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磊、薛良成.
孫亞飛. 27年前,“大京久”的汽笛聲拉開了聊城“鐵路時代”的帷幕。 如今,即將到來的吉正高鐵已經“載”著聊城“進入了”高鐵時代”。
聊城,這座被黃河、大運河所青睞的“兩江明珠”城市,正抓住機遇,尋找正確的定位,從國家和山東發展的大趨勢出發,規劃布局。 在濟正高鐵即將開通之際,記者再次深入這座千年古城,探尋其在時代變遷中的變化。
機會的改變
高鐵,揚帆起航,爭創第一。
聊城因水而興旺。 波瀾壯闊的黃河,為聊城帶來了穩定的工業發展水源波瀾壯闊的大運河,為聊城帶來了百年的煙火與繁榮,奠定了“草灣咽喉、天都之肘”和“江北大都市”的歷史地位。
聊城因路而興旺。 2024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結束了聊城不通車的歷史,也點燃了“天下不敢談聊城”的自豪感。
作為沿線設有車站的13個縣(市、區)之一,濟正高鐵將有力推動茌平進入'高鐵時代',形成立體化交通新格局,促進區域要素迴圈和經濟發展,助力茌平跑出高質量發展的'高鐵速度'。 聊城市茌平區委書記孫榮軍說。
聊城地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之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建設之地。 “以聊城為中心,方圓400公里內可輻射2億多人口,區位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 聊城市委書記李昌平表示,聊城著眼國家和山東,聊城也能做到,正在加快建設山東西部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和綠色“兩江明珠”城市。 山東低碳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和山東“四橫六縱”綜合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濟正高鐵的開通,將終結聊城沒有高鐵的歷史,全面開啟“兩江時代+高鐵時代”的新篇章,為魯西新一輪崛起注入新動能。 未來,隨著“高鐵疊加、高速聯網、飛機起降”的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形成,聊城在山東沿海以東、京津冀以北、長三角以南、中原腹地以西的橋頭堡地位將得到充分展示,戰略紅利將加速釋放。
行業變化——
強健的老樹、新苗,“專、特、新”引領潮流。
京九鐵路開通,迎來了東阿膠、時風、鑫發等傳統企業的發展。 如今,這些“老樹”不斷煥發著新的綠意,一批代表新產業、新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也蓬勃發展。
從直徑超過一公尺到直徑幾公釐的軸承,我們可以實現“中國最薄”。 “山東博特軸承生產的薄壁軸承系列產品連續多年保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過去是關於資源和低成本的,但現在是關於創新和研發的。 公司總經理楊海濤對此深有感觸。
一方面,聊城加快傳統企業轉型公升級;一方面,持續深化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打造大中型企業多層次、立體分布的“熱帶雨林”,助力更多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在2024年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聊城市企業266家入選,超過往年總數之和,位列全省第6位。
今年5月20日,吉爾吉斯斯坦**來到聊城中通公交“取車”,直奔全國熱搜。 風靡一時的背後,卻深深地烙印著“聊城製造”的烙印。
製造是聊城的重要名片。 聊城堅持“製造強市”戰略,牢固樹立“專案為王”理念,聚焦有色金屬、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12條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鏈協同發力。 1-9月,全市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產業的58%82%。在全市召開的2024年秋季高質量發展重大專案建設現場推介會上,147個精品專案集體亮相,總投資1083億元。
我們打造了全鏈長“問鏈”、鏈長“巡查鏈”、專家“診斷鏈”機制,統籌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的斷點和阻塞點,精心編制《製造業產業鏈圖譜》,紮實推進產業鏈招商活動,開展1-10個月,開展招商引資活動202項, 簽約專案333個,合同金額1247個15億元。 聊城市工業和資訊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謝誌超說。
2024年以來,嘉華股份、甘寶寵物、金帝股份相繼上市。 從連續12年的“上市中斷”到12個月的“三支箭”,聊城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良好的商業環境是生產力。 聊城先後湧現出“聊天城班”、“勤慶會議室”等多個服務品牌。 南韓CJ集團連續10次在聊城開發區追加投資,真實反映營商環境。
優秀的人也是生產力。 聊城堅持“人才振興”戰略,加快建設具有魯西特色的人才集聚高地。 在2023聊城市人才發展論壇上,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百順向海內外人民發出誠摯邀請:“聊城”有未來,“城市”精彩。
生態變遷——
沙子變成土壤,綠色長出金色,清澈的海水和藍天呼喚海鷗。
冠縣東固鎮天麻園村四周4000畝櫻花林環繞,家家戶戶都住在一棟兩層樓房裡,只有乙個院子。 它位於黃河古道上,曾以“風吹不見家,莊稼每年被風壓”而聞名。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天麻園村先後被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等榮譽稱號,成為知名的致富模範村。
黃河歷史上曾六次改道,使聊城市荒漠化面積超過150萬畝,荒漠化面積超過230萬畝。 聊城市林業發展中心主任郭錫軍表示,多年來,聊城市積極完善以各級道路、水系為骨架的農田防護林網,完善黃河、土孝河、馬濟河、張渭新河森林生態功能帶著力公升級改造國有林場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林場堅持不懈地開展平原農田防護林建設、黃河、京杭大運河等重要河流生態廊道整治,構建帶、斑、網、點相結合的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生態防護林體系。
原“沙沃村”現已成為“林場村”、“果園村”和“旅遊村”,聊城也入選全國平原地區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從源頭上防治汙染物產生,聊城市企業紛紛發起綠色低碳轉型,迎頭趕上。 資料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聊城市環境空氣質素綜合指數提高了573%,pm2.5. 注意力提高 652%,PM10濃度提公升63%,好天數增加2天5次,省級控制以上的部分在歷史上已經消除了V級水體。
生態好不好,鳥兒最清楚。 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聊城市鳥類僅有77種,15目36科。 如今,聊城這片土地上聚集了55科18目260種鳥類,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極光松鴉流連忘返,光顧不已。
城市的變化
城市在變暖,人民在幸福,人民在掌管城市。
開門看綠,走出去進園“,近年來,聊城陸續打造了213個口袋公園。 不經意間,“城市自習室”如雨後春筍般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規劃到2024年底,全市建設不少於50個城市自習室,逐步完善'15分鐘讀書圈',為'書香聊城'建設奠定基礎。 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服務科科長劉憲鵬口中的“15分鐘讀書圈”,也是聊城市建設“15分鐘生活圈”的核心單位。 在聊城“人民城市為民”理念中,聊城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傾注真情懷,投資“真金”,努力用“情懷民”公升溫“,讓群眾在民生事上看見變化、見效、得益。
夏日繁忙時,鄉**大院免費開放,成為農民的“糧食晾曬場”;進入採暖季,聊城公交免費乘車政策暖心;為了解決老人一頓熱飯的問題,220多家快樂食堂......已建在城市中曾經被視為“敵人”的城管和街頭小販,如今變了。 “我們堅持'方便民、不擾民、放手不放手'的原則,因地制宜,多方聯動,規範戶外商圈設定,規劃設定30個早市、夜市,2510個流動攤位,不僅方便群眾,還解決了道路占用作業帶來的安全隱患, 同時也讓移動廠商有了乙個固定的“家”。聊城市委黨組書記、局長楊彥興介紹。
聊城市正在努力打造城市管理的“聊城市樣本”。 正如市委書記李昌平所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問題,全力提公升城市功能質量,共同建設有溫度、有情懷的城市。
吉正高鐵開通將是乙個新的起點,聊城這座千年古城將煥發生機,重現昔日的繁華,成為黃河大運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