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萬寶安徽六安人,2024年11月出生,2024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畢業後曾任中學教師、公務員,2024年加入中國書法協會。 2024年受聘於浙江紹興蘭亭書法研究院,任副所長,主持研究所工作。 2024年被聘為雲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從事書法研究30餘年,發表重要文章100餘篇,重要論文10餘篇。 2024年獲全國書法理論“書法獎”。2024年、2024年獲中國書法館獎和理論獎提名2024年獲全國書法理論獎“康有為獎”;2024年獲中國書法館獎、理論獎三等獎。
《毛萬寶文集》摘要。
第一卷:書法美學概論
誰能準確回答“什麼是書法”?本書基於“書法美學”的立場,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所謂書法藝術,是一種塑造漢字形象、展現書法家審美意識的社會意識形態。 為了論證這一觀點,本書具體地考察了書法與漢字、與客觀物件、與主觀世界、與繪畫藝術之間複雜多樣的關係。 其次,它著眼於書法的形式意義、審美範疇、審美特徵和審美狀態,進行有別於任何當代書法美學家的個性化思維。 無論你接受還是不接受這本書的見解,你都會被你的想法所震撼和啟發。 有評論家看完第一版後認為,這是一部當代書法美學史上不可忽視的書法美學專著!
第二卷:書法之美的現代詮釋
20世紀初,在“審美熱”的推動下,書法界掀起了一場持續數年的關於書法本質的大辯論,使人們感到書法是當之無愧的藝術。 本書的思考以此為出發點,在本書的前半部分,從巨集觀上看待書法的共性美、墨美和本質構成,以及書法美學的出路和阿基公尺德的問題下半部分通過個案分析,對朱光謙、宗柏華、李澤厚、林玉堂、沈音墨、張音霖的書法美學思想進行了總結分析。 該書緊跟書法本身的存在,調動哲學、美學、文學、文化研究等多學科知識,充分展現了現代詮釋書法之美的魅力。
第三卷:20世紀書法史
20世紀,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書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令人欣慰的是,它並沒有沉淪,相反,在過去的20年裡,它一直受到文化大眾的喜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與21世紀的繁榮相聯絡的熱潮。 但這兩者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某些特定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文化名人對書法做出了哪些非凡的奉獻?文化名人表現出怎樣的矛盾文化思維?創作者的探索實踐成功與否?理論家思想的深度或膚淺是什麼?面向未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書法的傳統資源、國家地位和國際空間的拓展?本書是一部關於20世紀書法史的重要著作,因為它是對20世紀書法史進行新闡釋的重要著作。
第四卷:當代書法批評
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中國書法界以前所未有的展覽、研討會、培訓、組織、報刊、出版等形式,活化和繁榮了古老的書法藝術,這是不可抹去的基本事實。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嚴重影響了書法在人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和書法的可持續發展。 有鑑於此,這本書慷慨而直言不諱,尖銳而有力的批評。 這就是“針的缺點”。 此外,本書的內容更多指向“理論反思”、“學術爭論”、“創造性批評”和“學術觀”,雖然以學術觀察為主,但也充滿了批判精神。 讀這本書,你會看到乙個誠實的書法評論家,乙個敢於說真話的書法評論家!
第五卷《蘭亭研究探索》。
作為一門學科,蘭亭還沒有完全進入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自然不理想但作為一門科學,已經基本成熟,更何況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們積累了數百萬字的成果,甚至立足於古代,從晉唐到元、明、清,還儲存了數十萬字的文學作品。 具體可分為“蘭花館序言研究”、“蘭花館藏品研究”、“蘭花館辯論研究”、“蘭花館學術研究”、“蘭花館及相關問題研究”五個板塊。 本書以史料為基礎,充分發揮思辨的力量,對蘭亭研究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從而為後人類似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本書第一版獲第四屆中國書法館獎暨理論獎三等獎。
這一切都是為了減少遺憾
寫於《毛萬寶文集》修訂版出版之際。
毛萬寶經過七八年的調整、充實和打磨,我的書集修訂版終於由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的書法收藏包括《書法美學概論》、《書法之美的現代詮釋》、《20世紀書法史解讀》、《當代書法批評》、《蘭亭學探究》五卷。
第 2、4 和 5 卷是 ** 合集,於 2011 年首次出版。 由於當時匆忙編纂,難免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收錄了幾篇學術性較弱的文章,每卷校對質量有待提高,最後一捲印刷時遺漏了半頁,書中部分插圖不清晰, 等。 這些年來,這些遺憾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2024年,我想通過重新編譯它們來彌補。
重新程式設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例如,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多少卷是合適的。
我的寫作不勤奮,但我已經出版了30多萬字,如果我不選擇,即使我不選擇,我也可以輕鬆編纂十卷,或者製作更多卷。 就是這樣乙個大雜燴式的套裝(更何況有些同事像那些與書法無關的同事,會講歷史、散文、詩歌、文字、繪畫等文字,或者自己寫詩、散文、讀書筆記等,全部收集起來展示給書法家看)。,讀者會感興趣嗎?如果你不感興趣,編譯會不會變成自娛自樂,有什麼意義呢?
這樣想,我就下定決心——不如遠離貪婪,走“選”路!除剛剛完成的14萬字專著《蘭亭序言:史語》送國圖書館出版社出版,35萬字專著《蘭亭學》送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外,其餘文字僅選五卷。
當然,重新編纂這五卷意味著與第一版保持距離。 不幸的是,我做不到,所以我問自己:我必須重寫它嗎?如果對第一版的文章進行適當的調整,刪除一些不太重要的文章,在第一版之後增加一些重要或比較重要的文章,並出版更新版本,然後彌補原來的許多遺憾,那不是更好嗎?
隨後,我通過各種形式諮詢了一些老師和朋友,他們都同意我的想法,認為出版更新版本比重新編譯更好。
好的,讓我們發布乙個更新版本!
在第一版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兩卷之間的微調,如第二卷,才會有幾篇文章(標題與第 1 卷相關)。,移至第 1 卷;第四卷將有幾章(與第二卷有關)。,移至第 2 卷。 然後,對第 2、4 和 5 卷的標題進行了補充,並刪除了第 4 卷中幾個不太學術的部分,等等(詳見每卷後的附錄)。。編譯後粗略統計,與原版相比,增加了3000多萬字。 這樣一來,修訂版的容量就達到了18萬多字,雖然算不上一本好書,但足以展現30多年的小收穫!
為了保證修訂版的高質量,我已盡一切努力向外界解釋,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
其中一項努力是:查詢原文,檢查引文。 早年,當他因客觀條件需要引用一篇文章時,他經常引用別人的著作,這樣一來,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對於西方表現主義繪畫運動與中國書法的關係,他曾引用赫伯特·里德的《英國現代繪畫簡史》第七章中的一段話:“一種新的繪畫運動已經出現,而這一運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中國書法的啟發。 “後來,我買了一本《現代繪畫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翻閱第七章乃至整本書,都找不到這句話。 我問作者,作者告訴他,他錯誤地引用了。 再比如,南宋桑世昌的《蘭亭考試》開篇就出自唐獨有的《通典》中的一句話:“蘭亭,山陰漢代的舊縣閣,王羲之的《曲水序言》就寫於此。 ”(許多古代版本都是如此)。但實際上,《通典》的原文是寫著——《漢老縣山陰》。 《月覺書》曰:“勾建是一座小城,山陰也是。 '蘭亭,王羲之的《曲水前奏曲》就寫在這裡。 ”(許多古代版本都是如此)。。等一會。 這些都是插圖,引用的文字可能會被省略、推導、措辭錯誤或簡化(顛倒)。,通常不是很可靠。 為此,我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從頭到尾,逐條檢查五卷的引文,並糾正任何錯誤,確保引文與原文完全一致。
工作 2:統一批註並改進批註。 由於文字是在不同的時間段寫成的,因此文字末尾的注釋細節並不詳細。
首先,前後位置不同,放在一起看起來很凌亂。 因此,它們必須統一。
第一,完美。 這個系統。
1.完美,雖然沒有必要照搬任何“國際慣例”,但使讀者更容易查閱原文或參考文獻的原則不容忽視。 根據這一原則,系統。
首先,確定完美評論的風格並不難,例如,書籍類是這樣安排的——作者(或編輯)。、著作、頁碼(古籍可標註漢字,卷數也可加字首;.)現代和當代作品都標有阿拉伯數字)。,叢書(如果沒有,則省略)。、出版商和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版本(古籍可標註版本名稱)。;報紙和期刊是這樣排列的——作者、文章、報紙、日期(報告:具體到某年、月、日,特殊年份會加週期數)。或期數(定期:針對某一年、某時期,專期加起來就是總期數)。 除了風格,評論中還有作品的權威版本。 特別是不宜使用古籍通俗版,也不宜使用非專業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現當代學派教材。 為了嚴謹起見,大多數學者在使用古籍時,都使用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現當代學籍教材(影印件除外)。。顯然,這也涉及到報價方面的考慮。
努力 3:檢查整體並解決相反的問題。 個人文集的編纂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原稿的出現,以及收錄在文集中的同一手稿;另一方面,收錄的手稿與原稿基本相同,但進行了一些適當的區域性修改。 上述對原文進行校對、糾正引文錯誤、統一改進標註等措施,也是後一種模式的動作。 在編纂個人論文集時,作者採用第二種模式。 為什麼?我的想法是讓我的五卷本論文成為一種新的獨立存在,而不僅僅是對過去出版物的簡單彙編。 為此,我全面審視了五卷本彙編,一旦發現矛盾之處,比如後期比較成熟的表述與早期的表述之間有矛盾或差異(儘管很少)。,或刪除上乙個表示式(矛盾的表達,並確保不破壞原文的結構和主題)。,或在上乙個語句中(偏向於相互矛盾的表述)。以下詞語表示它們已隨後更改,否則將更改為與以後時期相同的內容(麻木不仁的表達)。。這不是後悔自己“做得少”,也不是故意歪曲“歷史”,而是要對讀者負責,不要讓讀者被你自相矛盾的陳述或不同的陳述所迷惑。 相應地,這五卷之間也存在交叉引用(原文如此)。更改後(引文)。要統一。 其實第一種模式只適合後人編纂前人的合集,因為作者已經去世了,編輯不能也不能修改選定的物件。 但即便如此,編輯們也必須按照新的編輯標準對選定的物件進行“技術處理”,否則,編纂的合集將是“不合格”的。 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沒有必要考慮取捨,而是盡可能多地彙編,以便盡可能地展現作者創作的“全貌”,即使個別文章的作者可能不同意,但對讀者來說可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由此可見,追求原創性是後人編纂前人合集的基本做法;由於我的五卷本論文集是我自己編纂的,因此我必須堅持從整體上審視和解決異議的原則,對原稿進行必要和適當的部分修改。
努力四:反覆校對,去除“沙子”。 對於讀者來說,最煩人、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在閱讀材料中遇到錯別字,這就像吃飯時碰到沙子一樣,極度不舒服。 正因為如此,看起來不起眼的校對非常重要。 過去,出版社是公共機構,不強調經濟效益,乙個編輯往往一年或幾年只需要編纂一本書,校對質量自然可以得到保證。 但後來出版社轉型為企業,不得不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乙個編輯一年要編三四本甚至更多的書,沒有時間仔細校對稿件,就把校對的工作交給了作者, 並要求作者校對自己的稿件,沒有接受過專業校對培訓的作者如何完成校對任務想一想,這樣出版的一本書,難道“沙子”不隨處可見嗎?我出版了一本五卷本的論文集,校對工作主要由我完成。 按理說,你最熟悉的稿件很容易校對,但實際上,它更有可能“視而不見”,留下潛在的錯誤。 畢竟校對也是乙個特定的專業!好在2024年,作者受邀到安徽美術出版社擔任《書法之友》雜誌的特約編輯,並代校相關書籍,積累了一些專業的校對經驗,因此在校稿時也得心應手。 即便如此,筆者還是要輔以兩個保障措施,即幾個月(有時三個月,有時五個月或更長時間)。並增加校對通過次數,否則,校對質量仍然得不到保證。 我的五卷本論文(第一版和修訂版)。校對從2024年剛編纂時開始,到2024年前夕終於結束,歷時16、7年,20多所學校。 難得的是,這本修訂本的稿件送到出版社後,又遇到了乙個“幸運”,那就是出版社近幾年回來關注社會效益,加強流程管理,對稿件進行了三次嚴格的審校,不僅要把對內容,還要校對, 並糾正許多我還沒有意識到的錯誤(主要是單詞、單詞、句子結構和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現在,我不敢說稿件裡的“沙子”已經完全被淘汰了,但我快要被淘汰了,但我可以完全有信心。 唯一讓我感到有些無奈的是,按照新的編輯標準,五卷本專著中“蘭亭論證”這一專業術語的“辨別”,改為“辯論”二字。
努力5:最後的努力,即專業設計,精裝印刷。 如果這些努力偏向於文字內容,那麼最後的努力則偏向於文字形式。 在一本好的出版物中,文字內容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花最大的精力去做好它。 但是文字的形式不應該被忽視,因為乙個好的文字形式會突出文字的內容;相反,糟糕的文字形式也會掩蓋和貶低好的文字內容。 2024年出版的散文集(即第一版)。無論是封面設計、對開頁、裝訂等,都不理想。 本來,文字形式純粹是出版社編輯的事,但為了讓修訂版更好,作者還是專程到出版社,親自與負責編輯和裝訂設計編輯一起敲定修訂版的文字形式設計。 與原版相比,新修訂版在專用紙上特別印刷封面,優雅時尚對開頁採用正度大十六開口,也端莊大氣;內頁文字布局稀疏,周圍留白較多,飄渺通透;全套精裝圓脊精裝本,實現名副其實的公升級,用了新的品質,也有了新的檔次!
以上的努力非常笨拙、瑣碎,甚至有點迂腐。 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效仿工匠,安定自己,讓現在的五卷本修訂版不那麼遺憾,經得起推敲,經得起推敲,進而成為一套“合格”的當代書法刊物。
我不知道,我的奢侈成真了嗎?
從書法美學到蘭花亭研究
我想簡單談談我書法研究的兩個主要重點。
毛萬寶那是乙個介紹的時代!
那是乙個充滿思想的時代!
筆者很幸運,在他嘗試介入書法研究之初就趕上了那個時代。
那是令人難忘的 1980 年代!
彼時,學術界的“審美熱”方興未艾,書法界關於書法美學的討論也備受關注。 此後,出於對書法美學的熱愛,他寫了幾篇關於書法美學的文章**。
在2024年代,學術界“學者變得突出,思想家逐漸淡出”(李澤厚)。從西方學術資源的引進到本土學術資源的挖掘,人們紛紛湧向歷史理論和證據研究。 相應地,學術界也認為歷史理論和證據研究是真實的。 或許,見風使舵順勢而為,這是大多數人的本能選擇,我們看到,許多過去熱衷於談論書法美學的學者,已經改變了方向,不再關注書法美學。 在全國書法研討會上,關於書法美學的手稿也很少,這使得新一代書法研究者不願意在書法美學上發展。
結果,曾經熱鬧的書法美學團隊瞬間“冷”了,瞬間就散了!
但是,我還是堅持書法的審美立場!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我覺得書法美學的熱潮雖然過去了,但書法美學中的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只要我們冷靜下來,書法美學的研究還是可以取得很大成就的。 無論風向如何,無論別人如何選擇,我的心還是一樣,一步乙個腳印地“走自己的路”!
經過10多年的“鍥而不捨”,到2024年,我終於完成了10多篇書法美學文章和一本書法美學專著——《書法美學原理》。(後改名為《書法美學概論》)。,總字數超過30000字。 其中,**寫完後,不僅僥倖出版了一篇,而且有幾篇文章立即被中文大學書報資訊中心《報刊資料影印》全文獲得**。
2024年受聘於紹興蘭亭書法研究院,任副所長並主持工作。 為了配合自己的工作,我自然而然地將研究重心轉向了乙個新的領域——蘭亭研究,但我不敢忘記書法的美學,期間我忍不住抽出時間寫了幾篇關於書法美學的文章**,比如《新視角、新資源、新思想——關於走出書法美學之路的三個結論》, 《當代實用美學視野下的書法美——以李澤厚為例的書法美學探究》、《走出塵封的“序言”——張寅霖書法美學探索》和《論沈寅墨的書法美學思想》等。
陶醉於書法美學,書寫是他自己作品的重點,但同時,他也不忘將它們作為另一種交流形式收集和出版。 2024年,在黃軍弟兄的支援下,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書法美學論文集《書法美學論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24年出版專著《書法美學概論》和《書法美的現代詮釋》(即《毛萬寶書法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版)。2024年,他出版了第三本作品集《書法美學論文集》(閆公達主編《當代**叢書》江蘇人民出版社版)。;今年,出版了前面提到的《書法美學概論》和《書法之美的現代詮釋》(安徽美術出版社版)。
如前所述,2024年,我來到了蘭亭。 來蘭亭的第一年,我圍繞蘭亭問題做了兩件事,一是配合非遺申報工作,撰寫乙份完整的非遺申報檔案,主題是“蘭亭收藏:源遠流長的文化空間”。 另乙個是針對蘭亭雅吉的“軍政會議”,當時在紹興被少校**炒作(據信,東晉永和九年的蘭亭雅集不是文人聚會,而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軍政會議)。,寫了一篇長文《歷史、文化、書法——紅月亮:蘭亭序言的解讀與批判》進行討論。
學術研究離不開傳承,只有把握好前人“曾經”說的,才能“續”怎麼說,說得比較流暢。 到了2024年,我覺得籠統地談論蘭亭問題沒有意義,於是我開始收集從古至今關於蘭亭問題的學術**和學術論文,最後編輯了一本大型資料集——《蘭亭文獻集》。(40多萬字,分為八部分,外加目錄,共九部分)。。然而,由於版權問題,出版失敗(2024年10月,我刪掉了第一部分和後兩部分,稍作調整,並編印了一本五卷本的內部資料書《當代蘭亭研究文選》,極大地方便了他人對蘭亭的研究)。 但是,通過彙編和校對,我對收集到的文字很熟悉,這是乙個很大的收穫。
在**年編輯《蘭亭文集》的過程中,有幾件事值得一提。 首先,2024年,紹興文理學院美術學院申請了省級“蘭亭文化研究”專案,邀請我加入課題組,我為他們提供了兩本書,後來出版了“(《蘭亭學歷文獻集》和《當代蘭亭正偽文選》,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24年版)。手稿。 二、2024年,陳旺恆先生(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後任紹興文理學院兼職教授)。他為編纂《中國嶽雪》《蘭亭學》**——《蘭亭序言:中國書法史上的永恆經典》提供了長篇文章。 第三,為了編纂和豐富《毛萬寶藏書》系列第五冊《蘭亭學探究》,2024年,他一口氣寫了六七篇關於蘭亭問題的長篇文章,涉及蘭亭遺址的奧秘、蘭亭雅集的盛會、《蘭亭序言》的真實流通和命運, 對《蘭亭序》文章書法的欣賞,康有為的“蘭亭”觀,《蘭亭序》的御用,《蘭亭序》的創作真實。四是參加“中國書圈蘭亭雅集”三屆。蘭亭論壇“,曾受邀或積極撰寫並提交了三篇關於蘭亭問題的長篇文章,分別是《蘭亭雅記:文字、誤讀與挪用》。(2024年).、《蘭亭序言:創世真理的新區別——對戚曉純對蘭亭序言中“醜”“嵐”二字的疑惑的解讀》(2010).以及《超越紅色研究的奉獻:周如昌蘭亭序言簡述》。(2011).
在編輯和寫作的過程中,我對蘭亭問題的理解終於加深了。 這時,我萌生了寫《蘭亭學》手稿的想法,但信心卻有些不足。 直到幾年後(2024年)國慶節,我們才下定決心,勾勒出這本書的大綱,開始寫。 由於全力以赴,到2024年10月底,《蘭亭學》手稿完成,定稿35萬字,書名改名為《蘭亭學》,已通過出版社聘請專家匿名評審,並得到江蘇省燕公達文化協會全額資助,並與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 預計明年上半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在寫完《蘭亭學》稿件後,我還完成了《蘭亭序言史詞》,由水志友先生推薦,受國家圖書館中國研究所委託,定稿14萬字,於2024年出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當然,從書法美學轉向蘭亭研究,只是我書法研究重點的乙個轉移,2024年之前,我也圍繞書法研究寫了多篇蘭亭文章、書法史文章、書法批評文章自2024年以來,他還撰寫了多篇關於書法美學的文章(如上所述)。、書法史學、書法批評等。 為我寫文章,精神很充實,但身體久久受不了,在完成中國書法樓年終論壇草稿後,我可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練習書法上,享受揮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