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外資汽車品牌正在放慢電動汽車戰略的步伐。
根據最新訊息,奧迪計畫到2024年推出20款新車型,其中一半將是全電動車型,他們將放慢電動汽車的推出速度。
奧迪新任CEO格諾特·多納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總部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不給車隊和經銷商帶來太大壓力,我們分散了首款車型的推出。 ”
他認為,汽油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推廣在短期內是乙個更有利的選擇。 “經過考慮,我們決定採用漸進式發布策略,每隔一段時間發布新車,以確保組織能夠有序地應對挑戰。 ”
在此之前,一些跨國巨頭宣布了類似的計畫。
豐田在最新的財報中下調了此前設定的電動汽車銷售目標,預計該公司本財年(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12%。30,000輛,低於原計畫的200,000輛。
福特在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宣布**,將推遲在新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擴張方面的約120億美元投資,包括暫停與南韓製造商SK ON在肯塔基州建設第二家電池工廠。
福特認為,與傳統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相比,北美市場的買家更加謹慎,不願意為電動汽車支付更多的費用,這給電動汽車公司的定價和盈利能力帶來了壓力。 此外,今年7月,福特將年產6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從2024年推遲到2024年底。
通用汽車方面表示,它已經放棄了從2024年到2024年年中生產4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 Barra)表示:“我們正在放慢北美的電動汽車生產,以保護我們的定價權。 同時,我們將通過提高生產效率等改進措施來降低生產成本,以尋求更高的利潤。 此外,10月26日,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正式宣布,一年前開始的相互合作打造低成本電動汽車的計畫也已正式終止。
歐洲汽車製造商也陷入了類似的困境。 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奧博穆近日表示,由於歐洲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低於預期,大眾汽車集團暫時不會就第四動力電池工廠的選址做出決定。 “電動汽車需求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增長,集團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訂單已從去年的30萬輛降至15萬輛。 大眾汽車集團承認。
梅赫西迪-賓士首席財務官Harald Wilhelm甚至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如果電動汽車利潤率繼續低於此前的預期,則需要通過提高汽油動力汽車產品組合的回報率來提振收益。
與海外品牌電動車戰略放緩相反,中國新能源市場和國產品牌有著獨特的風景。
根據乘聯公布的資料,11月新能源滲透率為377%,同比增長17%。其中,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526%,而主流合資品牌僅為7個9%。眾多中國自主品牌通過新能源產品和技術牢牢占領市場,不斷擴大市場優勢。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最新資料,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突破100萬輛,在其發布的《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體報告》中,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約為3000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約為2600萬輛, 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940萬輛,出口量約為48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