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詞:
馬志華是誰?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位具有國際背景、實力突出、擅長處理複雜涉外商事糾紛的律師、仲裁員,在圈內享有良好的聲譽。
在別人眼裡,他是乙個細膩敏感的文藝青年,對周圍的一切有著獨到的觀察力,熱愛攝影、寫作、旅行,尤其是美食,而他的朋友圈就是關於這個的。
這不是律師。
從北京到華盛頓特區,從高爾特兄弟到達輝,他的經歷簡直就是一次扣人心弦的冒險。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一路走來的蛻變,以及這蛻變背後堅韌、拼搏、追求卓越的故事。
讓我們跟隨馬志華的腳步,一睹這位律師在法理學和國際仲裁領域的迷人旅程。
本期嘉賓
馬志華
達輝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中國國際經濟仲裁委員會貿仲委仲裁員
深圳國際仲裁院SCIA仲裁員
上海國際經濟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
國際商會仲裁員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仲裁員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
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SCC仲裁員
馬智華於2024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2024年本科畢業後,計畫出國攻讀研究生。 在眾多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中,GWU(美國喬治)具有紮實的學術風格。 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為他提供了全額學費減免,馬志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來,在GWU完成學業後,他獲得了在紐約州執業的資格。
當時,馬志華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思考著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而接下來發生的在世上引起轟動的事情,無意中幫助他擲出了命運的骰子。
2024年9月11日,兩架客機在***的劫持下撞上了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塔,當時馬志華在距離白宮僅四個街區的華盛頓特區住所目睹了隨之而來的巨大恐慌和騷亂。 在撥通**盡快向父母報告自己的安全後,他三思而後行,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回國。
幸運的是,當時一家名為戈特兄弟的美國律師事務所有乙個空缺職位,而這個職位恰好在他們的上海辦公室。 在華盛頓接受面試後,馬智華成功拿到了offer。 就是這樣,在"911事件"事件發生兩周後,馬智華收拾行裝回國。
高爾特兄弟是第一家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90年代初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擁有中國司法部頒發的001號外國律師事務所營業執照。 當時,該律師事務所從事大量的FDI(外商直接投資)業務、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業務和股權收購業務。
2024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中國掀起了一股“買、買、買”的浪潮,世界各國企業開始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併購。 此時,高爾特兄弟也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外資律師事務所之一,馬志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入的。
這種情況從2024年一直維持到2024年金融危機,律所的業務經常處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狀態。 這期間,馬志華作為乙個剛入行的新人,很快就進入了狀態,雖然工作強度很高,但也讓他在短時間內精識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
說起自己的經歷,馬志華特別感謝把他招到律所的人,也是他工作後的第一位合夥人——歐文倪倪友文先生。
Owen 是一位傑出的非訴訟律師,專注於公司法。 他具有出色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始終敏銳地把握客戶的要點和核心需求。 "馬志華回憶道。
對他來說,歐文是乙個嚮導,引導他完成新秀,甚至幫助他修改他的一些備忘錄,讓他了解乙個好的商業律師應該是什麼樣子,以及乙份好的備忘錄應該呈現什麼樣的標準。 在他職業生涯的初期,這種指導對他來說至關重要。
可悲的是,歐文在大流行期間去世了。 馬志華認為,在中國當代律師業發展史上,倪友文律師應該被銘記。 "不僅因為他在洶湧的時代洪流中選擇從美國到中國執業,創辦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外資律師事務所,並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還因為他培養了一批當時具有從事國際業務能力的中國本土律師。 我仍然經常遇到同樣在高爾特兄弟工作過的中國律師,他們都很優秀。 "馬志華說。
2024年,他代表香港律師事務所參加“最佳服務律師事務所獎”,並於2024年加入達輝律師事務所,現就職於該所。 在此之前,他曾在兩家英國律師事務所和一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以及一家國內頂級律師事務所工作了很長時間。 他擁有紐約、英格蘭威爾斯和中國的律師執業資格,並且由於其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和在中國從事涉外業務的經驗,非常擅長處理涉外案件,尤其是在外國英語訴訟中。
馬 Zhihua以非訴訟業務起家,後來逐漸將重心調整為跨境爭議解決,以國際商事仲裁為主要方向。
談到這個變化,馬志華給我們講了他和另乙個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尼爾·卡普蘭。
馬 Zhihua與Neil的關係始於2024年,當時他在深圳參加了國際仲裁課程。 當時,尼爾是講師之一。 這位看似不苟言笑卻幽默風趣的英國老頭,操著濃重的牛津口音,用樸實的語言講課,充滿趣味,給馬志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認識他後,他了解到Neil是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的前任主席,在香港仲裁甚至國際仲裁中享有盛譽。
在偶然得知尼爾正在尋找法律助理後,馬 Zhihua鼓起勇氣追上了課程結束後已經離開教室的尼爾,向他介紹了自己,最終在搭檔歐文的推薦下成為了尼爾的第三位法律助理。
這種自稱挑釁的戲劇性場面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多年後,尼爾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
在英國鄉村小鎮為尼爾工作時"我和尼爾一起工作了一年半,我的中間合同延長了一次。 雖然時間不長,但在這段時間裡,我跟著他一起參與世界**,親眼目睹了世界頂級國際仲裁律師的工作方法和一些著名的仲裁場景。 從程式性問題到實質性爭議,從短短的半天**到三周的聽證會,這成為我工作中的日常工作,對我後來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對國際仲裁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經驗也迅速積累起來。 馬志華感慨地說"這直接導致了我後來朝這個方向的轉變。 "
馬志華一直與尼爾·卡普蘭保持著親密的友誼和密切的溝通,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他在新加坡仲裁庭結束後直接飛往澳大利亞參加當地的仲裁周,為他八十多歲的精力充沛的朋友和老師挺身而出。
馬志華提到,中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國際仲裁,但這一領域的技術壁壘相對較高。 語言障礙、外國法律障礙、規則差異、經驗限制等,往往使許多優秀的訴訟律師望而卻步。 而要想在這個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就需要在這些領域進行大量的學習,除此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實踐。
因為尼爾·卡普蘭,馬智華很早就被吸引到國際仲裁領域的核心圈子裡,接觸到了其中的一些核心業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非常清楚實踐在仲裁員成長中的重要性,也與國內一些對國際仲裁感興趣的法律專業人士進行了大量的交流。
馬智華認為,中國法律界高水平的爭議解決專業人才層出不窮,但由於國際仲裁案件數量相對有限,大多數人很難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律師在處理證人、專家盤問等複雜操作時,往往會感到挑戰。
因此,馬志華建議,青年律師如果真的想在國際仲裁領域有所建樹,首先要找乙個平台,獲得更多接觸案件實際運作的機會。 在乙個不注重國際商事仲裁或國際爭議解決的平台上,即使你對它感興趣,閱讀大量文獻,做很多講座,也很難真正參與到案件中來。 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是你被困在原地,無法邁出第一步。
多年來,馬智華一直高度重視青年律師的培養。 自2024年加入達輝以來,成功辦理了大量案件,包括海外工程索賠、投融資併購、國際貨物銷售、酒店管理等,案件覆蓋面廣,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在達輝,才華橫溢的年輕律師甚至實習生都有機會參與受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ICC)、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等規則管轄的案件。
在這個過程中,律師可以逐漸積累寶貴的商業經驗,發展商業技能,建立信心。 "馬志華說。 他希望打造一支能夠參與國際商事仲裁、投資仲裁等領域的強大團隊"與其他公司的同行競爭"。
眾所周知,國際仲裁可能是法律界最國際化的領域之一,往往需要與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專業人士進行交流與合作,而律師、仲裁員和專家往往來自不同國家,組成乙個非常國際化的團隊。 馬志華發現,這些人有乙個非常特殊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大多精力充沛,特別喜歡探索和交流不同的文化。
他也喜歡這種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互相學習,看到了彼此之間文化和思維的差異,特別有意思。 "
除了多年的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以及長期沉浸於國際仲裁和涉外業務之外,在老北京胡同長大的他似乎有一些天生的優勢"Sheniu"屬性。
胡同其實就是乙個社群,被鄰居包圍著,你今天可能去這所房子吃飯,明天跑到那所房子裡玩,你認識所有的人,主動社交是一種常態。 另外,我在中學時就讀於北京市第八中學,當時經常參加一些國際交流活動。 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我從不害怕與人打交道。 "馬智華笑著說。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在很多人眼中,馬志華看起來並不像律師。
他的父親是乙個畢業於俄羅斯語言文學的年輕人,是外國文學藝術和中國古代詩歌的愛好者。 馬志華小時候,家裡經常被各種鋼琴、棋、書畫、國內外文藝作品所包圍,他也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時候學的是書畫,喜歡中西畫。 那時候北京沒有798,經常去榮寶齋、琉璃廠、中國美術館看畫,泡了半天。 "
馬志華後來迷上了攝影。 剛到上海上班時,他甚至帶了一整套**加工裝置,閒暇時,經常乙個人呆在暗室裡洗拍的**。 時至今日,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裡,你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攝影功底,他分享的**,無論在構圖和版面、色彩、氛圍上,都不遜色於專業攝影師的作品。
攝影:馬志華**"做律師,尤其是訴訟律師,有時候壓力很大,如果沒有一些愛好去做,你就受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律師熱愛美食,甚至在事業成功後投資餐飲業的原因。 攝影讓我從工作中短暫休息一下,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放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成就感,這成為我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一種機制。 "
文藝青年馬志華也非常喜歡寫作,文筆出眾。
他經營著乙個自稱微信的 ***"馬寶說",還給自己起了個同樣壯惡的筆名:老葉二瑪說仲裁。
事實上,他並不是唯一乙個在這篇文章中寫國際仲裁的人,他時不時也會寫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有時是關於一首歌,有時是關於一次旅行,有時是關於乙個長篇大論,詳細介紹了他學習和從事國際仲裁以來的學習情況。
塞倫蓋蒂和附近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是坦尚尼亞幾個國家公園中的兩個。 在他們數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上,大自然是萬物的主人,動物是自然的主人,而人只是闖入其中的路人,是最微不足道的存在。 在乾旱和雨季,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動物們都能在最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自由漫遊、覓食、玩耍、生長和繁殖。 就像他們的祖先一樣,億萬年來,每當太陽落山,樹冠公升起時,你都會抬頭看到星星和銀河在夜空中閃閃發光。 而星辰和銀河系也靜靜地凝視著東非大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庇護著它們的每乙個成員,祝福著這片神奇的土地。 "
坦尚尼亞東非大草原之旅
2005 年 6 月 8 日,倫敦時間早上 7 點剛過,我獨自一人拿著行李站在馬里波恩路和貝克街的交叉口。 清晨的倫敦街頭,沒有行人。 英格蘭明媚的夏日陽光透過參天大樹,照耀著周圍古樸優雅的建築和街道。 地上剛剛下過雨,潮濕、未清澈的水面倒映著湛藍的天空和綠葉。 遠處,一座看起來像教堂的白色建築聽起來像是悠揚的鐘聲。 你周圍的一切都像一張色彩鮮豔的明信片,非常美麗。 我從沒想過倫敦的喧囂會如此安靜和美麗,以至於我看得出來,我差點忘了向尼爾匯報。
我的仲裁之路“(6)。
馬寶說的話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對周圍一切事物的細緻觀察和熱愛無處不在。
從坦尚尼亞回來後,在安利上看到了人,也寫了一篇懷念坦尚尼亞的文章,很多人看完都找我指導,所以我就在這裡預覽一下,下一篇文章就叫'坦尚尼亞旅遊Q&A'。"馬智華笑著說。
回顧自己20年來的經歷,馬志華相信中國人所堅持的古老而簡單的真理——上帝獎勵努力,相信只要你付出足夠的精力,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我身邊的一些成功人士,按傳統標準來說,可能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但他們勤奮而執著地努力,抓住了中國快速發展的機遇,全心全意地投入,專注其中,最終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馬志華堅信,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當你拉長視野時,你會發現每個人的生活就像一首樂曲,有高潮也有低谷,有詠嘆調也有低谷。 "事實上,如果一切順利,那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只有通過這些挫折,我們才會珍惜成功,而不是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 "
他自己在事業上也經歷過挫折和困難,也經歷過痛苦和迷茫,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律師。 我數不清有多少次,他反覆思考和練習,只是為了某個時刻的頓悟。
很久以前,馬志華的父親告訴他,如果有一件事你想做,嘗試一下,至少有50%的成功幾率,如果你不嘗試,這個數字是0%。 這句話後來成為他在許多情況下的行為哲學之一。
嘗試一下,但如果它不起作用怎麼辦?nothing to lose。"馬志華說。
由艾琳撰寫。
排版 |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