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國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CAC)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為期乙個月的“清理網路暴力”行動。 圖片由視覺中國提供。
*中國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CAC)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一場整治“網上廁所”和“拆箱吊死人”的運動。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惡意誹謗和造謠攻擊;汙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區對抗;打PK等低俗不良的直播行為;有組織惡意濫用舉報他人的;捏造網路俚語、惡意製作模因等行為。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此舉旨在整治網路攻擊行為,打擊各種不良網路行為,以營造清晰健康的網路空間。
今年7月,大學生金萌(網名)被“開箱”。
恐嚇**和簡訊,砸進金萌的手機:微博和微信很難正常使用,未讀訊息剛剛清空,不到1分鐘,就顯示“999+”訊息。
騷擾資訊如雪花般飛舞,砸在金夢的身上,彷彿遭遇了一場巨大的雪崩,讓她幾乎窒息而死。
“拆箱”是指不法分子竊取公民個人資訊,然後在網路群組中披露、煽動網民攻擊、辱罵。 金萌的資訊在國外某軟體的群聊中被洩露“開箱”,導致她受到暴力騷擾。
被“拆箱”讓她崩潰了。
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 回想起被“開箱”的場景,金萌還是感到害怕。
熱心公益事業的金萌,經常救助流浪貓狗。 今年4月,她和一群同樣關心流浪小動物的朋友發現,有人在網上兜售虐貓。 他們立即向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和公安部門報告,之後對方的賬號被當地公安機關封鎖和處罰。
因為這件事,一群潛伏在網路角落的虐貓“戀人”開始動員各種力量,“開箱”小動物保護志願者,包括金萌、支援公安行動的網博主,甚至一些發微博支援自己行動的明星,他們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都上線了。
許多髒話的侮辱和侮辱蜂擁而至:如果他們不給“贖金”,他們就會再次活生生地虐待貓,甚至威脅要下樓去金夢家**。
為什麼這些人能夠得到我的個人資訊,躲在黑暗的角落裡,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如此冒昧?金萌沒有妥協,她決定反擊。 一名騷擾者憑良心發現,並告訴了她“開箱器”工作的海外社交軟體上的群組。 於是,她**軟體並加入了這個小組。
因為軟體可以回溯聊天記錄,她看到了自己資訊被公開的全過程:不僅是身份證號、家庭住址,還有她的身份證**,公開的資訊充斥著惡意猜測和差評。
那一刻,金萌幾乎陷入了崩潰的狀態。
深挖“開箱”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我真的無法阻止他們獲取我的個人資訊。 因為專注揭露網路詐騙套路,自去年3月以來,由於**博主川烈(網名)一直飽受“拆箱”之苦,他和家人長期被不明身份的人騷擾,“有人不停地發簡訊,我爸媽、姐姐、姐夫都受到影響,甚至還找到了姐夫的父母。 ”
今年7月,川烈決心深挖“開箱”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經過一番**,他發現很多市民的個人資訊被各種渠道洩露。
“開箱”是乙個接乙個的戒指。 川烈表示,在犯罪分子手中,大量公民的個人資訊被儲存在多個可以隨時查詢的資料庫中,這些資料庫俗稱“社工資料庫”:只要你有被“開通”的人的社交賬號,就可以對應他們的手機號碼, 然後查詢他們的身份證號碼,看到他們身份證上的**,甚至了解他們的家庭關係,“沒有技術內容”。
在多個“社工資料庫”群中,可以看到各種可供查詢的資訊,“50元可以查詢單個賬戶,400元可以查詢全家,500元可以查詢外賣位址、開立記錄,2000元可以查詢位置......通過手機號碼。”
這些資訊從何而來?在公安部8月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網路安全域性警務技術二級處處長黃曉蘇表示,犯罪分子主要通過“騙取資訊、竊取資訊、洩露內鬼、非法收集、轉賣資訊、篡改資訊”等方式獲取個人資訊資料。
黃曉粟表示,“內部幽靈洩露”是指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洩露公民個人資訊的行為,如運營商、快遞、汽車4S店、房地產等企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洩露公民個人資訊。
一位自稱曾在某運營商做過客服的“社工資料庫”運營人員表示,他當時雖然只是一名基層員工,但他的背景系統許可權很高,“什麼都能找到”。 有“社工資料庫”的經營者表示,“內鬼”已經成為他們“供給”的主力軍,“只要每個系統都有人,這些資訊就找不到”。
在許多“社工資料庫”群中,出現了乙個奇特的現象:有的不法分子大喊自己是“全網最全的資料庫”,同時招募“相關專業人員”進行“長期合作”,並堂而皇之地寫道:“為了提公升客戶查詢體驗,我們現在正在尋找以下渠道來查詢人員: 快遞內幕人士、銀行內幕人士、公安查詢許可權人員。 群裡這樣的招聘廣告比比皆是,很多都標著“合作安全,賺錢無憂”的字樣。
今年8月,公安部公布了十大打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典型案例,“內鬼”身影可見一斑。
今年3月,上海市閔行公安局在查辦一起網路詐騙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精準掌握了被害人的網購記錄、物流資訊等公民個人資訊。 經過調查,彭某等人發現有人在海外索要收費的購物流水資訊,立即聯絡該人獲取木馬程式,並申請了快遞公司的一名員工,利用職務便利,在快遞公司的商務電腦中植入了木馬程式, 而其上線人員通過木馬程式獲取大量快遞資訊,並利用上述資訊進一步實施電信網路詐騙。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機關開展網路集中蒐集,抓獲了8名以類似手段竊取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嫌疑人。
“人肉開箱”隱藏著諸多法律風險。
在川烈潛伏在群裡的幾個月裡,他不僅收集了犯罪分子恐嚇他的證據,還通過手機號碼、採集碼、網路IP位址等資訊,找到了幕後主謀的真實身份。 之後,他向有關當局提交了證據。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韓瀟分析,“開啟人肉之盒”的行為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資訊的,應當依法獲取並保障資訊保安,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資訊,不得非法購買、出售、提供、披露他人個人資訊。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任意公開披露他人私隱資訊,是侵犯私隱權的行為,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 韓曉指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反覆傳送**、侮辱、恐嚇等資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傳播他人私隱等的,將面臨罰款、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 此外,如果網路服務提供商不採取此類措施,他們也可能承擔責任。
今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規定組織“人肉搜尋”,非法收集並向數量不詳的群眾公開公民個人資訊,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 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定罪處罰。
韓瀟表示,網路辱罵公民還可能構成侮辱罪、尋釁滋事罪,如果再騙錢,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等財產犯罪。
11月17日,**平台嗶哩嗶哩報道了涉及川烈等多名up高手的“人肉開箱”事件,稱今年8月接到舉報,有團體組織海外平台使用者在網站上為up主“拆人肉”。 該團夥不僅洩露UP所有者的個人資訊,還進行私信騷擾、網路暴力攻擊、虛假惡意舉報等一系列違法行為。 報道稱,由於該案地域範圍廣、涉案人數多、行為性質惡劣,有關部門已向18個省市通報了40多名犯罪嫌疑人。
糾正和拒絕“人肉開箱”,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參與。 韓蕭強調,對“開箱”者進行教育和轉化非常重要,監管和司法機關要加強監管,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和懲戒制度,及時採取措施打擊惡意攻擊、騷擾等行為,形成震懾作用。 除了運用司法手段追究法律責任外,還需要依靠社會組織等力量開展教育改造,作為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網路治理,“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和網路安全意識,拒絕惡意攻擊和騷擾,共同打造安全、安全、 文明和諧的網路環境。
嗶哩嗶哩表示,自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於2024年部署“網路暴力專項治理行動”以來,社群陸續推出“一鍵防騷擾”、“彈幕優化”、“陌生人私信保護”等產品功能,並與相關部門建立溝通機制,通過加強技術能力和能力,持續完善網路暴力社群治理手段。內部和外部合作。
拒絕網路欺凌,不要讓受到傷害的人無處求助。 金萌和川烈表示,他們對網路憤怒的反擊將繼續下去。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習記者 劉銀恆 陳曉記者 崔麗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