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身手無可挑剔、人品無可挑剔、醫德無可挑剔的眼科醫生陶勇,不幸被患者刺了好幾刀,左手至今仍殘廢,有朝一日會遭受網暴。
原因是,12月23日,陶勇12歲的女兒慶祝了她的生日。
一時興起,陶勇在微博上寫了一篇小文。
文中提到女兒不配合照片,脾氣不好,不願意簡單擺出比心多的姿勢。
陶勇將這種行為歸因於從“淑女到魔女”的轉變。 而下面,是一張黑臉女兒拍的“生日照”。
然而,真正惹怒網友的,不是陶勇對女兒拍照的評價,而是他晚飯後讓女兒洗碗。
對於父親,她被親情所感動,被理智所感動,從旁引,引經,最後把她請出房間,洗碗筷。
在成為女巫和淑女的岔路口,父親根本不敢懈怠,我老實害怕,大腦結構中的小東西,一旦形成聽話迴路,格式就無法清除。 ”
原本只想炫耀孩子的陶勇,曬出了幾件極其普通的小事,卻遭到了大批網友的詬病。
網友們覺得陶勇對女兒的教育太“爸爸”了。
12歲的孩子不配合照片,有自己的想法,怎麼可能成為“魔女”?
為什麼孩子們要慶祝生日,並要求他們為家人服務,為大人撿菜和洗碗?
為什麼一定要拿出腦子裡酸老氣的“淑女話”來馴化孩子?
甚至有人罵他活該被砍,罵他下次就要被砍死了。
被侮辱的陶勇不得不刪除了這條微博。
弄清楚了怎麼回事,我不禁感嘆,在網際網絡時代,眾神的創世和滅亡竟然是一瞬間!
那個甘願為乙個窮病人做手術的偶像,在遭受巨大不幸後依舊溫柔善良的偶像,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果不其然,網際網絡怎麼撿到乙個人,就會毀掉乙個人,沒有人能倖免於這種網路環境。
可能是為了平息**,或者是為了澄清謠言,解決誤會。
陶勇昨天在網上發了一篇長文,針對此事作出回應。
他說,他本來想讓女兒學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有能力照顧自己和他人,但他忽略了小壽星的感受。
他還表示,他故意在孩子生日那天製造所謂的“成長感儀式”,確實不合適。
他對自己的行為非常認真。
其實客觀來說,對於陶勇關於女兒生日的文章裡的言論,絕對不完全沒問題。
12歲的孩子是自我思考快速擴充套件的時期,陶勇在問孩子時沒有感同身受:
當我12歲慶祝生日時,我是否想被父母談論,甚至要求洗碗?
僅從這一點來看陶勇在同情和理解孩子方面做得不夠好。
但是我們看到的一定是事實和真相嗎?
或者,也許光是陶勇還不夠好,難道就要被網霸了嗎?
誰不是優勢和劣勢並存的?
那些“喜歡造神,寧願滅神”的網友,又有多少能保證自己絕對完美,沒有瑕疵呢?
僅僅用一篇小文章就把乙個人釘在恥辱的柱子上,是不是太倉促了?
在網際網絡的放大鏡下,似乎沒有人能逃脫嚴厲的批評和評判。
尤其是公眾人物,好的時候就好,好的時候就好,有點和大眾預期不符,所以網友會上網。
你還記得美女記者王冰冰嗎?
起初,她以“初戀臉”和出色的專業能力贏得了無數粉絲。
而當有人撿到她兩次參加英語四級考試、結婚前與男友同居等疑似“黑史”時,曾經誇她的人頓時臉色一變,開始在留言區罵罵咧咧。
從那以後,她慢慢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
在網際網絡時代,造神滅神的速度,真的不是我們這種普通人能理解的。
心理諮詢師吳志巨集在文章中提到一句話——應該**指外界對乙個人投射的一系列苛刻、苛刻的理想化期望。
包括:
他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成為誰,以及一系列的“要求”:他應該誠實、慷慨、公正、勇敢、無私;他應該是完美的情人,完美的丈夫,完美的老師,......但事實上,這個系列“他應該......他不應該......很多時候是外界痴迷的理想化期望,很不現實因為它完全忽略了他是乙個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沒有人是完美的而他不該做的事,就是一連串的“禁忌”:他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事業之外,不能談戀愛;他不應該有任何不良習慣,比如抽菸、喝酒、......
只有當他做到了這一切,他才會被接受、喜歡和認可;一旦你不能部分地做到這一點,你就會被憎恨、排斥甚至網路欺凌。
這種現象在公眾人物身上尤為明顯。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是一位商業奇才,儘管他的職業生涯非常成功,但仍然很難描述他的個性和私生活。
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賈伯斯性格和私生活的“不完美”,以及陶勇在育兒上的“不足”,就否定賈伯斯的職業成就。
畢竟,人們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這個地方投資,難免會忽視那裡。
所以對於乙個專門從事藝術行業的時代偶像來說,肯定他的專業成就,同時給予他在非專業領域的更多包容和理解,是一種親切而高階的做法。
有這樣乙個故事:
一位師傅想在臨終前找到乙個繼承人,於是他讓兩個學徒去樹林裡尋找完美的葉子。
大徒弟沒有找到最完美的,所以他帶回了一件相當完整的作品。
二徒一直在想著最完美的樹葉,在樹林裡徘徊了大半天,卻什麼也沒帶回來。
師傅二話不說,將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葉子,所以總是盯著事物的破綻,是一種低階的體現。
做人也是一樣,你我都是凡人,每個人都有缺點,要求別人完美是極其沒有教養和不道德的。
完美可以是一種理想,但它不是標準。
我們應該盡可能寬容我們周圍的每個人。
100 幫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