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範疇,是商品價值的乙個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為突出而緊迫的問題。
優勝劣汰是現代企業競爭的基本規律,企業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必須採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以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進行生產經營,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降低成本已成為企業管理永恆的主題。
降低成本的意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出,產品的價值由三部分組成,即生產中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勞動者為自己的勞動創造的價值、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 產品的成本是前兩部分價值的總和。
因此,從理論上講,產品的成本是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已經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用貨幣表示,與勞動者創造的價值等於其勞動工資的總和。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企業生存和發展,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1、降低產品成本是企業擴大再生產的基礎。 只有在扣除產品成本,補償其他人工費用後,剩餘的資金才能用於企業的擴張和再生產。 如果公司產品成本過高,公司的收入被產品成本和其他費用所抵消,企業就無法擴大再生產。
2、降低產品成本是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 產品成本是乙個綜合指標,通過對產品成本的經濟核算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原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經濟,產品產量的增減、產品產量的增減等。 這些都可以反映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提高。
3、降低產品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企業只有不斷降低產品成本,節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徑現代企業任何一種產品從設計到盈利的成本,並不侷限於製造階段的成本,而是貫穿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整個成本。 這個過程不僅包括產品的生產過程,還包括產品開發設計、產品銷售的全過程。
(1)在設計階段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
一般來說,現代企業提公升產品價值有五種途徑:一是完善功能、降低成本;二是功能不變,成本降低三是成本不變,功能提公升第四,功能略有下降,但成本大大降低第五,成本略高,但功能大大提高。
因此,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需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充分對比,優化工程設計,對方案實施科學決策,使設計專案的產品質量,即產品的最終價值,體現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
在開發和設計新產品時,除了材料的成本外,還需要考慮材料的應用是否會導致其他方面的成本增加。 例如,所使用的材料是否易於採購、儲存、組裝和運輸。
事實上,在設計新產品時,如果研發人員沒有綜合考慮,他們往往不得不在整改過程中臨時新增某些材料或增加組裝難度,以解決其某些缺陷。 這些臨時新增的材料不僅會增加材料的成本,還會增加生產過程中裝配的複雜性,間接影響批量生產的效率,也容易造成相關材料、輔助材料等的消耗大幅增加,這些額外的成本往往遠遠大於其表面的成本。
新產品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大量推向市場,最大的原因是它們不能一次性滿足設計要求,並且經常需要多次重新設計和重新測試。 假設某公司估計每個設計誤差的成本為2000元,如果每個新產品在新產品開發設計投入生產前平均需要修改的次數為5次,每年引進開發10個新專案,則誤差成本為***元。
從這個簡單的計算可以看出,每一次修改,在交付正常生產之前,勢必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材料、人工、效率等的浪費)。 重新設計產品以減少錯誤的時間延遲將導致產品延遲上市,而由於錯失機會而造成的銷售損失將是可悲的。 因此,研發設計師的開發和設計應盡量在不影響成本和效能的情況下提高設計的成功率。
(2)製造階段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
產品是原材料經過加工而成,原材料採購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 採購成本的控制約佔整個過程的20%-30%。 企業必須對原材料的採購**、採購合同、採購數量和質量要求有充分的控制權。 降低材料採購成本主要有兩種措施:
1)比價採購。對消耗量大的材料實行公開招標制度,使最優秀的商家在單位所用材料的質量和質量方面公開、合理競爭。 這種方法不僅有利於降低材料的採購成本,而且提高了採購材料的質量。
2)執行目標採購價格。比價採購是針對構成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其使用量大,且材料豐富,但並非所有材料都可以採用比較價格的方法,對於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和外購的零部件,可以執行目標採購價格。
目標採購價格是將單位根據產品設計理念和目標成本所需材料的資訊傳達給最好的企業和外部利益相關者,尋求他們的合作,並要求他們圍繞自己的目標設計出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質量。
製造乙個產品,雖然設計優化,採購質優價廉的原材料和外購零部件,但製造過程中對產品成本的控制不容忽視,這佔整個目標成本控制份額的20%-30%。 控制成本的專案有:原輔材料配額消耗控制、工藝定額控制、期期費用控制、產品餘額控制、產品廢品率控制。 在實施控制工程的過程中,應把握好以下兩點:
1)將成本控制細分為個人。目標成本通過目標銷售價格和目標利潤強制執行。 目標成本必須細分細化到每個部門和每個人,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這是根據成本專案和各部門、崗位的不同職能,將成本劃分為幾種不同型別的成本組,使每個成本專案都有負責部門和負責人。
在成本細分過程中,成本控制的重點應放在主要部門,如原材料的節約和利用作為製造部門的重點。 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產品廢品率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在勞動力方面,要分別計算配額人員和非配額人員,配額人員根據產出和工作量計算工資,非配額人員用基本工資、責任工資和獎金來計算工資,其中工資和獎金與產出效率掛鉤。
工資的計算原則不僅在目標成本範圍內,而且要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在輔助成本方面,主要集中在可控專案上,如合理安排用電時間、採用節電創新技術等。
(二)建立有效的監測和保障措施。在量化控制產品成本細分到個人後,必須建立有效的監控和保障措施,以確保目標成本的順利實施。
首先,要加強目標成本的責任管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轉變企業內部的經營機制。
二是加強目標成本核算管理,設立財務部作為核算中心,做好核算工作,按月公布目標成本控制情況。
三是加強目標成本考核管理,建立以企業管理部門為軸心的縱橫管理體系,完善目標成本考核監控網路,確保目標成本正常執行。
(3)銷售階段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市場的需求瞬息萬變。 在產品銷售階段,降低成本的首要任務是消除大量庫存給企業帶來的弊端。
企業庫存占用資金量大,使得企業難以擁有周資金,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庫存越大,庫存成本越高,倉儲費也越高庫存時間越長,損壞和霉變越嚴重,會增加產品成本,嚴重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正在加快,很多產品都面臨著被換代的風險。 因此,減少庫存甚至實現零庫存已成為每個企業關注的問題,應盡快解決。
零庫存並不意味著沒有庫存,所謂零庫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等)在採購、生產、銷售、配送等業務環節,不是以倉庫入庫的形式,而是處於周轉狀態。 因此,實現零庫存的重點是優化**鏈。
從採購、運輸、加工製造、配送到最後交付給客戶的過程,都被視為一條環環相扣的鏈條,是第一條鏈。 它包括在產品到達客戶之前參與產品生產、分銷和銷售的所有公司和企業。
鏈條的優化目標是將客戶需要的合格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數量送到指定的地方,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總成本,實現零庫存。
現代企業需要不斷尋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徑,努力從根本上控制成本攀公升,比如全面質量控制,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幾乎所有的維修成本和其他不合格產品造成的成本,就是要用成本控制的思路從管理的角度探索降低成本的潛力, 將事前調整與事後調整相結合,避免不必要的成本,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降低成本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
2、樹立企業生產成本管理的戰略理念;
3、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4、掌握產品質量與產品成本的相對平衡;
5、改革創新生產部管理環境;
6、實行全成本管理、全過程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
生產成本又稱製造成本,是生產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支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生產成本的構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降低成本的方法
1.談判。 談判是買賣雙方為了各自的目標達成協議的過程,這也是採購人員應該具備的技能。 談判不侷限於第乙個方面,也適用於一些具體需求,使用談判方式通常可以預期減少**3-5%。 如果要實現更大的減排,則需要使用成本分析、價值分析和價值工程(VAVE)等方法。
2.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法是一種成本管理過程,用於降低新產品規劃和設計階段的總成本,並消除新產品的不確定性。 它通過在組裝或設計元件之前確定有競爭力的銷售率**來減去目標成本,然後確定確保公司持續盈利所需的目標利潤。 對最終產品進行細分,並分配每個零件的成本比例,以便採購商和供應商相互了解,並緊密合作,在正確的成本基礎上設計零件。
3. 早期業務參與,ESI。 早期業務參與是讓合作的業務夥伴參與到跨職能團隊中來開發新產品。 當企業主擁有一套效能規範時,它可以利用其專業知識和流程。 所謂效能規範,是指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必須滿足的一組條件。
4.促進採購。 隨著管理的權力下放,以及許多跨國公司正在積極建立或評估本地和海外業務,很明顯,採購職能已成為乙個分散的、非標準化的過程。 大量的訂單通常由一兩個商家分配,而不是一兩個。 因此,必須明確識別和協調各個部門、集團和地區使用的零件和服務,以便公司實現顯著的成本節約。
5、集團採購。 團購就是聚集很多有意向採購的企業,使採購數量達到一定水平,降低成本。 最近,對集團採購的關注催生了一種新的服務行業:第三方採購。 在這種方法下,乙個獨立的團體充當採購,它利用大量的採購來降低成本,同時也向成員收取少量服務費。
6.成本和成本分析。 對於專業採購來說,如果他們對自己採購的產品的成本分類沒有透徹的了解,就無法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產品,可能會錯失大幅降低成本的機會。
7.計畫採購。 採購計畫確保採購的零部件得到最佳供應商的認可,必須使用專業術語和行業標準。
8.標準化。 這種被廣泛接受的方法只是完全標準化程式的乙個方面。 它包括減少自定義數量或減少部件。 許多公司發現,與公司密切合作並了解他們的流程可以帶來額外的好處。 這 10 種方法沒有特別的順序,在成功的、正式的成本削減計畫中通常使用兩種以上的方法。
當然,採用的方法應取決於四個因素:購買的產品型別、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的階段、供應商的數量和年度支出。 成本和分析應適用於所有採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