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6:30上學引發爭議,家長和老師態度不一樣!
一年級從下午 6:30 開始嗎?家長發洩怒火,老師找藉口放棄,是誰的錯?
在四川,一名一年級學生的父親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兒子班主任的不滿。 他說,兒子剛上小學時,遇到了乙個非常凶狠的老師,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很生氣。 此外,老師還告訴兒子一大早就去上學,這是她無法接受的。 她再也忍無可忍,在班群裡公開批評老師。 在她看來,老師可以對學生嚴格要求,但不能以辛辣的方式,因為這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這位媽媽還分享了幾張班級群聊截圖來證明她的觀點。 班級群裡有55個人,她給群裡的老師發了一條微信,批評了以下幾點:
首先,她要求老師在講話中更加細膩。 她提到,她昨天已經提醒孩子不要上交作業。 此外,她建議老師要體諒住得遠的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因為他們可能不宜這麼早來。
這位媽媽還強調,在幼兒園,老師的態度很溫柔,但第一年變化太快,孩子很難適應。 她認為,老師應該更有耐心,能夠接納每個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在心理上受到負面影響。
班主任隨後澄清說,有兩個主要問題:
首先,孩子早上到得很晚,每天上學的路上都要複習前一天的學習情況,這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其次,孩子們往往不按時交作業。
老師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家長忙於工作,很難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孩子。 如果家長不方便和孩子溝通,老師不和家長溝通是很正常的,順其自然也是很正常的。
對此,家長堅持自己的立場,說兒子雖然做完了作業,只是不小心忘了帶。 提出了乙個具體問題:如果乙個人早上 6:30 離開,早上 6:45 到達學校,班主任是否已經在學校?如果是這樣,那麼他會在 6 歲時及時到達學校30 到達學校。
任何理智的人都會發現,父母試圖在這個問題上推卸責任,將沒有把家庭作業帶到學校的其他因素歸咎於其他因素。 如果孩子一進學就忘記帶作業,只能說明家長沒有充分提醒他,需要更多的重視來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當出現問題時,僅僅記住它是不夠的。
學校的時間表到底是什麼?
班主任解釋說,她自己每天早上7點到學校。 相反,孩子只能乘坐公共汽車上學,大約需要 15 分鐘,第一班公共汽車在早上 6:30 出發。 但是,如果她乘坐這輛公共汽車,她會提前到達學校,如果她乘坐下一班公共汽車,她會遲到。
面對家長態度惡劣、推卸責任,班主任甚至在班群裡公開道歉!
班主任說,已經提醒學生早點來學校,並答應這樣做。 但是,班主任在不了解學生家庭具體情況的情況下,對到達時間提出了一般要求。
隨後,女校長向家長道歉,承認自己可能犯了錯誤,希望家長能原諒。 她還鄭重承諾將改正自己的錯誤,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以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這句道歉,讓班組的氣氛變得很奇怪,尤其是那群很久沒見的一年級學生家長了。 老師的回答似乎有點相似"棄權",並且沒有對學生提出任何要求。
但出乎意料的是,父母的回答很簡短"是的"。班主任再次強調,希望家長多關心孩子,7:30的閱讀複習時間不會改變。
面對老師的回答和誠懇的道歉,家長們無奈的表示,他們有三個孩子,都在上小學和中學,希望老師能多理解一些,並承諾下次會選擇下午6:30送孩子上學。
那麼,究竟是什麼問題的責任呢?
顯然,這所學校可能位於農村或郊區,學生只能乘坐普通校車,如果沒有人接他們,就很難上學。
客觀上,父母面臨著照顧三個孩子的沉重負擔,無法照顧每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導致家庭作業和習慣等問題。 但是,如果家長經常推卸責任,沒有真正解決孩子在家教育的問題,將來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作為一名教師,組織學生早讀早複習,從一開始就是乙個很好的舉措。 然而,學生的家庭情況差異很大,所有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很難保持相同的水平。 因此,只能降低對少數學生的要求。
至於"軟"不"軟"我認為小學老師很難表現出問題"軟"邊。 在外地工作的人很清楚,乙個班級有五六十名學生,而一年級學生在紀律和服從方面都比較差,為了維持秩序,通常需要以更有力的方式進行交流。 雖然適合日常使用"喊"這將成為常態,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師對孩子有惡意,只是在這種情況下不採取強硬措施是行不通的。
因此,這就引出了家校溝通的實際問題,這也是一線教師經常面臨的挑戰。 由於學生和家庭人數眾多,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教師必須學會冷靜。
對早期閱讀和所謂複習的要求,特別是對那些在校期上有困難的孩子,可以適度放寬,尤其是在低年級,只要不耽誤主課的學習,就沒有必要過分強調課程的這些方面, 由於內容量相對較少。
但是,我個人不贊成家長在班級中公開反對老師。 這只會使衝突複雜化,讓每個人都感到尷尬。 類似的問題更適合通過私下交流來解決,更有利於消除誤解,解決問題。 你覺得怎麼樣?
本文作者無意針對或暗指任何國家、政治制度、組織、種族或個人。 以上並不意味著作者認可本文所包含的法律、規則、觀點、行為或對其真實性負責。 本文作者對因上述內容或任何相關問題引起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也不承擔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