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 田園
近日,俗稱“外資墳地”的印度,再次被**中國企業所打,這次的目標是中國手機廠商vivo,24日,印度執法部門以所謂“反洗錢調查”為由,逮捕了vivo印度的多名高階人員,其中包括華裔臨時CEO和印度籍首席財務官兼高階戰略顧問。 執法機構表示,他們接到報告稱,Vivo India涉嫌非法轉讓價值約600億元人民幣的財產,因此正在接受調查。
事實上,這至少是今年印度執法機構第三次對vivo進行攻擊,5月查獲了一批資產,隨後10月vivo印度的幾名高階員工被捕。 而所有這些手段,都被認為是印度**試圖向vivo施壓,迫使vivo接受印度的“和平條件”。 所謂和平條件,就是vivo印度必須有印度資本參與並佔一定比例,而印度企業也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印度高階管理人員,甚至要達到CEO級別,具體到手機行業,在印度建立產業鏈,保證印度企業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獨立經營。
除了vivo之外,最後被印度“洗劫一空”的中國廠商也是手機巨頭小公尺,除了幾名員工被捕外,小公尺還被凍結了約48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用來支付谷歌的專利費,經過一年左右的激烈博弈, 終於在今年10月,48億元資金解凍。然而,由於印度執法部門的行動,小公尺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已經大幅減少,降至15%左右,印度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已經拱手讓給了南韓的三星電子。
事實上,除了中國公司之外,印度人,尤其是在莫迪總理的領導下,已經以這種方式壓制了所有外國投資。 包括德國的巴伐利亞汽車廠(BMW)、美國的哈雷戴維森電單車廠、法國的家樂福零售集團,甚至美國的Microsoft、高通,都在印度遭遇滑鐵盧,最終退出印度市場,這也是為什麼文章開頭提到的印度被稱為“外資墳場”的原因。
本來,印度憑藉著人口紅利不斷上公升的優勢,可以憑藉其製造業全面開啟全球市場,但在莫迪的統治下,印度居然走上了保護主義的道路,打壓一切外資,試圖吞併一切外資,最終導致外資持有貨幣站在印度的門口, 但最後還是不敢踏進門。這樣的印度是怎麼來的?
APD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