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群位於寶山市石店縣滇陽鎮,是寶山市最大的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 酒店建於5年前,占地面積6507畝,建築面積12社群面積23萬平方公尺,安置房10套,安置房890套,已搬入13個鄉鎮搬遷組,登記住戶849戶3673人。
如何讓不同村民安定發展?幸福社群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多措並舉,讓新居民安心生活,盼望生活,盼望生活,解決居民後顧之憂,譜寫“幸福社群”的幸福故事。
社群管理、黨建示範指導。
走進安置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0棟嶄新的住宅高層建築,這10棟高層建築一字排開,標有“建立幸福社群,建設美好家園”“樹立新時尚,建設新家園”的高層建築非常醒目, 這10棟高層建築共17層,是目前十電縣最高的建築。社群為水泥地面搭建的面積上千平方公尺的廣場,整個社群寬敞明亮,隨時可以看到居民在廣場上散步聊天的身影。
2024年5月以來,全縣12個鄉鎮的搬遷戶陸續搬入社群,為了讓搬遷戶“搬遷、安居、發展、致富”,在石店縣委、縣的領導下,幸福社群找到了辦法,採取多項有效措施,讓搬遷戶逐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首先,我們在社群成立黨支部,從各部門派員組成管理團隊對社群進行管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居民積極尋找新的就業路徑。 同時,在社群內選派了16名聯絡員,負責及時向居民傳遞就業資訊,幫助他們就醫教育。 幸福社群黨總支書記陳志凱表示,社群還安排了30個公益崗位,選擇安排30戶困難戶負責社群保潔工作,每人每月發放600元補貼。
為了幫助更多搬遷人口實現就業,社群還組織了勞務輸出,安排了1248名居民外地和省內外務工,而其餘少數願意自謀職業的居民也積極提供就業創業資訊,幫助他們創收。 這樣一來,多方面、多條道路同時結合,社群3000多名居民就有了謀生、增收的居住環境。 ”
搬進新家,開始幸福的生活。
2024年5月,段開軍一家四口從清河村搬到了幸福小區,用他的話說,一家人開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走進安置區2號樓2單元0103號段凱軍家中,記者看到客廳裡擺著一張大沙發,剛吃完午飯的兩人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雖然房子裡沒有豪華的裝飾,但地板上有塑料墊圈,整個房間乾淨整潔。
一家人從老邁搬來住100平公尺的新房,每戶人家只需要交1萬元,剩下的就是國家補貼,這是我以前想不出來的政策。 段凱軍說,搬到幸福小區後,他覺得不僅環境好,而且老人看病也方便。 “我們農村人也過著城裡人的生活,以前老鼠多、跳蚤叮咬人的日子已經不多了,現在是兩個字,舒服。 ”
段凱軍說,他的妻子段凱蘇在扶貧車間工作,月收入2000元左右,而他自己則用過去學到的技能,幫助小區居民打掃維修抽油煙機和洗衣機。 “我們兩個人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生活不再發愁,可以照顧老人了。 ”
今年,32歲的楊迎春一家四口從九方鄉的老家搬到了這裡。 楊迎春說,過去一家人的生活也是靠他乙個人外出打工來支撐的,他去過廣東的深圳、珠海等地,但因為離家多年,家裡的老人和女兒只能靠妻子照顧。 自從搬到幸福小區後,他就一直在扶貧車間工作,這樣他不僅能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還能每天和親人一起生活,感覺很溫馨。 “我和妻子現在在扶貧一車間工作,加工電子元器件,每個月掙4000多塊錢,週末可以休息。 媽媽被安排在小區打掃衛生,每個月也有幾百塊錢的收入,工作不累,還有時間幫我們接送孩子。 ”
穩就業,夯實幸福底蘊。
來到幸福社群的居民大多來自石甸縣的各個村莊,在來到幸福社群之前,他們都靠著村里的農田生活,現在來到幸福社群後,經濟收入狀況也發生了變化。
今年64歲的楊林海一家住在幸福社群3棟2單元,談及幸福社群的收入變化,楊林海說:“我們一家5口人2024年搬到幸福社群,來到幸福社群後,兒媳婦在社群附近開了一家理髮店,兒子也出去打工了, 現在估計我家一年有近10萬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目前,為確保搬遷居民能夠有穩定的收入,融入社群生活,我們還為他們舉辦了培訓,幫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周邊地區開始餐飲和家政服務行業。 目前,全社群有2061人穩定就業,就業率達95%7%,其中外省農民工657人,省內898人,個體戶12人,社群周邊工作490人。 幸福社群黨總支書記陳志凱介紹。
志願服務,親密而熱情。
走訪社群後,工作人員發現,老年人從農村搬到城市後,存在“離地不安”、“閒暇不安”、“缺乏社交”等問題。 面對老年人的“三不安”,幸福社群相應地舉辦了各種志願服務活動,豐富了社群生活。
對於社群內的志願服務活動,幸福社群黨總支書記陳志凱表示:“目前,社群有兩個志願服務,乙個是'幸福小菜園',另乙個是'三色服務隊'。 面對老人捨不得放棄的“土地綜合體”,我們在社群北面的空地上開闢了兩畝的“幸福小菜園”。 “播種選單”開啟,快樂社群的志願者們挖地、種植、收割、烹飪,和老人一起吃飯。 在不同的季節收穫不同的蔬菜,讓長者在“新社群”裡更快樂。 當收穫好的時候,還會有蔬菜義賣,義賣所得的錢將用於購買老人的日用品購買麵粉、大公尺、糧油;近兩年來,先後送餐老人13次,惠及600餘人,售出3次。 “三色服務隊”包括銀色、粉色和綠色,銀色代表老人,粉色代表女性,綠色代表兒童,面對不同的志願服務物件,服務團隊也會有不同的服務形式,來石甸縣任教的老師也在我們的三色志願服務隊中,每週六都會來到社群幫助孩子們做作業。 ”
除了社群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外,居民們還自發組建了歌唱隊,為社群增添了另一種熱鬧的氛圍。 從五福村搬來的楊芙,在幸福社群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現在她也加入了社群的歌唱隊。 “以前我家住在村子裡,來來往往的人很少,但現在搬出去後,我加入了歌唱隊,在隊裡認識了村里的其他人,雖然我們隊平時有12個人經常去,但每逢節日,來的人比較多,大家聚在一起彈歌也能熱鬧起來。 以前村里的房子後面有山林,天黑後不敢出門,但來到幸福小區後,每天晚上下班後都會去玩歌,還可以和老婆一起逛街,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 ”
很多快樂小區的居民常說:“以前上山砍柴餵豬,現在上班後跳舞。 “幸福社群作為石甸縣鄉村振興專案之一,有效改變了村民的生活,來到幸福社群的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收入穩定,生活更加美好,精神更加豐富。 未來,幸福社群將繼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書寫幸福社群的幸福故事。
記者 江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