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橫琴規劃》)正式公布,規劃期至2024年。 《方案》進一步細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2024年、2024年、2024年三期發展目標,提出到明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時,澳門居民就業約5000人,澳門居民約2萬人入駐合作區到2024年,合作區就業約8萬人,澳門居民約12萬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目標基本實現。
據了解,這是橫琴自2024年9月以來首次獲批實施總體發展規劃。這 20版總體規劃提出,延續一條水帶的歷史脈絡,構建“橫軸帶、三大區域”的總體發展格局,從“橫琴澳門同源”走向“橫琴澳一體化”,塑造橫琴澳一體化整體發展新格局。
目標是三個步驟:
細化指標,凝聚澳洲人、企業。
《橫琴方案》是橫琴、澳門航天、產業、民生、城市建設全面融合發展的系統、整體規劃,著眼於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衷,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合作區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依據。
《橫琴規劃》的發布,為橫琴未來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具體努力方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與產業規劃司司長王富強表示,根據這一藍圖,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大力發展支援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的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澳門居民生活工作新家園,努力構建與澳門高度開放的新體系。 這將有效實現橫琴的戰略使命,配合和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一國兩制”穩步深遠落地提供基礎支撐。
從內容上看,《橫琴計畫》的大篇章是對《橫琴計畫》的進一步細化。 在《橫琴計畫》的十章中,發展和促進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共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家園、構建與澳門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體系、完善聯商新制度等。 粵澳共建、共管共享,都是《橫琴方案》的完善和實施。
《橫琴計畫》以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興產業為例,明確發展科技研發與高階製造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產業、文化旅遊、會展商貿等四大新興產業, 和現代金融。
在發展目標方面,《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合作區2024年、2024年、2024年三期的發展目標,並列出了15項具體指標。 在原有的巨集觀目標下,也細化到個別經濟和民生指標。 例如,建議在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30周年前,興建經濟適用房78萬套,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5年來,醫療衛生機構每千人床位數達到6張。
《總體規劃》是指導區域發展建設的檔案,有助於更加明確地落實之前設定的目標,更好地實現橫琴合作區的定位。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橫琴的規劃主要是以服務澳門為重點,聚集澳門人企到合作區發展。 規劃期2024年,“一國兩制”優勢將充分彰顯,合作區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戰略目標將基本實現。
空間規劃:從“橫琴澳門同源”到“橫琴澳門融合”。
這個計畫中還有很多新的亮點。 毛燕華說,例如,在城市空間規劃上,提出延續一條水帶的歷史脈絡,構建“橫軸帶三大區域”的整體發展格局,從“橫琴澳門同源”走向“橫琴澳門融合”。
2024年,《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正式獲批實施。 當時橫琴的功能布局為“三區十區”,包括商務服務區(港口服務區、中央商務區、國際住宅小區)、休閒旅遊區(休閒度假區、生態景觀區)、科教研發區(教學區、綜合服務區、文化創意區、科技研發區、 和高新技術產業區)。經過多年的發展,橫琴已經從乙個香蕉林綠油油、農場寥寥無幾的邊島,變成了乙個發展熱島、邊疆開闊。
如今,橫琴公升級為合作區後,全新的整體發展格局向“跨軸三大區”轉變。 具體來說,“交叉軸”就是連線天目河兩岸橫琴、澳門的創新載體、產業研發生產空間、公共服務平台,東通港珠澳大橋東通澳門、通港珠澳大橋連通香港,西通金海大橋連珠江西岸, 從而打造天目河中心協調發展軸線一是連線橫琴口岸、澳門大學、橫琴碼頭、十字門航道沿線金融島等澳門周邊核心空間,推動濱水區一體化開發、建設、保護、修復,打造橫琴與澳門一體化互動合作軸心。
“三大區域”是以橫琴核心區和澳門活力區為核心的產業領域劃分的三大集群,重點打造數字經濟、高階服務業、國際商貿、現代金融四大集群,打造宜居宜業的新型城市中心全市將重點打造科技研發、高階製造、澳門品牌產業三大集群,打造產城融合的創新智造高地生態健康休閒區重點打造文旅休閒團體和會議康養團體,打造國際休閒旅遊島核心承載區。 “通過對這一產業門類空間的清晰,確定了產業發展方向,形成了產業集聚。 王富強評論道。
值得注意的是,《橫琴方案》特別提到加強與珠海的協調發展。 其中,在產業協同方面,加強與珠海南灣紅包10片區、金灣片區、萬山片區的產業協同,推進聯動實驗、協同創新、資源共享。 建立健全與珠海市聯合招商引資和收益分享機制。 推動合作區金融鏈與珠海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提公升合作區實體經濟金融服務能力。
橫琴規劃為後期發展方向提供了基本指導。 未來,兩地應深化合作,可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王富強建議,一是在完善協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上取得新突破,二是著力推進規則機制對接,三是在體系軟環境共建上下功夫,四是產業鏈緊密耦合, 五是城市管理合作。
南方**記者 梁漢 黃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