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藥材一路飆公升。
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中藥材有300多種據 Yaotong.com 調查,本輪年均增幅超過50%的常規品種有200多個,年增幅超過100%的常規品種有100個,年增幅超過200%的常用散裝藥材有25個。
具體來說,雞骨草價格上漲了400%-900%,之前每公斤酸棗仁100多元直接漲到了1200元,黨參幾十塊一公斤,漲到了200多元,其他東西如貓爪、白朮、兒童草等,漲幅都超過了200%。
然而,以前有多難,現在有多糟糕。
往年12月是中藥材市場的銷售旺季,但今年恰恰相反,中藥材市場冷淡無聲,成交量寥寥無幾。
有經營者表示,貓爪草從500多元一公斤跌到340元,而沙元子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大跌,從上個月的300多元一公斤漲到55元一公斤,跌幅超過8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中藥材為由諮詢業內人士,對方直言不諱:
“現在不適合庫存,下乙個牛市不會再有幾年了。 ”
整個市場都說崩盤了,比買更刺激**,今年的中藥材市場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應該知道,這幾年,我們經歷了“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等一系列事件,這些都是京城投機的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就是大量資金在農副產品上四處流動,趁勢投機、謀利。
只不過今年輪到中藥材了,同樣的劇本在中藥材市場上演,說白了,就是資本的逐利。
為什麼這個結論是可能的?
早在今年6月,江蘇省、廣東省、亳州市中藥協會就相繼發布公告,警告中藥材異常增長,並直接針對資本。
7月8日,中國中醫藥協會也向全行業發起倡議,堅決反對哄抬價格、操縱價格行為。
龍頭中藥企業康美藥業的員工在接受採訪時非常直白地說:
“這是中草藥行業首次面臨大規模的財務衝擊。 ”
這裡我們可以以普洱茶為例,很多人可能還有這樣的印象:幾年前,資本衝進普洱茶市場,生餅的**增長了近1000倍,廣州芳村的茶商一天能賺到10萬多元。
為了囤積商品,有人甚至出賣汽車和房子,賭上自己的全部身家,讓普洱茶成為當年投資圈的硬通貨。
但旅遊資本炒茶**高價出售後,普洱茶葉市場瞬間崩盤,無數茶商賠光了所有的錢,只剩下雞毛。
同樣,中藥材市場也是如此,因為池水沒有那麼深,投機門檻不高,投機才有今天的結果。
年中,中藥材價格暴漲,不少“中藥迷”為此歡呼雀躍,覺得疫情過後,中藥被人們看重,大家紛紛搶購中藥,導致市場供應短缺。
但顯然不是這樣:
本輪中藥材市場暴漲是資本投機的結果,所以根本目的根本不是推廣中藥,而是為了賺錢。
隨著資本的撤離,中藥市場將成雞毛,到時候誰會哭誰笑?
答案很簡單,除了資本之外,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中藥材市場不景氣,中藥材賣不出去,中藥材經營者開始虧本買賣,種植中藥材的農民也在白功勞作,基本上沒有收入,只有資金已經清空留下了, 而且錢裡裝滿了錢。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中醫**一飛沖天,各大中醫藥協會不僅不歡喜,反而感到一股寒意湧上脊梁。
因為資本喂了一塊糖,但背後卻藏著一把亮刀,弱小的中藥材行業在資本面前沒有反擊的餘力,只能號召國家出手干預。
中藥材行業之所以在資本投機面前束手無策,是因為這裡其實隱藏著乙個深層次的問題:
我們中藥材行業極易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和制約,無論是旱澇災害,還是成本政策,只要有輕微的風草,都會影響中藥材的質量和生產能力。
所以,歸根結底,這是因為我國中藥材產業結構不合理,真正遇到市場風險,難以完成自救。
中成藥下游生產企業按照現代醫藥行業標準GMP,產業化程度非常高,產業體系完整,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但另一方面,上游中藥種植業絕大部分仍由農戶種植,分布廣泛、分散,尚未規範,尚未形成規模和體系。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真正實現規模化、公司化的中藥材種植還不到10%。
也就是說,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仍以小農戶為主,與下游的工業化生產幾乎不相容,抗風險能力很差。
這個道理很簡單,藥農種植藥材的資訊被遮蔽了,經常看到什麼藥材能賺錢,種什麼,所以大家蜂擁而至,等到收穫的時候,就會導致藥材供過於求
大家算賬的時候,發現已經忙了一年了,乾脆不種了,來年供大於求,就會導致藥材的迴圈。
歸根結底,中藥材產能變幻莫測,忽高低低,資本湧入時,只能被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