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深度調整仍在繼續。
巨集觀資料,房地產銷售下滑情況並未好轉,樓市新增面積仍在下滑,全國賣地收入也跌至最低點。
中指研究所資料:
1-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個3億平方公尺,同比減少78%。1-10月,全國新增建築面積為79億平方公尺,僅為2024年同期水平的一半。
1-10月,全國土地成交面積為76億平方公尺,超過2024年和2024年同期的一半。
近年來,全國新房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土地成交面積均居全國。
幾乎房子還是難賣,一大批房企依然不顧民營企業和央企,繼續堅定不移地向社會輸送人才。
比如最近被50%員工裁員的金毛,在多個城市的分支機構被撤職,很多高管也被解雇。
去年央企有裁員的案例,但像金毛這樣裁員50%的情況仍然很少見。
估計之前很多從民企進入央企的房地產從業者,都是去emo的,剛從民營房企下崗搶劫中倖存下來,試圖擠進國企,以為會更安全一些,但還是逃不掉。
像這樣的裁員,可能乾淨利落,能拿到一些補償,短時間內失業收入的焦慮就沒有那麼大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
我看到新聞說,在某建築國企,所有簽訂第三方合同的員工都必須續考,一旦考試不及格,就會自動離職。
從表面上看,這種形式的考核似乎是公司為了選拔優而進行的最後一種淘汰機制,但實際上卻是變相裁員,是小虧損的裁員。
央企裁員仍不盡如人意。
今年以來,雖然部分央企仍在支援徵地,但在銷售普遍下滑、沒有好轉跡象的前提下,不得不攥緊腰來維持生活。
我看了一下今年前10大房企徵地金額的員工變化,在現有資料中,員工人數還在增加,不多。
今年購地排名前十的房地產公司:中海、保利、建發、華潤、綠城、招商局、鐵建、萬科、越秀、濱江。
縱觀上半年,大部分房企的狀態依然在縮隊,算上去年的資料,有人估計,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從房企到社會的人數將達到23萬人左右。
當然,實際資料肯定不止於此,因為很多民營企業都沒有公布資料。
房地產下跌,房地產公司首當其衝。
然而,在近兩年的下行週期中,房地產低迷的影響早已越過第一輪,蔓延到第二輪甚至第三輪。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房地產是乙個上下游鏈條很長的行業,從建材、鋼鐵、化工,到裝飾家具、家電消費等,都依賴於房地產的興衰。
這些處於上下游產業鏈的行業,可以看作是第二輪房地產低迷中受衝擊最嚴重的地區。
現在這些行業也被烤在一鍋油裡,每天都在折磨。
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百強房企裁員近3%,房地產行業上下游一年裁員近600萬人。
受衝擊最嚴重的領域是房地產交易服務平台,這是貝殼和鏈家的中介平台,被認為是中游行業,直接帶動房地產銷售。
目前,只看到shell的資料,僅去年一年,殼牌就關閉了10,000家門店,解雇了60,000多名員工。
房子不好賣,大量中介轉型很正常,所以年初外賣、網約車、快遞行業一開年就飽和了。
二是家居建材、塗料化工、水泥建築,這些習習慣跟著房地產吃肉喝湯行業。
包括上游建材及下游家具、家用電器、建築裝飾:家居建材行業,66家企業裁員5萬人以上;塗料化學品,近2萬人失業,中外企業裁員水泥建築行業,三年內有6000多人失業;陶瓷工業,8家公司中有5家在裁員減薪,每家公司都在裁員500-2000人
這些都是為房地產提供直接服務的行業,它們緊跟房地產。
以家居建材行業為例。 據華泰統計,近年來,消費建材收入有兩個高點,乙個是在2024年左右,乙個是在2024年左右。
17-18年,是房地產快速擴張的一年,所以20年底和21年初以建材為代表的原材料是一樣的,那時房地產還是比較火爆的,建材的利潤也會隨之而來。
但現在,冰點,消費建材的收入也一頭扎進去。
如果業績不好,就要降本增效,裁員降薪,還要用房地產經歷陣痛。
最後,還有一些行業受到間接影響,可以說是每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