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新聞(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習記者 羅習 通訊員金松)“感謝母校和老師們的悉心培養、支援和鼓勵,我要以更好的成績回報母校的厚愛和希望,為母校增光添彩!”近日,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優秀獎”揭曉。 作為獲獎者之一,在中國海洋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習行政管理的Ayipal Eskar致電母校表示感謝。
阿依帕爾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黨委組織部第二公務員管理科科長、克州市阿克陶縣巴仁鄉巴仁村第一書記、克州市委巴人組部“考察會籍”專責組組長。 阿克濤縣巴仁鄉。畢業近10年來,她如雪蓮般扎根於天山腳下,奉獻了自己最美的青春。
阿依帕爾(右二)在巴倫村的蔬菜溫室裡與村民互動。
大學生活充滿了溫暖的色彩。
2024年9月,阿依帕爾從家鄉帕公尺爾高原天山腳下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自治州出發,歷程4500公里,來到黃海之濱的青島,在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2024年分為法學院和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 後者是行政部的一部分——編者注)。
四年的學習經歷,在阿依帕爾的記憶中,“充滿了暖色和暖色”。 她說,在班主任、輔導員和專業老師的溫暖陪伴下,她逐漸成長起來。
唐麗敏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她對學生真誠、有愛心、有耐心。 阿依帕爾曾患上強直性脊柱炎,嶗山校區的校園大,上坡坡度高,走路有點困難。唐老師發現後,主動開車送阿依帕爾上下課,風雨無阻,直到大三下學期**。 時至今日,阿依舊清晰地記得唐先生那輛紅色的車。
輔導員齊曉敏女士經常與阿依帕爾交談,無論是在她的辦公室還是在阿依帕爾的宿舍裡。 在阿依帕爾眼裡,齊老師就像隔壁的姐姐,這讓她感到溫暖:“齊老師和我也是老師和朋友,直到現在,當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我們仍然願意和她傾訴。
阿依帕爾說,她對行政管理的濃厚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聽了王剛先生的西方行政管理課。 王老師經常根據課程內容介紹生動的案例,不僅讓她學到了知識,也收穫了見識。 “也正是在這門課程中,我體會到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應該有'立天地之心,立人民之命'的精神和情懷。”
在校外,阿伊帕爾喜歡去圖書館。 她還記得那個沒上課的早晨和週末的早晨,以及和宿舍同學早起去圖書館排隊佔座的場景:“學生們的'長蛇陣'經常在映月湖岸邊和孔子雕像上排成一排”
阿依帕爾提到,她經常想起姐姐兼室友高丹。 “我還記得大三寒假的時候,她幫我買了一張回家的火車票,一路陪我到江蘇連雲港坐火車。 上車時,看到高丹凍得通紅的臉,我感動不已,握著她的手許久不肯放開......阿伊帕爾說:“我大學生活的每一部分都是溫暖和快樂的。 ”
去乙個更需要我的地方。
考研還是就業,留在大陸還是回疆?臨近畢業時,阿姨經常被老師和同學問到這個問題。 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要去乙個我更需要它的地方。 回到家鄉,建設和發展家鄉,是我最好的職業規劃。 ”
早在她入學之初,阿依帕爾的父母就希望女兒將來畢業,留在大城市,找到乙份更穩定、更體面的工作。 但阿依帕爾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家鄉的條件雖然比較艱苦,但值得奮鬥,奮鬥的青春才是最美的。 她要回到家鄉,像雪蓮一樣牢牢扎根於天山之下。
寒暑假期間,每次回家,阿依帕爾都要和父母聊很久。 她告訴父母,只有融入家鄉的建設和發展,才能真正成就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父母被她感動,成為女兒回鄉就業的堅定支持者。
2024年5月,當阿依帕爾看到校園網發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選拔優秀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培養的招聘公告時,她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因為需要推薦學校參與入選學生的招生,眼看報到時間就要結束,Ayipar想到了去學校的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諮詢相關政策。 然而,當她一時沒有在學校找到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時,她看到校長辦公室的門開啟了,直接走了進去。 當時的校長吳德興教授放下手頭的工作,熱情接待了這位“不速之客”。 在了解了阿依帕爾的意圖後,吳校長笑著對她說:“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的就業和創業,鼓勵畢業生去祖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校長的話讓阿伊帕爾放心了,她安頓下來準備即將到來的考試。
同年6月,阿依帕爾如願以償地進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在學院舉辦的畢業典禮上,師生們紛紛表達了彼此的心聲,道別。 阿依帕爾拉著唐利民老師的手說:“我取得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學校的精心培養,老師們的真誠教導,同學們的熱情幫助。 在母校的四年裡,我遇到了優秀的老師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他們也是老師和朋友,我也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
全村下沉線率撿起了“窮帽子”。
經過短期的崗前培訓後,2024年2月,他成為阿依帕爾真克地區武茶縣巴音庫魯提鎮的一名工作人員。 由於工作表現突出,2024年1月調入克州市委組織部。 很快,她就主動求助,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雙語優勢,沉淪到基層一線。 經過組織慎重考慮,決定派她到情況最複雜、扶貧任務最艱鉅的阿克濤縣巴仁鄉巴仁村,擔任巴仁村克州黨委組織部“考察會聚”組第一書記、組長。
阿伊帕爾繼承了一根堅硬的骨頭。 巴倫村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帕公尺爾高原的東麓,貧困率為433%的村莊處於深度貧困狀態。
阿依帕爾決定從改變村民心態入手,拉近幹群距離。 她和隊員們耐心地走到門口做工作,遇到什麼問題,就盡力幫助村民解決。 在農忙季節,他們還擔任志願者,幫助村民收割小麥和打破玉公尺。 同時,他們重點抓好黨員、村幹部隊伍建設,協調組建全村10個專業合作社6個黨支部,調整充實了村“兩委”隊伍,選派了5名優秀歸國大學生和2名從內地招來的全國幹部加入村“兩委”隊伍。依託援疆渠道,每年選拔村幹部到內地學習習對駐村幹部和村組幹部實行戶化制度和網格化管理制度。
為了改善村容,阿依帕爾和隊員們積極配合農業、水利、住建等部門,解決了長年遺留的水、電、路等問題實施“廁所革命”,為貧困戶建造抽水馬桶、安裝電熱水器、翻新家庭衛生間對沒有硬化院子的村民家進行院子硬化;在村里設立了托兒所和老年托兒所,讓留守兒童和老人得到專人照顧。
阿依帕爾(中)在巴倫村的旗幟工廠。
他工作得越多,他就越有信心,阿依帕爾開始計畫在村里發展工業。 她和隊員們動員村里有能的人,帶動其他村民成立合作社致富,先後支援成立種苗、種牛養殖等5個專業農民合作社,帶動村里200戶種植養殖戶年均收入增加2000餘元成立了烤饢合作社、白杏乾加工合作社,其中烤饢合作社吸納了村里24名貧困人口穩定就業,人均月收入1800元以上。 2024年5月,在她的積極配合下,投資1000餘元的村辦企業鑫仁建材公司正式投產,吸納15人穩定就業。 建材公司當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731萬元。 公司還通過分紅、購買服務等方式增設公益性崗位,使130餘戶貧困戶每月增加收入1200元。
2024年末,巴仁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025元,登記貧困戶318戶,脫貧1563人。
眼看村子越來越好,阿依帕爾笑著說:“等村民們過上好日子,我的工作就不虛此行了!曾獲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4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喝水,想想水源。 在發展自己的事業的同時,阿依帕爾不忘懷感恩回饋母校。 今年11月初,她欣然被母校聘為學生職業發展導師,指導在校學生的職業發展。
近年來,學院注重引導學生培養對國家和國家的感情,踐行公益精神,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西部建設和基層治理。 近四分之一的就業畢業生通過選拔轉學、西部大學生志願服務專案、“三支一扶”等方式選擇到西部地區和基層工作,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校友和典型事蹟。 阿依帕爾校友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 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莊巖表示,希望阿依帕爾繼續秉承母校和學院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艱苦奮鬥,勇往直前,像一朵頑強頑強的雪蓮在天山腳下綻放。
*:中國青年報社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