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裝備的優勢。
2024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抗戰。 雖然在亞洲戰區不是很先進,但比歐洲戰區要悲慘得多。
面對為了侵略而奮戰多年的日本,日軍的裝備和素質遠遠超過任何一支中國軍隊,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正面戰場上,先敗後退,雖然也有闖山破水的勇氣, 但戰損率極高,日軍經常打出1:5以上的兌換比。
縱觀日軍步兵旅,正規軍人數為1100人,其中一半以上裝備步槍,裝備36挺輕機槍增強火力,每個班配備擲彈兵,外加重機槍12挺和步兵炮2挺,火力極為猛烈。 他們的步槍是“大掩體”,口徑只有65公釐,但精度高,故障少,耐久性強。
日本資源少,軍工會把省錢省物到極致,但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日本的擲彈兵是**型,重3公斤,射程500公尺,在日軍手中,這玩意兒極其精準,大量機槍陣地被擲彈兵炸毀。
他們的步兵炮是92式,重達200多公斤,可以背著拆卸,可以直接發射,也可以彎曲射擊,在沒有鋼筋混凝土防禦工事的情況下對中隊構成很大威脅。
相比之下,中隊的裝備非常落後。 抗日戰爭初期,中隊裝備最精良的**軍德師,每個步兵營的步槍數量不到日軍的一半,火炮數量只有2門迫擊炮,與日軍相比是不夠的。
別說八路軍和新四軍了,漢陽算是個好人,有的甚至都是清朝的老式火器。 他們的機槍和大炮也很少,有些還是自製的**。
在這樣的裝備缺口下,日本步兵在戰場上幾乎是無敵的。 它們的有效射程約為300-400公尺,而中隊的有效射程僅為100-200公尺。 他們的射擊水平也比中隊高得多,他們能夠在這個距離上一擊命中,並且擊中了要害。 他們的擲彈兵和步兵炮兵也能夠對中隊的陣地和集結區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他們的坦克、飛機和大炮使中隊更加令人生畏。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十分囂張,他們認為中隊是脆弱的,可以輕易占領中國的土地,占領中國人民,實現“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
八路軍新四軍的反擊。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夢想很快就被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所粉碎。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支援正面戰場,為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鬥作風與日本侵略者大不相同。 他們沒有與日本侵略者正面交鋒,而是採取靈活機動的游擊戰,利用地形和群眾攻擊日本侵略者的交通線和後方據點,消耗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和物資,瓦解日本侵略者的士氣和意志。 他們還同國民黨軍隊和各界人士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抗日鬥爭,形成了人民戰爭的強大力量。
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創造了許多光輝事例,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
平興關勝利:2024年9月25日,日軍已經占領了北平和天津,正向山西進發。 ** 率領八路軍第115師,埋伏在平興關山谷,等待日軍的到來。 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的乙個旅,加上後勤部隊和傷員,共計1000多人,不知危險就在眼前,輕視著敵人走進了八路軍的包圍圈。 **下令猛烈進攻,八路軍的炮火和機槍如雨點般落在日軍的頭上,打了日軍乙個措手不及,戰鬥結束後,只有100多名日軍逃離戰場,其餘的都被殲滅。
但即便如此,八路軍也損失了1000多人,時間、地點、人都站在我們這邊,但還是打出了1:1的交換比例,不得不說,當時的日軍確實戰鬥力很強。
百團之戰:2024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總司令、副總司令指揮18個師10萬餘人發動華北百團戰役,對日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攻破。 八路軍分散作戰,打擊日軍交通線路、橋梁、隧道、發電站、機場、倉庫等重要目標,炸毀日軍鐵路1000多公里、汽車公路2000多公里,給日軍造成巨大損失。
設立晉察寺抗日根據地:2024年11月,八路軍第115師團和一批軍政幹部,在第一政委的帶領下,開闢了敵後第乙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該基地覆蓋河北、山西、河南三省部分地區,人口2000多萬,面積10萬多平方公里。 這個根據地成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後方,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提供了有利的戰略基地,密切聯絡了廣大人民群眾,發展了抗日民主政權和抗日武裝力量。
日軍的“治安戰”
日軍在華北遭遇八路軍頑強抵抗,進攻計畫被打亂,補給線被切斷,士氣十分低落。 日軍高層意識到,以前打第一軍的方式在華北根本行不通,必須改變策略,於是日軍發明了乙個新詞:“治安戰”。
“治安戰”的核心思想是,日軍不再試圖摧毀八路軍的主力,而是以保衛自己的據點和交通線為主,輔以“掃蕩”和“清理”,以穩定自己的占領區為目標,利用消耗八路軍活動空間和群眾基礎的手段,達到“維護社會治安”的目的。
日軍為了進行“治安戰”,在華北建立了大量的據點,每個據點都有一定的兵力和火力,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和聯絡,形成了密集的防禦網路。 日軍還挖了封鎖溝,修繕了炮塔,並在每個據點周圍設定了鐵絲網和地雷,以防止八路軍的進攻。 日軍還利用叛徒和偽軍對根據地周邊民眾實施恐怖統治,強迫他們繳納糧食和稅款,限制他們的出入和活動,甚至進行大規模的**燒殺,以挫敗抗日意志。
日軍在判斷上又犯了乙個錯誤,聶帥是經歷過五次反圍剿的老革命家,對這套戰術不太熟悉,八路軍被打得支離破碎,沒有與日軍的據點發生衝突,而是採取了“能打, 打不了,打不了,打不了“根據敵人的情況和地形,靈活選擇攻退的時機和方法,打擊日軍的弱點和薄弱環節,避開日軍的強項和重兵的集中,給日軍突如其來的猛烈打擊, 迅速撤退,不要給日軍反應和追擊的機會。
其實新四軍還不錯,只是主要活動範圍在東南,不像八路軍那樣是華北主戰場,而且新四軍規模小,所以沒有八路軍那麼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