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集體林權屬制度改革事關國家生態安全、鄉村振興和億萬農民福祉。 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鼓勵地方和基層積極探索,支援福建、江西、重慶等地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屬制度改革試點地區, 並精耕細作一批改革“試驗田”。福建省龍巖市作為“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是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源頭、國家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和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城市,從推進“三權分立”到培育新型林業管理機構, 大力發展森林經濟走出共同富裕之路,進而賦能森林“碳庫”探索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新時代龍巖林改的經驗就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生態文明理念,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國改革報》特別策劃推出《龍巖深化集體林權屬制度改革新實踐》系列報道,面向讀者。
系列中的第二部
眼下,正是福建龍巖林區最美的季節。
圖為福建省龍巖市蓮花山公園。 龍巖是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之一。 這項起源於武平縣的改革,不僅保護了綠水青山,也惠及全國數億林農。
21年來,龍巖市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屬制度改革,推動綠色發展,不僅充分調動了林農植樹造林、護林積極性,而且有力促進了林業發展,增加了林農收入。
打這樣一張綠色生態牌需要什麼?答案是“六項制度創新”,即龍巖市通過創新森林採伐管理制度、創新林業固碳工作機制、創新林業金融服務、創新林業管理機制、創新改革發展機制等六大機制,全面推進生態保護提公升、生態品牌推廣、綠色發展加快國有林場創新司法護航生態機制。你如何劃分山脈?如何養育森林?
創新林業經營機制和林業碳匯工作機制
集體林改讓“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如何劃分大山?
龍巖當地居民不會忘記,在林改前,由於林業產權模糊,林農無權謀收,“只有山林見樹”,存在造林投資難、林業發展難等“五難”, 並且很難從青山中獲利。如今,林地權屬、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改革不斷推進,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林改後,也存在單一家族經營的困難,林農“有山沒錢建”、“山建不起來”、“有錢沒山可建”、如何養林
創新林業經營機制,持續加快林權流轉,推進林地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和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龍巖市林業局林改科科長林文東說。
深化林業改革,不僅要分山,更要培育森林不僅要振興森林資源,還要振興林地經營權。 2024年以來,龍巖市已完成林權出讓141項登記林地經營權6萬畝,4904件,林業經營逐步由半專業化、分散化、粗放化管理向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管理轉變,初步形成了現代新型林業經營體系。
龍巖市還創新了林業固碳工作機制,書寫了山水間改革。
2024年4月26日,全國首個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在龍巖市新羅區試點,龍巖成為全國首個“食蟹者”。 作為國家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城市和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城市,龍巖持續推進大規模綠化土地行動,2024年以來累計完成造林189個40,000 英畝,150 個森林照料60,000英畝。
為積極發展森林固碳,龍巖市不斷深化政企綠色低碳研究合作,建成了“雙塔移動通量觀測平台”等五大世界領先的科研平台。 2024年共實施碳中和森林建設試點專案5個,試點面積25個30,000 英畝,包括 1 塊高碳固碳示範林目前正在建設21萬畝、130萬畝林業碳匯專案。 錢從**?這個行業是如何蓬勃發展的?
創新林業金融服務,創新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機制
森林改革向深水區的推進也引發了一系列新問題。
鼓勵林農適度經營,植樹資金來源最佳如何打通林農與銀行之間的融資渠道?創新林業金融服務成為龍巖林改的一大“吸睛點”。
2024年,龍巖市率先推出“惠林卡”業務,憑林權證書直接按揭貸款,市財政給予1%疊加利息補貼(三年內),形成“林農得利、銀行得利、取民心”的共贏局面。
龍巖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金融辦主任蘇雄峰介紹,針對林業發展融資難、林業經營風險較大,龍巖市創新“林業投融資機制”,打造全省首個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台, 擁有21家線上金融機構,共計8筆林業貸款3億元。 同時,全市持續做好普惠金融產品的拓展增量工作,全市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惠林卡”4萬餘張,授信405億元,254億元。
這個行業是如何蓬勃發展的?一棵種植的樹如何成為“搖錢樹”?在經營了半輩子的山林後,龍巖林區的許多林農開始嘗試將植樹造林的大事交給當地的國有林場。
國有林場是集體林區另乙個重要的森林經營實體。 “創新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機制,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規模化經營、專業化合作,是集體林成為'搖錢樹'的有效途徑。 龍巖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天華說。
近年來,龍巖市創新農場與鄉村合作機制,通過“國有林場+”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林業發展,建立林農、村集體利益與林場、林企聯動機制,形成協同經營等多模式聯動運作機制。 股份聯營、委託經營,實現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林農共同富裕。“你怎麼砍一棵樹”?林書豪要做什麼?
創新森林採伐管理制度,創新司法護航生態機制
在龍巖,推動林改縱縱深發展,不僅要“明確產權、盤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護收益權”,更要保護綠水青山,打造金銀山。
按照這一思路,龍巖市全力通過改革機制——創新林木採伐管理制度、創新司法護航生態機制,打造新時代林改標桿。
“你怎麼砍一棵樹”?林農“自己看”!今年4月,龍巖市率先在福建省探索取消人工商品林主要採伐年齡限制,將採伐許可證發放視窗延長至鄉鎮林業站或委託鄉鎮人落實。 林農申請採伐量不超過30立方公尺的人工商品林的,只要向林業部門簽署承諾書,即可直接申請採伐許可證。 截至目前,龍巖已辦理27份獨立確定採伐齡的採伐試點許可證,採伐量5207立方公尺在申報承諾制下發放採伐許可證212份,採伐量5886立方公尺。
林書豪要做什麼?龍巖市還創新司法保駕護航生態機制,全面實施建立“森林局長+治安官”、“林局長+庭長”和“林局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劃分建立了市、縣、鄉、村兩級2212個森林保護網格,實現森林資源監測全覆蓋、無盲區。 全市劃分巡邏網格2070個,配備護林員1924人,實現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全覆蓋,無盲區。
龍巖在福建省率先出台《森林固碳補償機制工作指引》,推動受損森林資源從傳統的“補植再綠化”直接修復向林業固碳損失補償綜合修復拓展,相關經驗做法寫入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今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明聰表示,龍巖還建立了全省首個野生動物救助保護基地和全省首個涉案珍稀植物遷地保護基地,並在上杭白沙國有林場建立了全省首家生態修復司法協調中心, 這是築牢法律屏障、為碧水青山保駕護航的又一次探索和實踐。(中國發展和改革報記者 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