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新聞網12月19日** 肯亞《民族**》12月18日刊登了記者約翰·奧林迪(John Olindy)的報道,題為《肯亞人為什麼選擇中國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 報告彙編如下: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肯亞學生在國外尋求高等教育機會的熱門目的地。 中國擁有3000多所高等學府,包括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為肯亞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前景。
在中國大學就讀的數千名肯亞留學生中,有不少是通過獲得中國**獎學金獲得入學資格的,其中大多數是出身貧寒的優秀學生。
在中國學習的一大優勢是它致力於提供優質、高質量的教育和嚴謹的學術課程。
中國在學術上表現出色,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STEM) 領域。 這在城市和基礎設施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利用基礎設施建設來推動經濟增長,建造了超過2建成了9萬公里的高鐵網、10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數百個機場。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目前位居世界第二。 中國的工程和建築公司因其職業道德、效率和創新設計而享譽全球。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援下,中國參與了肯亞和整個非洲的廣泛基礎設施專案。 因此,從中國大學畢業的非洲人將在就業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 許多中國企業在肯亞設立了基地,雇用了許多當地人,這為具有漢語技能和專業工作知識的畢業生提供了額外的優勢。
中國在現代化和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功鼓舞了發展中國家。 肯亞希望到2024年成為中等收入經濟體。 其《2024年願景》目標分為政治、社會和經濟三大支柱,包括教育和培訓、健康、水和衛生、環境、住房和城市化、性別、青年、體育和文化這八個關鍵部門的轉型。
教育是發展的助推器,所有肯亞人都珍視優質教育。 非洲國家可以從效仿中國的模式中受益匪淺,因為它們可以派遣公民到習學習中國的案例和模式,然後將學到的經驗教訓應用到自己的國家。
根據個人經驗,我認為中國是出國留學的首選目的地,因為中國社會紀律嚴明、專注。 中國的文化和社會認同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在全球舞台上的有效競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的習學生受益於乙個干擾較少的環境,並且非常重視學術和個人發展。
在倡導肯亞學生到中國大學尋求習機會的同時,我們還必須通過消除語言障礙和簡化入學程式,鼓勵許多居住在肯亞的中國工人在肯亞大學繼續深造。 這種跨文化交流和學術合作對兩國極為寶貴,可以促進相互了解和發展。
在中國學習為肯亞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技能、知識和經驗,最終將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並為本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楊雪磊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