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目的是揭開這些現象背後的奧秘,並試圖用數學和邏輯來描述和解釋自然規律。 這並不意味著科學理論是錯誤的,相反,它們往往經過嚴格的實驗和觀察才能被發現是正確的
物質可以“無中生有”。
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它們有質量、有形狀、有位置,它們不會憑空出現或無緣無故消失,這是我們從小就學會的常識。 然而,當我們進入微觀世界時,這個常識就不再適用了,因為在微觀世界中,物質可以“無中生有”!
量子力學科學揭示了這一驚人的現象。 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如電子、光子、夸克等)的運動和相互作用的學科,是一門誕生於二十世紀初的革命性科學,它不僅改變了我們對物質的認識,而且催生了許多新技術和應用,如雷射、核能、半導體等。
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不確定性原理,它告訴我們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不可能同時被精確測量,它們之間存在著最小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是由蒲朗克常數決定的,蒲朗克常數是乙個非常小的數字, 約6626 10-34焦耳。 這個原理意味著微觀粒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它們只能用概率來描述,而不能用確定的值來描述。
在物理學中,有一種奇妙的現象叫做量子漲落。 它指的是在真空中,不斷有微小的粒子和反粒子出現和消失,這些粒子被稱為虛擬粒子,它們是由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引起的。 虛擬粒子的存在對周圍的物質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對它們施加一些力,這些力是由量子漲落產生的。
量子漲落是一種無處不在的現象,發生在宇宙的每個角落,包括真空。 是的,你沒聽錯,真空不是“空的”,它其實充滿了量子漲落,是物質的海洋,不斷湧現和消失,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然而,這種現象已被實驗證實。
量子力學的奇妙定律產生虛擬粒子,這些粒子存在的時間很短,所以我們通常感覺不到它們的影響,但它們可以對物質施加微弱的力,這就是卡西公尺爾力,量子漲落的直接證據。
卡西公尺爾在2024年提出了乙個實驗思路來測試量子漲落的存在,他的實驗方案非常精妙,如果我們把兩個金屬板放在真空中非常靠得很近,那麼在金屬板之間的空間裡,只有波長小於板間距的虛擬粒子才能存在,因為它們可以滿足邊界條件, 而在金屬板外的空間中,則沒有這樣的限制,任何波長的虛擬粒子都可以存在,這就產生了壓力差,金屬板之間的壓力會小於金屬板外的壓力,這將使金屬板受到向內的吸引力,這種力就是卡西公尺爾力。
然而,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他並沒有親自做這個實驗,直到2024年,美國科學家才成功完成了這個實驗,並測得了與理論值相符的卡西公尺爾力,從而證實了量子漲落的存在。
空間可以彎曲。
我們都生活在三維空間中,我們認為空間是乙個固定不變的舞台,它只是允許物體和觀察者在上面表演,它本身並沒有改變。 這個概念在上世紀初被天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顛覆了,他提出了乙個革命性的科學理論,他說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受到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影響,它可以彎曲,可以扭曲,可以拉伸,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
愛因斯坦的理論被稱為廣義相對論,是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之後,對萬有引力現象的又一深刻解釋和理論。
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思想是,引力不是物體之間的力,而是物體對空間和時間的影響,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會彎曲空間和時間,彎曲的空間和時間會影響物體的軌跡,從而形成相互作用,這就是引力的本質。
這種廣義相對論的觀點是非常違反直覺的,因為它與我們的日常經驗完全不同,我們很難想象空間和時間是如何彎曲的,更不用說如何測量它們了。 然而,愛因斯坦並不是憑空想象出這個理論,他根據一些實驗和觀察事實,以及一些數學和邏輯推理提出了這個理論。
此外,他還給出了許多方法來檢驗這一理論,其中最著名的是光的偏轉。
愛因斯坦的想法是,如果空間可以彎曲,那麼光作為電磁波也應該受到空間的影響,也就是說,當光經過乙個大質量物體附近時,它的路徑會偏轉,而不是沿直線移動。 這個偏轉角可以根據廣義相對論的方程計算出來,應該是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兩倍。
為了驗證這一點,英國物理學家亞瑟·史密斯·愛丁頓(Arthur Smith Eddington)利用2024年的日全食,組織了一次著名的觀測。
他帶領他的團隊在非洲的普林西比島和巴西的索布拉爾島用望遠鏡拍攝了日食期間的太陽和周圍的恆星,然後將它們與日食前後進行比較,看看恆星的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
如果沒有光的偏轉,那麼恆星的位置應該是恆定的,但如果有光的偏轉,那麼恆星的位置就會有偏移,這種偏移的大小可以用來驗證廣義相對論的**。
經過仔細的測量和分析,愛丁頓的團隊得出了乙個驚人的結果,恆星的位置發生了偏移,偏移的結果與愛因斯坦的計算幾乎一致,但與牛頓的計算卻大相徑庭。 這是人類第一次證明空間是可以彎曲的,也是愛因斯坦成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的機會。
此後,廣義相對論多次得到驗證,不僅可以解釋一些牛頓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如水星的近日點進動、引力紅移、引力波等,還可以解釋一些新的現象,如黑洞、引力透鏡、宇宙膨脹等。 廣義相對論是乙個非常美麗而有力的理論,它讓我們對空間和時間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們更深入地探索宇宙的奧秘。
時間可以放慢速度。
我們都有一種直覺,時間是均勻流動的,它不會因為任何外部因素而改變,它是一種絕對的存在。 然而,這種直覺也被愛因斯坦打破了,他提出了另乙個革命性的科學理論,說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受到物體的速度和引力的影響,它可以減速,它可以變得更快,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
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被稱為狹義相對論,它是在2024年提出的,比廣義相對論早十年,它是一種研究物體在沒有加速度的情況下勻速運動的理論。
狹義相對論的第二個假設與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學相矛盾,因為在牛頓力學中,速度是相對的,而在麥克斯韋的電磁學中,光速是絕對的,這導致了乙個悖論,這是麥可遜-莫雷實驗的結果。 這個實驗是在2024年進行的,其目的是測量地球相對於以太的運動速度,以太是當時物理學家假設的光傳播媒介,它應該是乙個絕對靜止的參考係,並且地球相對於以太運動, 因此,地球的運動應該影響光傳播的速度,這被稱為以太風效應。然而,麥可遜-莫雷實驗的結果是,無論地球如何運動,光的傳播速度都是恆定的,這與牛頓力學相矛盾。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為了解決這個悖論而提出的,他認為光速是乙個不變的常數,而不是乙個相對的變數,這意味著無論光源或觀察者如何移動,它們都會測量到相同的光速,這就是光速不變原理。 然而,這一原理的代價是,其他物理量,如長度、質量、時間等,會隨著運動狀態而變化,而這些變化的規律用洛倫茲變換來描述,洛倫茲變換是乙個數學公式,將乙個慣性系中的物理量轉換為另乙個慣性系中的物理量。
基於洛倫茲變換,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非常違反直覺的結論,其中之一就是時間隨著物體的速度而減慢,這被稱為時間膨脹效應。 時間膨脹效應意味著對於運動的物體,它比靜止的觀察者經歷的時間更少,並且這種差異會隨著物體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時間膨脹效應的乙個典型例子是雙胞胎悖論,它是這樣描述的:假設有雙胞胎,其中乙個乘坐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到遙遠的星球,然後返回地球,而另乙個則留在地球上等待他的兄弟回來。
根據狹義相對論,飛船上的雙胞胎會比地球上的雙胞胎經歷更少的時間,也就是說,當飛船返回地球時,飛船上的雙胞胎會比地球上的雙胞胎年輕,而這個年齡差會隨著飛行距離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這個例子聽起來是不是很奇怪?然而,這個例子並不是乙個純粹的思想實驗,它也有現實生活中的對應物,比如我們經常使用的衛星導航系統,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 衛星導航系統的原理是利用一些在地球軌道上執行的衛星向地面傳送一些含有時間資訊的訊號,然後地面上的接收器根據這些訊號的到達時間計算出自己的位置。
但是,由於衛星的速度很高,而且它們在地球上受到的引力比在地面上小,這就導致了衛星上的時間會比地面上的時間慢,而這種差異每天會累積到幾十微秒,如果不加以糾正, 那麼每隔12個小時,衛星導航系統就會出現7公尺左右的誤差,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衛星導航系統將利用愛因斯坦的理論來校正衛星上的時間,從而保證導航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