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建廠沒有得到美國晶元的支援,台積電後悔不已
近日,英特爾宣布與聯發科簽訂了新的16奈米工藝技術,為聯發科製造新的16奈米工藝晶元,英偉達也表示將為英特爾製造一些晶元,而高通則宣布將從GF Technologies獲得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晶元,這意味著美國的IC製造廠沒有得到美國公司的幫助。
美國晶元已經成為台積電最大的客戶,台積電近百分之七十的收入來自台積電,而且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程度也相當高。 於是,在美國的號召下,台積電只好去美國建廠,台積電今年也把機密資訊交給了美國,以獲得美國的技術支援。
不過,台積電的讓步也讓它感到遺憾,在台積電提交機密資訊後,英特爾公司宣布英特爾4製程技術(又稱英特爾7奈米製程)將在年內實現量產,這意味著英特爾將比台積電更早進入製程,從而拉近了英特爾與台積電的製程距離。
英特爾完成工藝突破後,決定推遲GPU的生產,台積電將3奈米技術賣給了台積電,因為3奈米技術太高了,美國廠商負擔不起。
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晶元公司將晶元的生產從自己的代工廠轉移到美國,這篇文章在開頭就已經提到,英偉達減少了對台積電的訂單,轉而與英特爾合作,高通減少了對台積電的訂單,轉而投資了格芯。
此外,美國也曾承諾對三星、台積電等赴美建廠企業給予豐厚的補貼,但現在美國已經簽署了《晶元法案》,其中的規定表明,將給予美國本土的半導體企業補貼。 而台積電、三星等非美國本土企業的廠商,將給予補貼,或者根本不給予補貼。
台積電回美後,美國不僅沒有兌現承諾,還慫恿美國本土半導體廠商與台積電爭奪客戶,這讓台積電非常遺憾,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多次表示,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不符合實際情況, 而美國的晶元**高得離譜,但事實證明,雖然美國本土公司英特爾(Intel)從美國獲得了大量資金,但其最尖端的四家工廠卻位於愛爾蘭,而不是美國。
面對美國晶元訂單的下滑,台積電正在尋求新的方向,並尋求與中國大陸晶元製造商合作,這些製造商在今年第一季度大幅增加了供應給中國大陸的晶元產量,而中國大陸晶元製造商去年佔其收入的6%,今年第一季度達到11%。 不過,近期訊息傳得太早,很可能會失去大陸的晶元消費者。
因此,台積電表示,除了在日本設廠外,將繼續在印度和歐洲設廠以尋求新客戶,通過分散式設廠的方式吸引印度和歐洲等國家的客戶,同時也吸引更多美國客戶,實現更貼心的服務。
可以說,台積電營收持續增長的同時,其潛在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能否在這場巨變中保持其在世界晶元產業的主導地位,仍充滿不確定性,而新一代的領袖是否有能力帶領台積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仍需要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