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濃妝豔抹,總是適合綠化景觀。 **全部由廣州市林業局局長辦公室提供。
廣州石門森林公園。
陽城幾千年來一直綠意盎然。
遠處的綠色景色令人陶醉。 在冬日的暖陽下,陽城布滿了青梅花、綠水、雛菊等遠山,用一抹綠墨營造出一幅青山半入城的詩意畫面。
長期以來,廣州一直在播下生態底蘊,將好山好河、好風景融入發展肌理,以人為本,不斷提公升生態福祉。 2024年,全市將建成203公里森林步道、40公里綠道、97公里藍路7公里,6個全新立體綠化建成水禽生態廊道14萬平方公尺4255畝,建成古樹公園2個、林村6個,養護振興古名木503棵,海岸線生態修復長度約11公里,珠江沿線綠化質量提公升117公里。
地球是常青的。 從空中俯瞰,華南國家植物園猶如一顆綠色的明珠點綴在廣州市中心的東北角,綠植百花。
今年7月,華南國家植物園迎來了成立一週年。 一年來,華南國家植物園在科研和科普推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其中,新引進的3906號廠房、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已獲批建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部聯合授予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
長期以來,廣州各級林長聚焦綠色發展,在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的指導下,實施了綠化美化、生態建設“八大工程”。
乙個花園,一座城市。 在廣州,它是城市中的花園,城市與花園的融合是生態空間與美麗山川的“共生”。
同時,廣州構建了“1+3+N”城市園林一體化體系,開展了首批“區、園、點”城市園林一體化體系申報和評審,首個特色植物展示園——廣州木本花卉特色植物展示園正式揭牌。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曾表示,未來華南國家植物園新引進的植物將背靠廣州的遷地保護工作,並在當地開展植物保護研究。 圍繞公眾推動全球植物園建設,實現“走出園林,融入城市”的美好願景。
森林局長負責。 連綿起伏的青山碧波瀾澎湃,在進山的路邊,有一根森林防火語音宣傳監控杆,時刻提醒進山的人們牢記森林防火。 這是廣州深化林長制度、推進林長治的縮影。
全市現有森林長8375人守護綠水青山,林長工作已形成部門協調、聯合管理的工作格局。 廣州市林業市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州林業工作的提公升,不僅要在“林”字上精準下功夫,更要在“長”字中盡職盡責。 目前,全市共設立四級林長8375個,實現城鄉融合、系統治理、全球覆蓋。
今年以來,廣州先後出台了《廣州碳達峰實施方案》、《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和《廣州市古樹名樹搬遷管理辦法》。 廣州市首任林長、林長發布四項林長令,要求全市各級林長充分履行職責,積極推進廣州綠色美麗生態建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強森林資源保護。
廣州全面落實和優化了“徵集問題、制定問題檢查計畫、建立問題台賬、督促整改落實”的特色檢查機制。 今年以來,市林長牽頭開展森林巡邏23次,帶動全市8375名各級林長巡林27萬人次,各級林長主動解決林業園林資源保護開發中的重大難點問題85個。
據廣州市林業局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廣州智慧林局長管理平台”在全市正式上線,構建了全流程、閉環的問題處置管理機制,實現了科技化森林巡查和智慧森林保護。 各區還結合自身特點,進一步規範林長組織體系,促進產業化林長官的深化做強,優化保護區林長,創新設立“紅樹林長”等民營林長,推動林長組織體系深入延伸。
南沙區設立“林長”,負責區域內森林資源的養護和管理,並設定鎮(街道)級林長9名,區內國有企業負責人1名擔任紅樹林長,實現紅樹林資源網格化管理。 針對南沙濕地紅樹林沿河岸生長、連續分布的特點,開闢了水上森林巡邏路線,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開展巡查監測,為零距離紅樹林的生態安全保駕護航。
廣州進一步加強了森林濕地資源保護。 2024年至2024年,廣州市共查處1045起涉嫌違法影像案件,查處整改完成率100%。
此外,廣州市實行濕地分級保護制度,海珠濕地被認定為國際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3處,市級重要濕地5處推進高質量生態修復,建設小微濕地7處,建立和恢復紅樹林191處55英畝。
林業局局長。 推窗欣賞美景、青山、青綠問候。
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紅石村沙溪水庫森林公園觀光,從化區人民明白了乙個道理:生態好了,生活就會更好。
廣州以林長制為指引,以林業與旅遊融合為立足點,通過擴大森林資源利用效率、開創自然科學教育、開發露營地等方式,激發森林旅遊新活力,拓寬綠水青山通道,致富民心。
從化區依託紅石村沙溪水庫森林公園,培育開發綠化美麗森林打卡點22個,打造八大系列自然教育課程,全力打造優質自然教育示範區。 花都區田麵鎮林長積極推動建設83公里五環林步道,打造森林運動社群。
不僅要走林間小路,還要拓展林下的“路”。 各級林長充分發揮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結合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戰略和“萬千工程”,大力推進森林康養等“森林+”新業態發展,打造森林康養、花卉育苗、 森林繁育等示範基地。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66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森林康養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綠色惠民產業初具規模。
“綠”成“金”,推動林長制度高質量發展。
增城區派潭鎮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錨定打造“廣東烏鎮”的目標,率先嘗試“工業林長”創新機制,設立20個工業林長,加快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全鎮建設130多家企業民宿, 年均接待遊客60萬人次,解決就業1000餘人次。
廣東省林業局林長制度研究中心主任李一亮曾表示,廣州推廣林長制,在市區林長制和“工業林長”的監督激勵機制上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工業林長”的有益探索,為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推動林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借鑑。
為做好“林長+特色產業”,廣州大力推廣森林旅遊、林藥、林木菌等林業特色產業,建成森林公園92個、濕地公園25個廣東省派潭、正國、華山等一批森林小鎮的建立,為推動廣州林業轉型公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區以綠色為媒介,因地制宜設定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宣傳教育元素,宣傳林長制政策,講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故事,普及動植物鑑別保護知識,展示林業改革發展成果, 大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
在“廣州市林長”微信上設立林長培訓欄目,組織全市林長辦公室培訓1期,區林長培訓30期。 開展“1+1+10+N”模式宣傳活動,市林長辦公室與花都區聯合舉辦林長制度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廣州地鐵30個車站發布為期乙個月的林長制度宣傳公益廣告,開展“廣州林長”動漫IP角色命名活動。
隨著生態文化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公眾的綠色愛護意識、綠色種植意識、綠色保護意識大大增強。 從堅持山水林田、湖泊、草原、沙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到高標準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從全面深化林長制度工作,到持續推進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從大力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到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節儉的廣州綠化高質量發展模式。 廣州向綠色邁進,譜寫了綠色發展協奏曲。
作者通過: Zhong Xiaoyu and Lin Yuan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