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日宣布,南韓今年對華逆差達到180億美元,連續11個月未能實現順差。 這是自中韓建交以來南韓對中國的逆差31年來首次收復中韓格局的重大轉變主要基於六大因素:
南韓31年來對中國的回應(來自朝鮮)
1. 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該模式主要是針對南韓向中國出口中間材料,由中國加工後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但隨著中國在大多數原材料上實現自給自足,從南韓進口的需求逐漸下降。 相反,南韓快速增長的二次電池市場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基本材料和關鍵礦物。 出口結構的這種變化導致了對中國的逆差。
2、中國工業快速發展中國各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南韓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呈下降趨勢:中國石化原料自給率提高,對南韓石化產品的需求減少,導致相關出口減少。 即使是南韓的高附加值產品,如化妝品,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來自法國和日本產品的競爭。
3.半導體**低迷:南韓對華主要出口產品半導體也表現低迷,對中國整體收支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市場對南韓半導體裝置的需求減少加劇了**赤字。
4. 地緣政治風險:中美摩擦的地緣政治風險和中國巨集觀經濟形勢等因素也對中韓格局產生影響。 西方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限制限制了南韓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5、“分工合作”結構崩潰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的核心是南韓出口中間產品,中國再加工後出口到世界各地。 然而,隨著中國在鋼鐵、石化、電池等行業中間產品生產競爭力的增強,中韓過去“分工合作”的結構逐漸瓦解,這對南韓對華出口又是一擊。
6、中國出口自主權提高我國正在推進“國內國際雙迴圈”戰略,加強中間材料及零部件產品的自主生產。 中國在顯示器、石化產品和可充電電池方面的出口自主權顯著提高,削弱了對南韓中間產品的依賴。
總之,中韓格局在31年後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反映了全球產業鏈的變化和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崛起,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南韓必須調整出口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實現出口多元化,減少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 鯤鵬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