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由南方***主辦的“2023負責任中國ESG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 本次論壇是2023智庫產品發布周系列重磅活動之一,也是智庫周首次走進上海。近期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硬道理。 南方學會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劉江濤在致辭中指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ESG理念已成為衡量我國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準。 同時,如何構建兼顧國際共識的中國特色ESG評級體系,如何落實ESG理念,成為監管機構、企業、投資者等市場主體共同關注的話題。
企業如何通過綠色轉型挖掘增長潛力?ESG報告如何停止淪為花瓶,在資訊披露和推動業務效率方面可以做些什麼?如何在減碳任務與運營和生產成本增加的壓力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部門和業務部門的協同效應?在以“洞察價值,'碳'之路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來自各企業的高管分享了他們在業務端綠色轉型的嘗試和經驗。
企業綠色轉型實踐
作為圓桌論壇的主持人,上海榮正一思基合夥人毛娟向參會企業代表詢問了實際問題,企業在綠色轉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克服這些挑戰
毛娟,上海榮正益思基合夥人。
在業務端的綠色轉型實踐方面,Trip.com 集團副總裁孫天旭指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乙個便捷的解決方案來幫助酒店選擇最高效、最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而不與酒店的業務收入相衝突。 經過廣泛調研,攜程今年正式公布了“低碳酒店標準”,通過收集酒店電費和煤氣費發票,對每家酒店的碳排放量進行考核。 同時,攜程還設定了標桿,向酒店解釋減碳軟硬體投資帶來的商業效益與減碳目標之間的ROI計算。
孫天旭,Trip.com 集團副總裁。
孫天旭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標準推出後已有100多家城市酒店加入,低碳酒店標桿的預訂量比成為低碳酒店之前增長了40%以上。 我們初步驗證了可持續性和商業利益並不衝突,我們希望讓整個行業都知道這一目標。 ”
貝親中國副總裁葉方英透露,貝親集團也提出了“綠色行動計畫”,目標是到2024年在自己的範圍內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在中國,貝親的工廠使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近年來減少了4000多噸二氧化碳排放。
葉芳英,鴿子中國區副總裁。
在低碳交通領域,嗨嗨出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蔡麗紅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蔡麗紅透露,2024年,嗨嗨是業內首家使用EV(電動汽車)作為租賃車輛的公司,“直到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車隊中的電動汽車種類非常豐富,車用電動汽車的比例也在穩步增長。 這是我們對電動汽車在電動化領域的普及的貢獻。 ”
蔡麗紅,嗨嗨出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
蔡麗紅表示,在電動汽車佔比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億嗨也在研究未來是否可以更多地使用清潔能源,“我相信在一些市場是完全可行的,包括西北、海南等陽光充足的地方,這是我們正在積極探索的領域。 ”
非財務資訊帶動業務效能發展
隨著ESG的發展,非財務披露也帶動了業務效能的發展。 世紀華通總裁謝飛分享了自己在推動ESG程序中如何建立組織架構的經驗,“當時我就下定了決心,直到今天,我認為這是乙個正確的選擇,總裁成為ESG的001員工。 謝飛透露,世紀華通成立了ESG委員會,並要求ESG負責人向董事會匯報,“在組織擔保的過程中,提高了我們的效率,讓這件事在公司內部非常順利。 ”
謝飛,世紀華通總裁。
此外,在推進ESG體系的過程中,世紀華通一直將ESG與主營業務緊密相關,“我們關注了多動症兒童群體,後來我們針對多動症兒童開發了一款遊戲產品,也成為中國首款數字藥物,獲得了食藥監總局的批准, 而這個產品是作為公司運營,獨立分拆出來的,現在已經成為公司的創業黑馬。 ”
對於企業ESG資訊披露的現狀,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富國銀行ESG研究院研究員孫俊秀表示,目前企業ESG報告資訊披露是“多說少行動”,對什麼是實質性問題沒有清晰的認識, 無論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都應該披露什麼,都存在認知差異。
孫俊秀,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富國銀行ESG研究院研究員。
孫俊秀認為,ESG披露不僅僅是為了合規和監管要求,更是為了實質性合規,而不僅僅是形式合規在ESG標準方面,需要細分特定行業甚至特定規模型別的企業,以及哪些主題最重要還需要有前瞻性的展望,對未來的風險和趨勢有乙個**。
協同可持續發展和業務部門
在ESG實踐中,綠色轉型和績效披露都需要投資,企業紛紛分享在碳減排任務與運營和生產成本增加壓力之間取得平衡的經驗。
葉芳英認為,可持續發展部門必須認清業務部門的資源能力和痛點,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尋找減碳的機會點,然後賦能業務部門,“比如工廠的熱能**、員工更衣室降低空調成本、 而生產線減少了包裝的使用,減少了塑料保護件,這些小措施也讓一年內降低了不少成本。 包括清潔能源在內,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前期投資比較大,但是經過第一期投資,公司一年內節省的電費也非常大。 ”
孫天旭指出,攜程旗下每一項ESG業務的成本從設計之初就已經在業務本身中消化了,在專案之初就已經驗證了使用者價值,一旦使用者價值被該業務驗證,就不再是額外的專案了。對於每家提交賬單的酒店,我們都會顯示該城市所在星級的當前碳消耗率。在我們的線上測試中,我們驗證了使用者在相同時間段和消費範圍內更願意選擇低碳出行產品。 有了這樣的結論,無論是公司內部組織,還是我們想要服務的旅遊**鏈,都完全願意投入到服務使用者中來,獲取商業價值。 ”
出品單位:南都政商資料新聞部、上海新聞部
作者:南都記者 王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