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左心耳。 左心耳是左心房的乙個小附屬結構,形狀像乙隻小耳朵,所以稱為心耳。 左心耳的功能是在心臟收縮時幫助左心房將血液擠出並進入左心室。 然而,當出現稱為心房顫動的心律失常時,左心房和左心耳的收縮變得不協調,導致血液在左心耳中停滯並形成血凝塊。
如果這些血凝塊脫落,它們會通過血流進入大腦,導致危及生命的中風。 那麼,如何預防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呢?一種常見的方法是服用抗凝藥物來阻止血液凝固,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
但是,抗凝藥物也存在某些***,例如出血風險增加,或不適合某些患者的體質。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這就是左心耳閉塞的用武之地。 左心耳封堵術是一種介入手術,它基於通過特殊封堵器的導管輸送封閉左心耳開口的原理,從而隔離左心耳與左心房之間的血流,防止血栓從左心耳脫落, 並達到預防中風的目的。
這種手術的優點是安全有效,不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也不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那麼,左心耳封堵術是如何進行的呢?
一般來說,這是一項需要在心臟介入室進行的手術,需要區域性麻醉和鎮靜。 程式如下:外科醫生刺穿患者的右股靜脈,放置導絲,並沿著血管通路進入右心房。 使用一根特殊的針穿過卵圓窩並進入左心房。 這種手術稱為房間隔穿刺,是手術中的關鍵步驟,涉及借助 X 射線和超聲波等成像技術精確控制穿刺的位置和方向。
操作者將使用輸送鞘將封堵器輸送到左心耳的開口處,鬆開封堵器,並使其展開並覆蓋或填充左心耳的口。 封堵器的形狀和大小應根據左心耳的解剖結構進行選擇,以保證封堵器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外科醫生會使用超聲波等成像技術檢查封堵器的位置和效果,以確認沒有缺失的密封或移位,並且沒有其他併發症,例如心包積液。
如果一切正常,外科醫生將鬆開封堵器,縮回護套,然後結束手術。 左心耳封堵術的時間一般在1小時左右,術後需要住院3天,方可出院。
手術後需要一段時間內服用抗凝藥物,以防止封堵器周圍血栓形成,通常為 3 至 6 個月。 手術後還需要定期進行超聲檢查,以監測封堵器的狀況,例如是否有殘餘血流以及是否有組織覆蓋。 左心耳封堵術是一項新興技術,其臨床應用和研究仍在發展和完善中。
目前,國際和國內已有多項指南和共識推薦或支援左心耳封堵術預防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性卒中。
秋冬入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