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牛奶爸爸
我和乙個朋友聊天,他突然問我:“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很多“華而不實、期待”的表達方式,比如:有前途、懂事聽話、成功等等。
但現在,我對我的孩子只有四個字的期望:堅強的心。
在網上,我無意中刷了羅永浩在直播時說的一段話,我深受感動,他說:
我深信,當我們進入社會,從被欺負不反抗到被欺負反抗,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乙個任務,我們要多大年紀才能完成不被別人欺負這件事,如果有一天你完成了,那才是你真正的......
當時看完之後,我心裡有很強的感同身受。
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好的感情或者被欺負而得不到公平對待,很多人會因為內心不夠堅強而無奈而只能忍受。
甚至有一些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法擺脫當時的失落、自卑和尷尬的境地。
讓人束手無策的是,生活中這些瑣碎的事情和煩惱可不在少數,也正是因為我們親身經歷過,也深深地捲入其中,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內心能夠堅強,在漫長的人生中,不會被這些瑣碎的事情所影響, 他們不會不懼風雨,不懼困難挑戰,活出真實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也想讓你的孩子有一顆堅強的心,為什麼不試著把3句話放在嘴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你說了多少話呢?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是一棵參天大樹,讓孩子躲在樹蔭下,在自己的保護下慢慢長大。
但正如教育專家陸勤所說:
不要總是把自己看成一座山,把孩子看成一棵小草,讓孩子靠在你身上,仰望你,害怕你,不要當傘遮住孩子風雨,讓孩子軟弱無力,不服風。 讓我們換個姿勢,讓孩子做一座山,讓孩子長成一座大山,讓孩子做一把大傘,孩子直沖天。
我認為如此。
我們總是害怕自己保護不好自己的孩子,卻忽略了這種大大小小的事情,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因此,當我們談論“你能幫我嗎”時,就等於給孩子乙個展示能力、懂得承擔責任的機會。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懂得示弱、及時戒菸,可以讓孩子多鍛鍊多嘗試,經歷更多的困難,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們會在這一次次的磨礪中獲得一顆堅強的心和強烈的責任感。
我們很多父母可能有一種誤解,認為孩子還小,遇到事情就要聽大人的話,甚至有分歧就打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要麼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要麼自卑,導致面對生活時缺乏自信和積極自信的態度。
所以與其這樣,不如給孩子更積極的回應和信任,正如作家楊安所說:相信相信的力量。
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把“我相信你”作為口頭禪時,孩子心中就會有乙個“我能行”的積極訊號,讓他們不斷超越自我,變得越來越強大。
正如《心理暗示》一書中所述:
如果乙個人每天不斷給自己積極的暗示,那麼他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和勇敢,喚醒他最堅強的自己。
網路上本來就有個**,深深打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
乙個小男孩喜歡踢足球,但因為基礎差,教練告訴媽媽,孩子的基礎太差,不適合。
然而,這位母親並沒有如實傳達教練的話,而是鼓勵孩子說:“教練說你很努力,進步很大,只要再努力就好了。
聽了媽媽的話,小男孩彷彿有了無限的潛能,立刻又投入到訓練中去,雖然每次跑都還是排在最後,還摔倒了好幾次,但是男孩在媽媽的鼓勵下越發勇敢,球技也越來越好, 並最終在比賽中為他的團隊贏得了第一名。
其實,很多家長可能已經習慣了實施“打擊式教育”,認為孩子只有在不斷的打擊下,才能感到羞愧和勇敢。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想要的是被相信和認可,而他們最想肯定的人就是父母。
因此,給孩子更多的信任,相信他們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可能是讓孩子保持動力和成長的最佳方式。
正如陶行志先生所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訣就在於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習慣了為孩子做決定,似乎每個家長都無法避免教育上的誤區,但這樣一來,真的對孩子有好處嗎?
心理學家做過乙個實驗,發現:
從1歲開始就有能力做出自己選擇和決定的孩子,長大後會比那些只服從父母的孩子更加自製和獨立。
主持人荊一丹參加一檔節目時,談起和女兒的相處,經常說“你自己決定”。
從穿什麼衣服,到一些生活建議,她都會給女兒決定和選擇的權利。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模式,讓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自信和深思熟慮。
其實,“你自己決定”看似是乙個非常簡單隨意的表達方式,但實際上,這句話向孩子透露了三個訊號。
首先,爸爸媽媽信任你,希望你按照自己的內心生活。
其次,兒童可以獲得做出自己的決定和選擇的權利和能力。
第三,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就必須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和付出代價。 即使結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父母可能很難理解孩子這麼小能理解什麼,但其實當我們把決策權交給他們時,他們得到的是一種“掌控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能激發出自己的內在驅動力,讓在前進的路上,他們不怕困難,即使有更多的挫折和困難,也會有跌倒和重新站起來的動力。
當我們有了孩子時,我們可能對他們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望,但隨著我和他們一起長大,我越來越明顯地意識到,與成功和財富相比,孩子擁有一顆堅強的心是多麼重要。
人生無常,跌宕起伏,艱辛和艱辛時常在身邊,我們不能像一棵大樹一樣,讓孩子永遠生活在樹蔭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擁有堅不可摧的翅膀,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飛得更高,穩穩地落下。
我喜歡美國心理學家戈特利布在《也許你應該和某人談談》一書中的一段話:
當我們脆弱時,它就像乙個生雞蛋。 如果它掉在地上,蛋殼會破裂,蛋黃和蛋清會濺得到處都是,但如果我們的心足夠有彈性和力量,它就會像乙個煮熟的雞蛋一樣,即使掉在地上也不會完全破碎,也不會弄得一團糟。
所以,與其教孩子去追求那些崇高的地位和財富,不如引導孩子有一顆堅強的心,像煮熟的雞蛋一樣,帶著一顆不容易破碎的心,這或許是我們能帶給孩子生命的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