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 錢
編輯 |袁思來
12月17日是萊特兄弟首次動力飛行120周年紀念日,2024年的這一天,他們成功駕駛了“飛行員1號”,在第四次試飛中,飛機在空中飛行了59秒,飛行了260公尺的距離,這也成為現代飛機發展的起點。
100年來,飛機為跨地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日常的旅程也從古人的遙遠想象變成了今天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部分。
但鮮為人知的是,“飛行汽車之父”格倫·柯蒂斯(Glenn Curtis)在萊特兄弟成功試飛後,於2024年通過飛機副翼的設計研製出“六月甲殼蟲”,飛行距離可達15公里,比萊特兄弟當年公開報道的飛行記錄要多得多。
後來,柯蒂斯也在2024年研製出一種名為“自動飛機”的飛行汽車,雖然這輛飛行汽車從未真正完成過在天空中的飛行練習,只在地面上完成了幾次彈跳,但它進一步為人類提供了飛機與汽車結合的完整概念。
在過去的100年裡,全球出現了3000多種“飛行汽車”設計,誕生了數十種原型,但由於技術不成熟等因素,它們從未迎來真正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飛行汽車只是在科幻電影的想象中,以一種酷炫而先進的“賽博朋克”風格出現。
近年來,隨著電池等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製造飛機所需新材料、飛行控制技術的進步以及政策的逐步完善,這種科幻想象一步步成為現實。
2024年,美國NASA發布了乙份研究報告,定義了UAM(城市空中交通)——大都市地區安全高效的有人或無人空中交通運營系統。 UAM將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圍繞這個系統,一輛飛行汽車作為主力飛行器高速演進,從實驗室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這種飛行汽車有自己的特殊名稱,EVTOL(電動垂直起降),即電動垂直起降飛機。 從外觀上看,evtol與多翼有些相似,但在技術路線、動力、起降方式、外形、功能用途等方面與飛機和無人機有明顯不同。
曾經的科幻汽車可能會在幾年後出現在城市上空。 它們將為人類在空間規劃、設計甚至城市生活中開啟另一種想象。
雖然目前evtol的受歡迎程度在汽車領域無法與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相提並論,但根據多份行業報告**,evtol的未來也是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摩根史坦利 2021 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到 2040 年和 2050 年,全球 UAM 市場將分別達到 1 萬億美元和 9 萬億美元。
中國銀行**也指出,EVTOL市場規模不應低於汽車市場規模,首先,空氣立體空間遠大於地面,出行能力更高其次,可實現共享出行、貨運、短途航空等多種場景最後,預計擁堵程度和出行時間會更低,人們使用空中汽車的習慣很容易形成。
evtol大規模多場景應用的前景,離不開技術路線的完善。 目前,行業仍處於研究和測試階段,國內常見的EVTOL有三類:復合翼、多旋翼和傾轉旋翼。 據硬氪了解,國內廠商普遍認為傾轉旋翼機是當前EVTOL領域效率最高、技術難度最高的機型,是重點突破的主要方向,也是未來低空運輸的主機型。
在技術路線的指導下,與飛機相比,evtol的垂直起降模式不需要跑道滑行輔助,也不需要大型機場,設想為低空地區提供點對點服務與第一款車型相比,EVTOL雖然也是垂直起降,但第一款車型體積更大、價格昂貴、噪音大,並且需要一定的停機坪面積與無人機相比,EVTOL的主要功能是載人和載物,而且模型比無人機大得多,對轉子、電池等部件的要求也更高。
此外,evtol 與可以運載人員和貨物(如飛機)的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其電力驅動。 聯想創投石晨星也在2023未來空中交通國際論壇上分享,航空電氣化首先帶來了兩個核心變化和優勢:安全性的顯著提公升和安全性的顯著降低。 航空電氣化將航空事故的概率從百萬分之一降低到十億分之一,將安全性提高了兩到三個數量級。 航空旅行的成本也降低了 10 到 100 倍,使人們更容易負擔得起。 這兩個變化將導致航空電氣化市場的更大增長。
這是evtol最顯著的優勢之一。 華宇鮮祥創始人白志良告訴硬氪,evtol行業商業化成功的前景主要得益於其生產製造成本的降低,可以降低到傳統平均水平的1 3以下,使用成本可以降低到接近1 10以下, 這無疑是eVTOL作為未來載人應用的關鍵點。
乙個積極的跡象是,今年以來,國內外eVTOL產業一直在高速前進。
今年 6 月,EvtoL 開發商 Wisk Aero 成為波音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7月,谷歌創始人拉里。 由佩奇投資的EVTOL飛機創新者Opener已啟動其首個客戶飛行**,其主要產品Blackfly現已進入小規模生產階段今年8月,馬斯克旗下SpaceX投資的飛行汽車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已收到2500份預訂單,其中2100份來自個人,400份來自企業,其Model A飛行汽車此前已獲得合法飛行許可,售價30萬美元,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正式生產並開始交付。
在國內,一方面,融資市場的火熱面印證了行業的發展,雖然目前玩家處於種子輪到A輪的早期階段,但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世科技、零重力飛機工業、沃飛長控等在內的多家evtol公司宣布完成融資, eVTOL行業整體融資額超過100億美元。
不過,孔雀IBA大中華區銷售總監龔鵬在2024年空交大會分享會上也指出,目前市場仍缺乏一定的訂單,現金儲備對EvtoL產品的成功至關重要。 預計evtol行業還需要5到10年才能進入成熟和規模化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玩家在探索技術的同時,也在爭取適航認證和後續產品落地。
今年10月13日,億航智慧型EH216-S無人駕駛飛機系統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 小鵬汽車和世科技的適航認證申請也被受理。
零重力飛機產業創始人李一恆告訴Hard Krypton:“如果有人駕駛飛機未來想要進入市場,第一步是獲得民航局對飛機的批准,也就是拿到TC證書。 ”
但同時,也不能忽視的是,自2024年evtol在中國大幅起步以來,也受益於**鏈條的完善、政策支援等周邊因素。
零重力飛機產業創始人李一恆告訴硬氪,在2024年之前,全球其他玩家更多處於探索的早期階段,而2024年是乙個巨大的拐點,有一批一流的商家可以滿足電機和電池的技術引數,市場無法滿足之前產品定義的需求, 這也取決於2024年以後的國家政策,從上到下逐步完善。
至於未來何時迎來拐點,多位受訪者告訴Hard Krypton,雖然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實現試飛,但除了產業鏈,法規、運輸體系等其他領域基本還處於空白階段。
eVTOL大規模落地和商業化使用的前景不容忽視,但也伴隨著大規模的資本投入和反覆試驗。 在短期內難以看到結果的賽道上,理想主義者不一定能活下來,最終只有少數踩在關鍵轉折點上的有遠見的人才能活下來。
參考資料: [1]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中國辦公室:2024年未來空中交通國際論壇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