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步:對焦鏡頭。
投影儀除錯的第乙個關鍵步驟是完成細緻的對焦工作,目前,大多數低端家庭影院投影儀都沒有電動對焦功能,為了能夠更準確地對焦,需要兩個人同時配合,乙個是投影機旁邊進行鏡頭對焦, 而另乙個則需要在螢幕前仔細觀察。
如果投影儀本身有電動調焦的功能,那麼整個工作就比較簡單了,使用者只需要通過遙控器完成投影屏前細節的調整,而且選擇什麼樣的畫面進行調焦也是非常講究的,可以選擇投影儀內建的調焦屏, 或者您可以選擇特殊圖片在光碟中對焦。
如果使用者使用 235:1變形鏡頭和投影螢幕,16:9和2需要在投影機中設定35:1 兩種不同的鏡頭模式,它們都儲存在投影儀中,當然,兩種模式都應該是準確的對焦,投影儀會同時記住對焦、角落甚至鏡頭位移的資料。
第 2 步:燈泡的除錯。
接下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選擇哪種燈泡模式。 一般情況下,投影儀會自帶兩三種燈泡模式,如高耗電、正常和節能模式,如果在客廳的遮光下不完美,建議使用高功耗或正常模式,但這會導致燈泡的壽命縮短,所以即使在客廳環境中, 你應該做一些最基本的遮陽處理,讓環境光的影響降到最低,盡量用節能模式換取更長的使用時間。
目前,大多數入門級家庭影院投影儀的標準光輸出往往超過2000流明。 因此,即使在節能模式下,也基本可以滿足100英吋的投影需求。 此外,在燈泡功率選單中,大多數投影儀都會有高空模式,針對的是高原地區的使用者。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盡量將其關閉,否則會影響燈泡的使用壽命。
第 3 步:訊號輸入。
在對投影機進行基本除錯之前,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顯示裝置的調諧值都與輸入有關,換句話說,如果您在 HDMI1 中0 輸入訊號,則調諧值僅適用於 HDMI10 埠(如果插入了 HDMI2)0 埠,則必須重置所有圖片引數。
因此,對於那些擁有多個源的使用者,需要注意每個源的影象調整,並且每次更換源裝置時都應重置源裝置。 雖然這些任務比較繁瑣,但為了獲得最理想的畫面,這種工作是無法儲存的,另外,在調整螢幕時要注意儲存調整後的資料,否則關機後資料可能會消失。
第 4 步:3D 投影模式除錯。
其實3D投影模式的設定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特別是對於那些渴望獲得理想立體畫面的視聽愛好者來說,首先使用者需要在投影儀中找到3D設定選單的位置,一些投影儀被放置在3D設定選單的基本選單中, 但有些投影機有特殊的3D設定選單,使用者只需要通過遙控器上的特殊按鈕進行設定即可。
一般來說,只要源輸出3D訊號,投影機就會自動識別3D訊號,但在少數情況下是手動設定的,使用者可以進入3D選單選擇合適的3D畫面模式。
此外,在3D設定選單中還有一些關於投影螢幕尺寸、3D深度、字幕深度等的設定,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設定。 目前,3D電影的立體效果大多是向外延伸的,如果使用者看到畫面向內收縮,則需要選擇3D模式下的反轉功能來調整3D同步訊號的左右眼訊號的傳輸順序。
此外,部分投影機具有2D轉3D的功能,這是針對普通的2D節目源,而不是原始的3D節目源,立體效果遠不如直接**3D原始節目。
第 5 步:調整圖片效果。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選擇更接近標準畫面的模式作為調整的依據,通常是預設模式,影院和標準模式設定是最準確的,但如果在客廳的情況下,如果你想在畫面模式下獲得足夠的能量,動態和自然模式更合適, 它們通常可以提供更高的輸出亮度。
當選擇了合適的畫面模式時,我們可以將藍光測試光碟作為畫面調整工具使用,它有乙個比較豐富的**調整畫面,這對於調整亮度、對比度、色彩等選項非常重要,此外,測試光碟的每次測試都有乙個相關的指令嚮導,使用起來特別方便。
測試黑色、白色和灰度。
測試對比度和亮度。
在調整畫面時,應首先調整亮度以獲得足夠的黑色而不會丟失大量暗部細節,然後調整對比度以獲得足夠的高光能量和細節,從而獲得最大的動態範圍。
過掃瞄測試螢幕。
測試色彩再現。
完成亮度和對比度的調整後,別忘了調整銳度,銳度對於畫面細節的再現也很重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整銳度的時候,並不是越大越小越好,最好是恰到好處,可以根據測試光碟的相關測試畫面進行詳細的調整, 否則,很容易出現文字或影象邊緣重影。
調整完成後,可以使用熟悉的圖片來判斷顏色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