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傅心德在醫院去世,享年113歲。
他生於清朝,經歷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一時期,見證了新中國的建立和發展,被譽為“抗戰活化石”。
他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我們民族抗日英雄!
雖然他現在備受尊敬,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過著特別悲慘的生活。 特別是在我國動盪的十年裡,他一直生活在煎熬之中。
幸運的是,他決心活過那些年,也見證了新中國百年的變化。
那麼,作為民族英雄,為什麼他的人生如此艱難,甚至被判了9次死刑呢?
傅信德,2024年出生於河南相城的乙個普通農民家庭。
那時候,生活並不容易,讀書也沒有必要。
好在傅心德的父母認為讀書寫字很重要,就把他送到村里的一所私立學校讀書。
以當時的社會環境,傅心德能夠在私塾讀書幾年,已經是父母為他付出的最大努力。
傅信德28歲時,山東濟南的**傳教士想開一所醫學院,免學費,免費教授西醫。
他正想學習一門手藝,看到醫學院招生免學費後,他下定決心要學醫。
別的不說,傅心德從醫學院畢業後,就當了一名醫生,治病救人。
然而,在他29歲那年,日軍在濟南猖獗,燒殺搶掠,作惡多端。
據統計,在此期間,日軍死傷中國平民4000多人。
他們不僅殺了普通百姓和官兵,還不放過***。
蔡公石先是被日軍殘忍地割掉了耳朵和鼻子,然後又被日軍殘忍地殺害。
由此可見,當時的日軍是多麼的猖獗。
當時的濟南城就像煉獄一樣,槍聲四起,中國人尖叫,整個城市都籠罩在悲傷和絕望之中。
由於學校位於濟南市中心,因此已成為日本人的目標之一。 在那段時間裡,日軍時不時地衝進校園殺人。
傅信德眼睜睜地看著同學們接二連三地被日軍殘忍殺害,卻無能為力。
他只是一名醫學生,用來拿手術刀的手無法自我保護。
他學會了醫治救人的藝術,卻救不了這些接連死去的人。
既然現在這些手救不了人,那就只能先救國家,再救人。
否則,國家將不復存在,人民將依附。
於是,他決定用筆寫在紙上,為國捐軀。
穿上那件軍裝後,他承擔起了家庭和國家的責任。
參軍多年,始終站在抗戰前線。
雖然他是一名陣地醫生,但他並沒有像我們衝鋒陷陣的士兵那樣衝鋒陷陣。然而,作為一名陣地醫生,他也不停地冒著槍林彈雨奔跑,救治傷兵!
抗日戰爭爆發後,部隊到處打仗,傅心德也紛紛效仿。
在“淞滬戰役”、“南京戰役”、“武漢戰役”等多次戰役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日本軍隊在上海計畫了很長時間,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許多西方國家的投資地,擁有租界和大量外籍人士。
為了轉移西方國家對東方三省的注意力,也為了給人民施加壓力,日軍開始對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
2024年8月13日,兩名日本官兵在上海虹橋軍用機場蓄意尋釁滋事。
在中國衛兵勸阻無濟於事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殺人。
這一舉動掌握在日軍手中,他們故意讓中國衛兵“犯錯”,“揚名立萬”進攻上海。
日軍提出中國無法同意的條件,以公開誠實的方式派兵攻打上海,要求拆除上海的防禦工事和防禦工事。
日軍的一廂情願,實在是“司馬昭心,路人皆知”。 “中國再壞,也做不了這麼丟臉的事情,如果上海就這樣交出來,那將永遠是汙點。
而且,這樣做的後果只會讓日軍認為中國弱小,可以欺負,然後加劇。
因此,國民黨強烈拒絕了日軍的要求,但這也給了日軍進攻上海的理由。
8月13日,上海江灣、閘北地區以及上海市中心遭到日軍炮兵襲擊,“淞滬戰役”正式爆發。
蔣介石集團也為保衛上海而努力,部署了70萬軍隊保衛上海。
在上海的華德路口,中隊第36師第215團300多名官兵在這裡與敵人作戰。
在保衛寶山的戰鬥中,姚子慶營的500多名官兵在多次擊退敵人的進攻後,也英勇犧牲。
最終,在日軍的包圍下,國民黨不得不下令撤退。
雖然國民革命軍最後撤退了,但在戰鬥中,他們也昂首闊步,流血,拼盡全力。
雖然在這場戰爭中,中隊沒能守住上海。 但中國人民不懼怕強敵,這場自殺式的戰鬥震驚了世界。
雖然戰敗了,但依舊光榮。 陣地雖然丟失了,但也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日軍有四萬多人,這也讓日軍知道“三個月滅中國”是不可能的。
一些從“淞滬戰役”撤退的官兵撤退到南京,日軍進攻南京時,又為防禦而戰。
在每一次戰鬥中,我軍士兵都竭盡全力堅守陣地,但因為敵人強而我弱,為了保住實力,謀劃未來,部隊不得不突圍撤退。
南京迷路了! 與此同時,武漢也面臨著危機。
因為武漢是當時人民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也是日軍的重要城市。
2024年6月,武漢遭到日軍進攻。 該中隊頑強奮戰了四個月,在很大程度上消滅了日軍的生力,減緩了日軍的侵略步伐。
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每一場戰鬥都是以我軍的血肉為代價取得的。
在殘酷的戰場上,士兵們傷亡慘重,他們準備犧牲,但如果有機會,每個人都想活下來。
因此,陣地醫生的存在是戰場上傷員的希望。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鬥中,都有傅信德穿梭。 雖然他沒有用真刀真槍與敵人作戰,但他在戰場上極大地挽救了士兵的生命。
在緬北、滇西戰役的反擊中,該中隊殺傷日軍2.5萬餘人,守衛中國邊境,打通西南國際交通線。
然而,在整個滇西戰役中,中隊的處境尤為惡劣。
據統計,在整個戰役中,該中隊損失了31,443人,受傷35,948人!
最悲慘、持續時間最長的戰鬥之一是“龍嶺血戰”。
武漢會戰後,日軍的佔華計畫無法順利實施,因此決定從外部進攻。
為了切斷中國獲得國際戰略物資的通道,日軍計畫摧毀“滇緬公路”。
2024年5月,日軍從緬北侵入中國滇西地區,向怒江西岸進軍。
2024年5月,該中隊在怒江西岸發動了對日軍的戰役。
龍嶺位於滇緬公路芒市和松山之間,也是騰龍公路的乙個岔路口。
如果中隊拿下了龍嶺,那麼隨時可以衝向松山、平嘎、騰衝、莽石、沙坊等據點的援軍。
因此,龍陵之戰至關重要!
202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作戰部隊第11集團軍向龍嶺三方向進攻。
7月4日,傅信德部隊接到渡河攻打龍嶺的命令。
即使傅心德在軍隊服役多年,經歷了無數次戰鬥,但他已經習慣了在戰場上看到生死,對“龍陵血戰”中慘烈的戰鬥場面依然心生驚心動。
為了戰鬥的勝利,我們的戰士奮力拼搏,子彈打完後,直接進行肉搏戰。
讓傅信德印象最深的,是他帶領救護隊在龍嶺戰場上清理戰場時看到的一幕。
當時,他與第87師第261團連長高傑軍的私人關係最好,但戰爭殘酷無情,最終他們無法一起離開戰場。
部隊調往黃草壩作戰時,高連長因多年艱苦奮鬥,已經患上了非常嚴重的胃病,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衝上戰場,在風吹坡口陣地上連續與敵人作戰了10多天。
在他的最後一場戰鬥中,他的槍早已不見了,但這並不是戰鬥的結束。 沒有子彈,還有人,對於我們的戰士來說,他們自己就是最後的位置,最後的**。
連長高和剩下的五六名士兵,都在肉搏戰中與敵人戰鬥到最後。
戰後,傅信德率領醫療隊清理戰場。
他看到戰場上至少有80對士兵互相咬死。 再看高連長,嘴裡還叼著乙個日軍的耳朵。
龍陵戰役,該中隊死傷日軍10640人,是整個滇西抗戰中殲敵最多的一戰。
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中隊的官兵人數高達29,803人。 看著中國官兵的數量,真是可悲啊!
傅信德多年的戰爭生涯,讓傅信德深惡痛絕,如果不是與外敵作戰,保衛國家和民族,他也不會上戰場。
於是,2024年抗戰勝利後,傅信德立即提出復辟申請,以少校軍銜重返戰場。
從此,他一直待在自己為之奮鬥的龍陵墓中,守護著這裡的戰友們,過著他們一直嚮往的安定生活。
然而,命運造就了人,英雄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反而吃了很多苦頭。
解放後,他被判處死刑九次。 好在每次都是虛驚一場,他在刑場上被無罪釋放。
2024年,傅心德69歲的時候,命運又對他開了個玩笑。 年近七十的他,甚至被送到嵩山的長嶺崗改造。
這些年來,他不斷入獄出獄,根本無法過正常的生活,家庭的重擔全靠在妻子身上。
第九次出獄後,他本以為應該可以在家裡陪妻留子,但他迎來的卻是分權改革的結果。
他這些年遭受種種折磨的原因是,他曾在國民黨軍隊當過軍醫。 原以為這段抗日戰爭的戰場生涯是他保家衛國的立功功勳,誰又沒想到,這成了他的“罪過”。
本來,那些從抗日戰場上下來的人,應該受到好好對待,不是求富富,至少要過上安定的生活。
直到四年後,風波平息,傅心德才終於可以回家,過上自己嚮往的平凡生活。
回國後,他又重拾了原來的職業,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還重新給他頒發了醫務資格證。
善良是刻在他骨子裡的品質。 儘管他們的家庭生活困難重重,但他從未停止幫助他人。
一般來說,來找他看病的人都是那些付不起醫療費的窮人,甚至絕症患者都有。
但傅心德並沒有接受任何人去看病。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給病人免費送藥,其中大部分都是他辛辛苦苦從山上撿來的。
他行醫多年,堪稱真正的“仁醫”。
在傅心德的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應該是遇見心愛的女孩,在一起一輩子!
在那些最艱難的歲月裡,幸運的是,他的妻子沒有放棄他,給了他很大的支援和勇氣。
龍陵復員後,傅心德對乙個名叫李竹枝的姑娘一見鐘情。
兩人的年齡相差二十歲,但在愛情面前,年齡不是問題。 李竹枝是個勇敢的姑娘,她被這位抗日英雄深深打動,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
婚後,兩人的關係非常好,一共生了六個男孩、乙個女孩和七個孩子。 在她作為第七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李珠枝遭受的痛苦最大,不僅因為她的身體因分娩而癱瘓,還因為她無法照顧她,孩子也被送人,身心受折磨。
短暫的甜蜜之後是更痛苦的分離,但絲毫沒有影響兩人的關係。
在那些最艱難的日子裡,李珠枝默默地支撐著家庭的重任,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等待傅心德回來。
乙個帶著六歲半孩子的女人,仍然懷孕,知道生活有多艱難。 但李珠之堅持不懈,毫無怨言,從不抱怨。
在傅心德流亡期間,他們最小的孩子出生了。 但可能是因為懷孕期間營養不足,生下來特別危險,雖然孩子生得很成功,但李珠志的下肢卻癱瘓了。
當時,傅信德還在改造,李珠之自己也癱瘓了,其他孩子還小,李祝之只好把孩子送去撫養。
好在傅心德回來後,又找到了孩子,不然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是一輩子的痛了。
善良的愛情總是使人堅強。 李竹枝癱瘓後,還十分關心農場的傅心德讓孩子們把她抱在床板上,一步一步走到長嶺崗面前。
幾個半歲的孩子,在床板上抱著乙個癱瘓的人,無論你怎麼看,都是淒美的。 不用說,傅心德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眼中帶著愧疚,感到無能為力。
好訊息是黑暗會過去,黎明會到來。
事態平息後,傅心德終於回到家中與妻兒團聚。 這些年來,他欠了他們很多,他只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好好補償他們。
回到家後,傅心德自己上山取藥,一點一點地治好了癱瘓的妻子。 這堪稱奇蹟,正如傅心德的兒媳婦所說:“這或許就是愛的力量! ”
在傅心德的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參加了抗日戰爭,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貢獻。
他說:“當中華民族危難時,我以草民的身份挺身而出,同日本侵略者作鬥爭。 僅此一項就足以維持生活。 ”
但在特殊時期,他因為做過最驕傲的事情,多次被殺,這不僅威脅到他的生命,更是對他那個時代的不認可。
因此,當國家將他們這群抗戰老人列入國家安全條例時,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他終於等待著國家對他們的承認。
他雖然不求名利,卻是他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和保衛的證明,他不在乎這些年來所遭受的所有苦難,但他不能接受他的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被否定。
幸運的是,國家沒有忘記這些老兵的貢獻,沒有忽視他們的存在,並給予了肯定。
2024年9月21日,傅老逝世,享年113歲。
算上他一生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從農民家庭的孩子到醫生,再到抗戰英雄,他從此九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雖然一波三折,但好在晚年還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過上安穩的生活。
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抗戰的退伍軍人。 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為子孫後代的安定與和平挺身而出,為保護而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他們從不退縮; 面對可能死亡的戰場,他們沒有猶豫。
在那個軟弱貧窮的時代,我們的一流部隊不如別人,我們的勝利更多是靠“人對人戰”。 一波武者衝了上來,落下後,又一波武者衝了上來。 那時候,他們從來沒想過脫下制服後會做什麼。
他們只是為內心的信仰而戰,而不是名義上的信仰,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存在和貢獻。
任何為國報民的英雄,都值得被對待,值得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