺反饋的閉環控制技術,賦予機械人和裝置智慧型和環境適應性。 本專案重點研究的關鍵技術包括機械人多關節控制技術、複雜環境下的影象濾波技術、高速變焦控制技術、高效能視覺伺服控制演算法、高速影象處理與識別演算法、高效能飛行攝影技術等。
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自動化測試與組裝、高階裝置SMT貼裝、智慧型自動駕駛等。
在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100餘篇,在學術界產生廣泛影響它被引用了超過20,000次。其中,76篇文章被列為ESI高被引文獻這使他成為ESI高被引學者。 出版國際英文著作4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80餘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
他的傑出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並獲得了多個國家級獎項包括2024年和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24年,他成為世界十大計算機科學家之一以及 2022 年尤金·公尺特爾曼成就獎。 這些獎項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譽,更是中國科研的榮耀。
高教授在國際學術界也廣受尊敬,在IEEE Transactions Transactions系列等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100餘篇,並在多個國際會議上擔任主講人。 他的研究在工業自動化和資訊化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該領域的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說:“我希望能夠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一點貢獻,為我的餘生為陽光下最好的事業而奮鬥。 ”
除了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外,高惠軍教授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他致力在青少年中推廣科學,以智慧和無私奉獻,激勵年輕一代對科學產生興趣。
高惠軍教授的人生故事令人欽佩,鼓舞人心。 他從一名中學生做起,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堅持,成為國際自動化領域的傑出代表。 他的科研、教育和社會奉獻為我們樹立了新的榜樣。
我們相信,高惠軍教授將繼續在自動化領域大放異彩,為國家和人民創造更多的價值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