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威力最大的核彈確實可以摧毀乙個省份,事實上,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當量核彈足以摧毀乙個國家,比如前蘇聯生產的代號為“沙皇炸彈”的核**。
二戰結束時,美國率先提出核武器,作為一種可以改變現代戰爭方式的新型核武器,一枚核武器足以對對手造成巨大的戰術傷害。 因此,美國擁有核武器後,包括蘇聯在內的世界大國在研發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當然也取得了許多技術突破。
上世紀60年代以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繼擁有了實力更強的新一代核**,但總體上,雙方仍能達到基本平衡。
因此,為了能夠爭奪霸權,兩國也開始在核電方面展開軍備競賽,這簡直就是看誰能擁有殺傷力最強、最大的核武器。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蘇聯提出了沙皇炸彈計畫,他們想開發一種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新型核**。
2024年7月10日,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命令著名核科學家薩哈羅夫率領科研團隊研製世界上最大的氫彈,赫魯雪夫對科研團隊的目標是實現這種核彈的當量1億噸。
研製這種史無前例的核武器,目的就是要製造出一枚能夠摧毀半個美國的核武器,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想到蘇聯的核武器,就讓美國害怕。 客觀地說,赫魯雪夫的計畫確實很瘋狂,但也很天才,如果能夠順利完成,確實可以有效加強蘇聯的戰略威懾能力。
接到訂單後,薩哈羅夫的科研團隊以超乎想象的開發速度實現了目標,他們在短短14週內研製出了代號為N602的新型氫彈。 這種能量達到了1億噸,這在當時的人類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當時的蘇聯科研團隊認為,如果真的使用這種**,很可能會對試驗場附近的生態環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因此最終決定將沙皇炸彈的核當量降低到原計畫的一半,即, 約5000萬噸。
但即使只有5000萬噸,沙皇炸彈的威力依然是美國在廣島使用的核武器的3800多倍,這仍然是乙個可怕的數字。 隨後,蘇聯高層派出一架Tu-95轟炸機駐紮在科拉半島的軍事基地,攜帶新的沙皇炸彈,在俄羅斯北極的新地島測試核爆炸。
2024年10月,Tu-95戰略轟炸機成功將沙皇炸彈運送到試驗場上空並引爆。 根據蘇聯公布的資料,沙皇炸彈**產生的火球半徑驚人,達到驚人的4600公尺,蘑菇雲寬40公里,高64公里。
沙皇炸彈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也非常大,就連芬蘭都能感受到核彈後的震撼,而且還將歐亞大陸向南推了9公釐,沙皇炸彈之後的大氣擾動也繞地球飛行了三圈。 像沙皇炸彈這樣的核**,真的可以輕易摧毀乙個省,而這還不是人類核**的上限。
因為從理論上講,世界各大強國都裝備和使用核聚變原理,其產量可以是無限的。 這主要是由於氫彈的設計和生產採用了分級設計的概念,並且該層中的這一階段可以無限增加。
現有的主流氫彈大多由兩個初級組成,即T-U構型的兩相炸彈。 “兩相炸彈”本質上是一種裂變炸彈,它在核武器的過程中起著觸發作用,並為自己提供核聚變所需的大量高能中子。
在二次變化的過程中,它可以無限制地串聯起來,從而引爆無數次級,理論上形成無限的能量迴圈,幾乎可以毫無上限地提高氫彈的當量,以加強第一力。 換句話說,我們甚至可以製造出可以炸毀整個地球的氫彈。
但是,這種**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必需的,因為即使可以生產出來,也很難投入實戰。 而且,在日常的維護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如果這麼乙個超大的核心**不小心,那麼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就太大了。
因此,即使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也從未考慮過生產當量特別大的核**,蘇聯當時搞的5000萬噸沙皇炸彈只是對美國的威懾性軍事實驗,蘇聯人並沒有真正大規模推廣和生產這種**。
目前已知並已在軍隊正式服役的最大核當量是中國於11月5在羅布泊的東風-1976洲際彈道飛彈上測試的單彈頭,當量為4百萬噸。
目前,中俄美三大國核武器的發展路徑是加強洲際彈道飛彈,加強多彈頭打擊能力,因為多彈頭打擊帶來的威懾力大於單彈頭。
無論核彈頭設計得有多大,核當量,最多只能對乙個中心城市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射程打擊。
然而,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不同,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可以同時對多個城市進行戰略核打擊,即使對手擁有完整的國土防禦網路,也很難有效攔截這樣的核打擊,因此配備多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的威懾力遠強於單彈頭飛彈。
雖然每枚副制導彈頭的當量沒有以前那麼大,但多枚彈頭同時對多個重要城市的殺傷力要比一枚彈頭強得多。
事實上,人類核武器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因為我們的核武器現在已經足以摧毀人類社會了,所以沒有必要繼續發展危害更大的核武器,也沒有這樣的對手需要人類研發更致命的武器,所以未來人類使用的核武器可能今天還在生產,不會再繼續下去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