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軍軍事體制中,軍長一職主要集中在部隊,無論是2024年改革前的單一步兵軍,還是改革後的多兵種集團軍,最高軍事指揮員稱為軍長,軍事政委共同負責全軍的工作。
比如在朝鮮戰場上打出“萬歲軍”稱號的第38軍,以及現在的第71集團軍等,軍長的名字都是軍長。
以至於許多人認為軍隊指揮官在軍隊的軍官系統中是乙個獨特的職位。
事實上,除了陸軍的集團軍之外,陸軍中還有乙個軍種也設立了軍長一職,那就是人民空軍。
空軍由航空兵、地空飛彈、高射炮兵、雷達、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兵種組成。
因此,空軍只有乙個司令員職位,遠低於陸軍13集團軍司令員一職,這也是空軍有司令員一職卻被忽視的重要因素。
當人們提到軍隊的指揮官時,他們必須立即想到軍隊的指揮官。
在這種情況下,陸軍指揮官和空軍指揮官是同乙個軍銜嗎?軍事指揮官通常被授予什麼軍銜?
如果看目前的情況,無論是空軍系統空降兵的指揮官,還是陸軍系統的集團軍指揮官,他們都處於正規軍級別,並被授予他們所屬軍種的少將軍銜。
比如空降兵司令劉發青離任後晉公升為副戰區級陸軍副司令員,任職一年,晉公升為中將軍銜此外,西部戰區軍第76集團軍司令員範承才卸任後晉公升為中央戰區副軍司令員,任職一年半,晉公升為中將軍銜。
但是,陸軍和空軍兩大軍種的指揮官被授予少將軍銜的事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時間和空間上發生了變化。
我軍進入現代化建設後,軍銜制度日趨完善,軍官晉公升程式明確,晉公升標準可嚴格執行,軍銜與軍銜保持對應,連長授予上尉軍銜,營長授予少校軍銜, 團長被授予上校軍銜,旅長被授予上校軍銜,陸軍司令員被授予少將軍銜,戰區司令員被授予將軍軍銜,......
但在戰爭年代,或者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軍長軍銜不是固定的,他可以是上校、少將、中將,同時,他可以是沒有軍銜的軍事指揮官。
2024年11月1日,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我軍下發了《全軍統一組織和部隊編號條例》的檔案,明確規定全國主要戰略地區部隊要統一整編,取消野戰軍列號,改動軍號。
從2024年11月到2024年10月,我軍先後完成了70個軍的組建,當然有些“軍”有兵力,但沒有實體兵力。
這樣,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軍都改了新名稱。
比如著名的“萬歲軍”第38軍,就是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改編而來的;第1軍,被譽為“世界第一軍”,改編自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
此時,野戰軍所轄各軍的首任司令員,包括第38軍第一任司令員李天佑、第1軍第一任司令員何冰岩等,都沒有軍銜。
主要是因為當時我軍還沒有實行軍銜制。
人民軍隊第一次有自己的軍銜制度是在2024年2月8日,我國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標誌著軍銜制度在我軍正式實施,並於當年9月首次授予開國元勳各級軍銜。
也就是說,從2024年11月1日解放軍各縱隊整編為一支軍,到2024年9月首次授予軍銜,在這七年中,所有軍長都沒有軍銜。
但有乙個例外。
解放軍指戰員人數不多,**將領起義後調任,如解放軍第九軍第一任司令員趙錫光,是**中將軍銜,2024年9月25日率**整編第42師,與國民黨新疆衛戍司令員陶志嶽和平起義, 2個月後,他的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並擔任新成立的第9軍司令員。
還有解放軍第33軍軍長張克霞、第34軍軍長何繼峰、第35軍軍長吳華文。
當然,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中將軍銜是不一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是無效的。
撇開獲得**中將軍銜的解放軍指揮官不談,還有中將軍銜的解放軍指揮官。 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司令員陳康於2024年8月至2024年7月服役,首次被授予開國中將稱號還有第14軍軍長範朝立,2024年4月至2024年10月服役,首次被授予開國中將稱號。
至於上校軍銜的軍事指揮官,有一些,但很少。
那就是李光軍司令員,他第一次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大校軍銜時,又在2024年8月由第39軍副軍長晉公升為第64軍軍長,擔任上校司令員一年後晉公升為少將軍銜, 這也是一種開國少將。
因此,人民解放軍(PLA)的指揮官在戰爭時期或軍銜制度尚未成熟時,軍銜比較多樣化,但進入現代化後,軍隊指揮官的軍銜和軍銜已經固定,很明顯,少將軍銜是正規軍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