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際經濟合作框架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日,孟加拉國宣布計畫在2024年1月7日後正式加入RCEP**,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了鄰國尤其是鄰國印度的關注。
孟加拉國作為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與印度有著密切的經貿關係。 然而,孟加拉國的決定讓印度感到焦慮。 印度**報告稱,孟加拉國有興趣加入中國主導的RCEP,並對此持謹慎態度。 印度甚至正在重新評估其與孟加拉國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CEPA)。 為什麼印度對孟加拉國的決定反應如此強烈?這背後有很多因素。 首先,經濟因素是核心。 孟加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遠遠多於從印度進口的商品,印度擔心孟加拉加入RCEP會進一步增加從中國的進口,從而影響其經濟結構。 印度擔心RCEP的關稅優惠可能會使中國商品更具競爭力,並對印度工業產生連鎖反應。 其次,地緣政治因素也在起作用。 印度一直試圖在南亞建立自己的主導經濟秩序,而其鄰國加入RCEP可能會削弱印度的地區影響力。 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在RCEP中的主導地位,印度擔心它可能會通過加強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來威脅印度的地緣政治利益。 事實上,印度的擔憂並非沒有根據。 隨著RCEP的生效,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現出加入的興趣。 有傳言稱,鄰國斯里蘭卡也有興趣加入RCEP。 然而,印度反對鄰國加入RCEP,甚至有報道稱,印度公開威脅鄰國不要加入。
在這種背景下,孟加拉的決策無疑加劇了印度的焦慮。 但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對RCEP的擔憂主要源於對“中國製造”的抵制和恐懼。 隨著RCEP的發展,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 印度對在關係中與中國競爭感到不安,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在某些領域的缺點和依賴性。 然而,對於孟加拉國等鄰國來說,加入RCEP主要是出於自身經濟發展的考慮。 隨著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經濟的整體崛起,這些國家看到了RCEP可以帶來的產業鏈整合和經濟合作的機遇。 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有助於改善自身經濟發展,也有助於進一步加深與該地區的經貿聯絡。
經過八年的談判,中國、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亚细安10國終於於2024年11月15日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該協議於2024年11月2日達到生效門檻,並於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RCEP的主要目標是在20年內逐步取消成員國之間90%的關稅,從而打造覆蓋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發展潛力最大的自由**區。 該協議的實施表明了成員國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堅定信念,將對區域和全球投資增長、經濟復甦和繁榮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聯合國**和發展會議(UNCTAD)的一項研究,RCEP國家的GDP總量佔全球總量的30%5%,高於北美自由協定(28%)、歐盟(17%)。9%)、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29%)和南方共同市場(2.)。4%)。RCEP的實施有望重塑全球格局,為世界創造新的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RCEP談判初期,印度也是預計成員之一。 然而,印度最終沒有加入該協議,使RCEP成員國數量達到15個。
在2024年11月4日舉行的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RCEP完成了主要談判,除印度外的15個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了關於RCEP的聯合宣告,並明確表示將繼續談判,爭取在2024年之前達成協議的目標。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次會議上,印度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談判的最後一刻宣布退出,決定不參加RCEP的簽署。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解釋了這一決定的原因,並指出在關稅、與其他國家的赤字和非關稅壁壘方面存在分歧,這促使印度決定不簽署RCEP。 儘管印度反對和施壓,孟加拉國和其他鄰國仍然堅定不移地決心加入RCEP。 這不僅是因為RCEP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還因為這些國家深知融入區域經濟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發言人汪文斌強調,RCEP是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地區國家共享發展機遇的鮮明例證。 自實施以來,各國相互聯絡日益緊密,地區成為穩定和拉動外部增長的關鍵因素,使該地區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熱點。 RCEP的全面生效,體現了地區各國加強經濟一體化、實現共同發展的強烈願望。 作為自由便利化的堅定倡導者和區域合作的重要參與者,中方願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RCEP高質量履約,為地區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活力。 中國通過深化合作,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致力於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新格局,使RCEP成為區域和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對印度來說,反對和阻撓並不能解決問題。 與其設定保護國內產業的“防護牆”,不如通過增強自身產業競爭力來應對外部挑戰和機遇。 只有開放合作,才能真正實現與鄰國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100 幫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