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抗日戰爭,特別是2024年至2024年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日戰爭,這個時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正面戰場爆發了多少場戰鬥?
按照目前的通用版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防禦-僵持-**,正面戰場上總共有22場大規模戰鬥。 不過,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階段的劃分和戰鬥次數的統計似乎有所不同。
國民黨把八年的全面抗戰只分為兩個時期:第一階段抗戰和第二階段抗戰,即直到武漢戰役算作抗戰第一階段,武漢戰役之後直到日軍投降, 它屬於抗戰的第二階段。
抗戰第一階段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淞湖戰役、太原戰役(包括平興關戰役、娘子關戰役、新口戰役、太原戰役等),平漢路沿線戰役等,以南京戰役告終;
第一階段抗戰第二階段主要包括北方戰場徐州戰役、隴海線作戰、平漢線戰役、山西戰線作戰,以及東部戰場杭州淪陷後江浙游擊隊和宣城、蕪湖淪陷後皖南游擊隊等。
至於抗戰第一階段的第三階段,主要是指長江上的武漢戰役和南方戰場的廣州戰役。
之所以以武漢戰役為關鍵點,將全面抗戰分為兩個階段,是因為國民黨認為武漢戰役後,日軍已經達到了兵力和資源的極限,國民黨軍隊將在正面戰場上逐漸由防禦態勢轉向進攻態勢。
事實證明,國民黨還是過於樂觀,以至於後來為了緩解尷尬,不得不把第二階段戰爭分成三個階段。
抗戰二期第一階段,國民黨分為中場的南昌會戰、遂沭會戰和長沙一戰,南戰的桂南會戰、粵北會戰,北戰的魯南會戰, 北戰場中條山之戰、山東南之戰;
抗日戰爭第二階段的第二階段是中央戰場長江一側的棗宜戰役,以及向東、鄂西、鄂北、鄂北中等地的一系列戰役,響應了第二次長沙戰役的宜昌戰略; 中戰場湘贛兩側的上高戰役和第二次長沙戰役; 馬當戰役、長興宜興戰役、鎮海戰役、閩浙沿海地區及鄰近的中部戰場和河北皖邊境地區的諸暨戰役;
抗日戰爭第二階段,有梁口之戰(廣州附近)、南寧之戰、龍州之戰、惠州之戰、清遠之戰、福州之戰、郎西之戰等;
在抗戰二期第二階段,北部戰場包括豫南南側的豫南海戰、豫南南北兩側的金南海戰(中條山海戰)、鄭州海戰和靈川附近海戰、綏西西岸的科夫婺源海戰, 包頭之戰、隨溪之戰、河南東側開封之戰、皖東反掃戰。
接下來,是時候進入抗日戰爭第二階段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了。 現階段,戰鬥主要發生在緬甸戰場、北部戰場、中部戰場、南部戰場四大戰場。
其中,緬甸戰場包括滇緬戰役(遠征軍首次進入緬戰); 北方戰場包括蘇北淮東戰役、太行山三戰、河南中部戰役;
作為主戰場,中間戰場先後有第三次長沙戰役、浙贛戰役、常德戰役、長橫戰役(第四次長沙戰役)等大規模戰役,以及大別山戰、沙市東南戰役、靖江戰役(鄂西戰役)、鄂西北戰(老河口戰役)、湘西戰役、 等。;
南部戰場包括如第二次惠州戰役、雷州戰役、騰衝以北戰役、緬北戰役(第二次緬戰)、騰龍戰役、滇西緬北戰役、桂柳戰役、贛江追擊戰、閩浙追擊戰、桂留追擊戰等;
以上是國民黨在全面抗戰中分階段、分階段、分戰場、分方面進行的主要戰役、戰役和戰鬥的統計數字。
綜上所述,所謂第一階段抗戰第一階段是從2024年7月到南京淪陷,第二階段是從南京淪陷到徐州戰役,第三階段是從徐州淪陷到武漢會戰結束;
所謂抗日戰爭第二階段的第一階段從岳陽淪陷開始,到2024年冬季攻勢結束,第二階段從婺源復辟到2024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階段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軍投降結束。
據何英琴統計,在抗日戰爭兩階段的六個階段中,正面戰場共爆發了22場大規模戰役、1117場重要戰役、38931場小戰役。
這22場大規模戰役分別是淞湖、太原(包括新口戰役)、徐州、武漢、南昌、長沙一至三戰、隨疏、貴南、棗宜、河南、上高、津南(中條山戰役)、浙江、江西、鄂西、常德、河南中部、長橫、桂柳、湘西、鄂北北戰役。
說實話,我個人之前認為的22場大規模戰役,是和新口戰役、太原戰役分開算的,但不包括河南西部和鄂北北部的戰役,也就是老河口戰役,但總數還是22場。
另外,國民黨方面把我們常說的鄂西戰役稱為靖江兩岸戰役,是不是意味著有點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