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崑山(右一)向遊客介紹沙坡圍的變化。
農曆元年即將到來。 這些天,林崑山正忙著設計年賀卡,計畫列印出來郵寄給去過夏崗朝宗宮的朋友。 “這裡是海港城市的搖籃,它隱藏著......許多人的懷舊之情林崑山說。
說到對霞崗文化的研究與傳承,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老專家。 林崑山40歲出頭,戴著眼鏡,喜歡說閩南語。 從2024年開始,林崑山就開始在朝宗宮做志願者,志願接待了不少台港澳僑胞為了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他還閱讀了許多關於閩南歷史文化的書籍,倡導開設“玉沙坡論壇”,撰寫並出版了數百篇相關手稿。
挖掘史料,撰寫文章數百篇。
林崑山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從小就住在美人宮一帶。 巷子裡,鄰居們泡茶、聊仙的場景,以及經常舉辦的民俗活動,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了他對閩南文化的興趣。
2024年,林崑山與夏崗的一位老居民聊天時,無意中得知潮宗宮裡有一塊皇家牌匾。 然而,朝宗宮曾多次廢棄,原匾已不見蹤影,相關史料也不夠詳細。
為了查明這段歷史,林崑山先後查閱了《廈門志》和《清史文集》,還聯絡了中國第一史檔案館等單位。 “這塊牌匾是乾隆五十二年皇帝賜的,上面寫著'天瀾易貞'這幾個字。 由於古代交通不便,到了邊島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年的年初了。 林崑山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驗證,他終於寫出了2000多字的研究交流稿,發表在相關期刊上。
後來,這塊牌匾被複製並“重新懸掛”在朝宗宮中。 據史料記載,清康乾年間100年,大陸到台灣唯一的渡口,就是在朝宗宮前的護岸上設立的。 所有**、商人、百姓在渡海前都需要到朝宗宮備案。 林崑山表示,作為兩岸交流的重要港口,重拾這塊牌匾背後的故事,對於人們了解廈門、香港文化、保留城市記憶具有重要價值。
截至目前,林崑山已收集了兩份廈門、香港有關的剪報,以及一批文史資料撰寫了300多篇與民俗文化相關的文章。 “每當學生、學者和外國友人來蒐集資料時,我都會向他們介紹廈門和香港的歷史。 只有講好廈門和香港的故事,大家才能更多地了解廈門。 他說。
再現傳統民俗活動。
這不僅僅是研究廈門和香港的文化。 林崑山還在想著如何傳承下去,留住懷舊之情。
朝宗宮所在的地方,在古代也被稱為“玉沙坡”。 2024年,在林崑山的牽線搭橋下,“玉沙坡論壇”應運而生。 活動第一階段,廈門文史專家彭藝婉以“江元舒的兩岸關係”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當時,遠在印尼耶加達的中國人王猛在朋友圈看到這個訊息,連忙寫信告訴他多麼想念家鄉:“我想回家看看,回廈門,回沙坡圍看看......”“活動的第二階段,我們特意安排了王萌來廈門的時間。 林崑山回憶說,她帶著兩個孩子重溫了夏崗的生活和文化印記。
春節前,下崗社群居民、台灣同胞、留學生齊聚沙坡尾舞台,用雕刻刀雕刻水仙花,拿起毛筆寫下“福”字。中秋節期間,來自美國、捷克、義大利、俄羅斯、荷蘭、南非等國家的外國人聆聽了中秋節的起源,並參與了蛋糕七夕節期間,兩岸青年頭戴冠帽、冠服,體驗非遺民俗......的“七娘馬是16歲”。林崑山為舉辦這些活動下了很大功夫,“我會研究資料,請教文史專家,然後結合現狀,設定活動內容,邀請參加者。 ”
曾經有人問我:你是乙個年輕人,為什麼要研究這些老人感興趣的歷史文化?林崑山說,回顧自己多年的經歷,他從中找到了意義——“讓更多人了解廈門港的歷史和民俗文化,為中國同胞架起一座留住鄉愁的橋梁,吸引更多的國際友人愛上綠島。 ”
他在文學史專家眼中:
熱衷於推廣當地文化。
因為對閩南文化的熱愛,林崑山和我市的很多文史專家交流過,彭藝婉就是其中之一。 “前段時間,他的母親生病了,他一邊照顧她,一邊利用休息時間製作剪報。 林崑山既是乙個熱衷於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也是乙個孝子。 彭藝婉說,這個年輕人經常來問問題;他還將幫助收集和購買他在進行自己的文學和歷史研究時需要的書籍。 林崑山雖然不是文史專業的研究者,但業餘之餘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宣傳和推廣地方文化上,用文化懷舊之情,串起臺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為祖國的友誼。
名片。 林崑山。
2024年出生於廈門,廈門外都集團員工,廈崗朝宗宮志願者。
文/文:廈門**記者羅子巨集、廈門**記者張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