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菲律賓南海問題再次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據報道,印度有意干預此事的訊息傳出,有的甚至駛向相關海域,顯得格外緊張。 然而,就在這時,美國卻突然翻臉不肯承認,這讓整個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究竟會發生什麼?請繼續關注後續報道。
近期,菲律賓非法侵入任愛礁,南海問題緊張局勢公升級,導致中菲關係緊張,裂痕加深。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似乎想發洩對菲律賓的憤怒,直接向南海派遣**。 然而,當印度到來時,美國並不贊成,直接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據報道,印度派出護衛艦“卡德馬特”號與菲律賓進行南海夥伴關係習,以加強海上合作。 在習開始之前,印度駐菲律賓大使庫馬蘭表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此外,印度還計畫加強與菲律賓的經濟技術合作。
然而,美國並不買印度的賬,直接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這進一步使南海局勢複雜化,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雖然印度和菲律賓兩年前也進行了類似的海上習,但這次正是在如此敏感的時刻,印度不僅大展拳腳與菲律賓合作,還談起了南海問題。 由此可見,印度此舉絕對不是普通的交流,顯然是企圖通過炒作南海問題來支援菲律賓。 上個月,也是中菲關係緊張的時期,印度還向菲律賓提供了7***,幫助他們在海上作戰。
印度**抵達馬尼拉]。
作為南海的“旁觀者”,印度本可以避免捲入其中,但最近卻積極參與南海事務,引起了人們的警惕。 作為新興大國,印度與越南、菲律賓等亚细安主要成員國應靈活調整外交政策,積極推進雙邊合作,這符合當前各國外交政策多元化的大趨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印度干預中國內政,或背後有某種外部勢力的支援和操縱,將對地區穩定與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特別是在印度和菲律賓在南海進行習後不久,來自美國不願接受印度邀請的訊息,對莫迪在即將到來的**之前展示美印密切關係的計畫造成了沉重打擊。 外媒還透露,拜登已經計畫好了明年的國內外訪問,但印度不在其中。 再加上印度最近暗殺一名錫克教領袖,引起西方的不滿,這一系列事件更是讓《紐約時報》感嘆“美印友誼已經岌岌可危”。 因此,分析顯示,印度這次可能試圖向美國示好,通過支援菲律賓來遏制中國,以期換取美國對拜登訪印的支援。 然而,儘管印度向該國傳送了**,但美國並不欣賞它,而是拒絕了印度的善意。 [拜登不打算接受訪問印度的邀請]。
所以要想和對手交朋友,就要超越膚淺,化解情緒,找到共同語言。 美國對印度情有獨鍾,頻頻對印度表示讚美,孜孜不倦地稱讚印度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大的民主國家。 這種說法深深植根於美國政客的思想中,他們認為美國和印度可以結成強大的聯盟來應對中國的崛起。
雖然表面上看,印度頻頻挑起中印邊界衝突,涉足南海,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在金磚國家等國際組織中與中國對抗,金磚國家選擇置身於共同貨幣談判之外,甚至禁止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 但回想起來,中印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從對印的自衛和反擊戰爭到今天,其實印度的意圖主要是為了制衡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
相比之下,美國對印度的期望更高。 建立“北約+”聯盟,將北約與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南韓和以色列聯合起來,顯示出對印度的特殊期望。 美國甚至親自邀請莫迪來訪,期間他給予了各種榮譽,並簽署了多項協議。 然而,印度似乎必須向美國提供制衡中國的承諾,這已成為美印關係的制約因素。
總的來說,印度在處理國際事務時似乎相當獨立和謹慎。 儘管表面上與美國關係密切,但實際上印度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立場,對某些集團模式持保留態度,例如“北約+”聯盟。
俄烏衝突爆發後,印度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譴責或制裁俄羅斯,而是扮演了攪局者的角色。 他們沒有支援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而是給了俄羅斯石油乙個機會。 同時,印度並不認為中國是全球國際秩序的破壞者,相反,他們認為現有的國際秩序需要改變,他們的立場更接近美國。
印度的真正目標是成為印度洋的主導者。 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美國基地迭戈加西亞。 印度正試圖通過維持邊界衝突來鞏固其在南亞的影響力。 雖然印度和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都希望通過產業公升級來提公升自己的地位,但印度願意接受美國的提議,並利用其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但是,從實力上看,即使印度想擴大在南海的影響力,其實力仍然不足。 亚细安國家最希望建立自己的海上能力,但印度的力量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在南海問題上,印度只能影響菲律賓,其他國家不願意與中國對抗。 因此,印度的行動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反而加深了與美國表面上的密切關係,但實際上卻讓中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