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俄烏衝突的持續發酵,迫使大多數國家面臨乙個歷史性的選擇,那就是站在哪一邊。 美國作為西方的領頭羊,已經明確表示要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而那些追隨美國的國家,未來就成了美國的核心盟友,也就是美國在歐洲的鐵桿圈子。
相反,那些對俄羅斯制裁持保留或反對態度的國家,如土耳其、塞爾維亞等,被美國視為外圈,今後不會和他們玩,也不會讓他們分享利益。 這樣一來,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切割,就是美國在歐亞大陸的第一步,這一步可能在今年內基本完成。
然而,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削減並不是一刀切的,仍然有一些地方的削減是連續的,主要是在能源方面。 歐盟對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的依賴由來已久,如果想在短時間內切斷,歐盟做不到,美國也做不到。 畢竟,美國本身也有類似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產業鏈的分割問題。 美國兩國總統都曾試圖將產業鏈從中國撤到美國,或撤到印度等國家,但都沒有成功,而且很可能做不到。 這是美國的弱點,與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相同,因此沒有人可以嘲笑任何人。
歐盟和俄羅斯的分離完成後,美國將不得不將注意力轉移到東亞。 美國的下一步可能是借鑑歐洲在東亞的經驗,建立印太經濟框架。 這是美國最近宣布的一項大計畫,看來美國要下大棋了。
但很多人不太了解這個計畫,認為這是乙個不切實際、孤立的解決方案。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美國要把亚细安國家納入其中,而不是只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四個國家合作。 他們認為亚细安國家不會參與美國的遏制戰略,因為他們沒有必要或能力這樣做。
甚至有人認為,亚细安國家加入印太經濟框架,是選擇對抗中國,投身於美國的懷抱。 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在美國與這些國家簽署《印太經濟框架》之前,我們已經簽署了RCEP,即今年早些時候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簽署RCEP的時候,不是已經把這些國家拉進了反美陣營嗎?顯然,這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 因為這件事的本質可能不是對抗,而是無奈的妥協。
為什麼?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制定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與中國制定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間的關係。 下圖顯示了三個經濟組織的成員國,我們主要看右邊的IPEF和RCEP。
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日本、南韓、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四個美國的四個盟友,除了亚细安七國之外,是這兩個圈子的共同交集,它們不是中美之間任何一方的鐵桿盟友。
在這些十字路口的兩端,一邊是美國和印度,另一邊是我們。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這兩個經貿圈同時存在,那麼中間的這部分交匯點會起到什麼作用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發現,最直觀的可能性就是橋梁。 如果美國要搭建一座橋梁,那只能說明新冷戰概念可能存在某種漏洞。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漏洞是產業鏈的分割,短期內確實很難完成。 無論是過去製造業回流美國,還是後來產業鏈向印度轉移,這在短期內都做不到。 現實的緊迫性使美國迫切需要轉移危機,遏制我們是他們現在的首要任務。
但經濟和貿易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該怎麼辦?
這大概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任時在所謂全面對華政策講話中提出的三分法具體措施的落實。 哪個三分法則?這是對抗、合作和競爭。 這是正常人看到它時非常精神**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