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講的是膠東的一位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安公”,生活在明末,原籍登州州蓬萊縣,後入籍萊州鄴縣。 雖然他沒有顯赫的名氣,但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傳奇的。
據清代《鄴縣志》記載,安公,名叫義軒,出生於蓬萊縣。
秀才學醫,在籠子裡抓雞。 中醫與中華文化緊密結合,有儒家功底的人上手學習並不難,中途轉行的情況並不少見。 所以,如果只看這段經歷,安公就不是“傳奇”。 然而,在學習醫術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事,讓安公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來,放棄文學行醫的安公,在蓬萊閣遇到了一位流浪的道士。 兩人一拍即合,從此在一起很久了。 總體來說,這位道士的易離功法更加深厚,安公對他幾乎是聽話的。
崇禎四年的一天,道士突然這樣對安公說:“登州將有大災,你趕緊到萊州避難,這樣你才能逃劫。 雖然安公有些不清楚,但他還是選擇相信對方。 不久,他收拾行囊,帶著家人離開蓬萊,前往鄴縣。
古人遷徙到土地上,除非非故,很少主動遷徙,而且當時登州府沒有災難或饑荒,所以在族人眼裡,安公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荒唐”。 史書記載:“龔(指安公)西遷,族人嘲笑。 ”
但讓族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崇禎四年末,在登萊都督孫元華的命令下,孔有德的部門增援遼溪大嶺,從陸路,在吳橋縣發動兵變,並立即返回山東,並在崇禎五年初攻占了都城登州。 在戰爭的毒害下,登州人民傷亡慘重。 道士“登州有禍”的預言真的應驗了。
安公新定居的萊州省會城程燁縣,雖然後來被孔有德叛軍西攻半年,但最終還是成功守住了陣腳,這與登州府的迅速淪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民間稱其為“鐵打萊州紙糊登州”。
值得一提的是,安公並不是單純的躲在萊州。 據《葉縣紀事》記載,在萊州保衛戰期間,他充分發揮醫特長,積極參與全市衛生防疫工作。 石仔:“寇懷來,軍民都感染了疫情。 (安)龔小心翼翼地調節,必須過上充實的生活。 ”
戰後,明朝天賞功英雄,安公也因上述功勞被封為“駐軍”。 駐軍是一項軍事職責。 安公出生於秀才,半路行醫,非常“巧”地從蓬萊遷徙到鄴縣,成為萊州保衛武官。 (本文作者:二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