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一資源和基礎戰略支撐。 綜合國力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才的較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人才隊伍快速壯大,人才素質顯著提高,人才比較優勢穩步增強。 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仍具有人口總規模的優勢,特別是全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正處於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關鍵階段。
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體系。
人才紅利是指人才規模的增長和充分利用等量以上簡單勞動投入所取得的經濟效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復興、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對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引進和使用作出重大部署。 2024年,《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印發,這是我國首個一級印發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綜合性檔案。 隨後,國家相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政策,打破人才流動、使用、作用方面的體制和制度障礙,使人才紅利得以持續釋放。 2021**人才工作大會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一系列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構建了系統全面、自上而下的人才引進和教育政策體系,推動我國形成了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體系。
通過改革,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 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能否充分釋放,關鍵在於體制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為目標,推進科技人才政策體系建設。 在科技人才教育培養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強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深化科教融合、產教融合。 例如,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強調學科專業建設要適應產業轉型公升級。 在科技人才使用和開發方面,圍繞科技計畫管理改革和優化科技專案組織實施,實施人才科研專案一攬子資助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援和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承擔重大科技專案。技術任務,完善收入分配機制,切實增加科研人員收入。在科技人才評價激勵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優化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和優化科技專案經費管理,深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才分類評價改革,實施專業“揭領頭人”“賽馬”等制度科技專案,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激發其創新創業熱情。
破除體制和制度壁壘,促進人才暢通有序流動。 針對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城鄉分割、區域市場分割等問題,同向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促進人才暢通有序流動,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一是鼓勵和引導人才流向困難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共青團等部門推進“三支一扶”計畫、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等專案,引導各類人才向欠發達地區流動。 二是深化區域人才交流與發展合作。 為打破阻礙人才跨區域流動的不合理壁壘,完善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快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人才發展一體化程序,統一人才標準。
1、資訊共享,促進評價結果互認。 三是完善人才流動服務體系。 為解決人才流動服務供給不足、資訊流通不暢等問題,出台了支援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通過編制急需人才目錄,建立一體化人才流動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優化人才流動政策環境。
持續加大對海外高階人才引進的支援力度。 當今世界,圍繞科技制高點和高階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了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逐步從全球最大的人才外流國轉變為人才回流大國,正在成為創新人才高度集中、創新要素高度融合的全球人才高地, 以及高度活躍的創新活動。一是完善人才來華出入境居留便利化。 例如,為方便科研人員出入境,河套地區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前期採取“一線出入境高度便利”的通關模式,後期條件成熟時, 與香港探討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留政策。二是促進人才創業就業。 中國實施對留學生回國創業的支援計畫,鼓勵各地探索建立返鄉青年習實用基地。 例如,海南保稅港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在引進使用國際人才、培養考核、工作居住、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放寬專業人才執業條件。 中國重點開放平台實行合格境外專業資格認定名單制度,海南保稅港認可219家,南沙146家,前海20家。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創新治理模式,研究在前海合作區工作和居住的港澳和外國人參與前海地區治理的方式,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外人士在前海合作區法定機構任職。 2024年,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推進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等地外國人才認定標準試點工作,支援進一步擴大外國高階人才(A類)和外國專業人才(B類)認定範圍。
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才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也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人才總量快速增長,高素質人才數量顯著增加,人才使用效率持續提高,人才輸出水平穩步提公升。
一是人才隊伍快速壯大。 目前,我國黨政、企業管理、專業技術、高技能、農村實用型人才等各類人力資源共計2人2億人。 研發人員總數從2024年的325萬人年增加到2024年的600多萬人年,連續多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截至2024年底,全國高技能人才數量突破6000萬人,佔技能人才的30%。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2024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2024年美國入選2669人,中國大陸入選1275人,位居全球第二。 2018-2024年,中國高被引研究人員數量佔7人9% 至 179%,美國佔433% 至 375%。部分領域領軍人才數量位居全球第一,根據阿里研究院《2024年全球數字技術發展研究——科技人才後備力量研究報告》,我國數字技術人才總數已達12人80,000 人,佔全球總數的 17%,是 1日本的5倍、8倍。3次。
二是國際人才吸引力顯著增強。 隨著基礎研究投入機制、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的逐步完善,我國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匯聚加速。 根據全球化智庫發布的《全球人才流動趨勢與發展報告(2022)》,中國人才競爭力指數位居全球第8位,世界人才中心正在從歐美向亞洲擴散。 根據上海科學院調查資料,2024年,北京市高層次科學家總數位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2012-2024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別有所增加5%。中國已成為留學的主要目的地,相關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排名世界第一。
3. 亞洲最大的來華留學目的地,得到大多數國際學生的認可。
三是人才輸出水平穩步提公升。 人才是創新的基礎,隨著人才工作的不斷推進,人才效率的有效發揮,為我國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人才產量和質量同步提高。 世界智財權組織發布的資料顯示,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從2024年的第34位上公升到2024年的第12位,全球科技創新集群100強數量首次躍公升至全球第一位。 國家智財權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項4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9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已達480項5萬件,牢固確立了智財權大國的地位。
四是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人才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促進了人才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 《全球人才流動趨勢與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人才環境指標排名第二。 近年來,我國在研究和試驗開發方面的投入保持了較快增長,為人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創造了良好條件。 2024年中國研發投入將達到308萬億元,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投資總額位居全球第二輸入強度從 1 開始2024年增至2%54%,高於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 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長三角地區示範引領作用突出,廣東、江蘇、北京、浙江等地已投入研發2000多億元,北京投資強度達683%。
我國已經擁有規模化、高質量、結構不斷優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隊伍,但人才供給與行業需求不匹配,人才政策精準程度不高,結構性、制度性人才紅利釋放不足。 由於高校專業設定滯後於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變化,部分專業畢業生就業出現“內捲化”現象,積體電路、電子資訊領域高階複合型人才匱乏。 截至2024年底,我國高技能人才數量約佔就業總人數的8%。 據《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統計,到2024年,全國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近3000萬人。 此外,人才評價只為一流、只專業職稱的問題依然存在,重量輕質、短利益重長效效應的現象尚未消除,人才輸出效率不高。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新興產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仍然不足,頂尖人才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地正處於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不同階段。 受人口分散、生活成本上公升、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2024年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減少,但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加。 在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深港廣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蘇州集群佔據三席。 近年來,東北地區面臨人口持續外流、人才儲備不足的壓力,重點高校2022屆畢業生本地就業比例不高,機械、輕工等傳統主導產業專業技術人員流失較為嚴重,高科技中小企業高層次人才與實用技術人才缺口較大。
發達國家在收穫人才紅利方面的經驗。
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通過就業移民、簽發居留許可、優惠待遇等方式吸引外國人才,同時也通過發展高水平職業教育、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充分釋放人才紅利。
加強海外高階人才引進。 美國等發達國家歷來重視高階人才的引進,通過簡化移民手續、提高審批效率等方式,強化先發優勢,吸引全球高階人才,包括前沿科技、產業轉化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技術人才和創業人才。 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不斷修訂移民法,建立靈活的技術移民制度,給予非美國專業人士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開闢了從工作居留到永久居留的轉換通道,吸引了眾多外國科技和專業人才,為美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為了彌補高技能人才的不足,歐盟於2024年出台了藍卡制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人才移民到歐盟工作。
大力發展高水平職業教育。 發達的職業教育體系為發達國家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各國的職業教育制度各不相同,但校企合作一般以法律的形式得到強調和規範。 德國的“雙元制”模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職業教育模式之一,有效促進了校企合作,形成了以企業習為核心、校習為輔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培訓體系,直接為企業輸送大量技能人才。 為了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德國成立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培訓聯盟和計畫,以降低企業培訓成本。 近年來,主要發達國家高度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更加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 2024年,英國發布《產業戰略:建設適合未來》,提出建立與高等教育體系相當的技術教育體系,並計畫投資17億英鎊用於建立地區技術學院和實施新的國家再培訓計畫。 2024年,美國發布“美國學徒制擴充套件任務”,聯邦**從學歷和資歷兩方面吸引企業引入學徒制。
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科技實力雄厚的國家普遍重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大發達國家以立法的形式打通了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通道。 例如,美國頒布了《貝多爾法案》,明確了美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獲得的技術成果與聯邦資金的歸屬,解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成果無法順利商業化的問題英國設立了科學創業挑戰賽**、高等教育創新**等,促進高等教育領域的創新創業。 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確定了系統內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的分配比例,將發明人和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率,催生了一批世界領先的新興產業。
積極吸引國內人才回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特別是技術人才的流動加速,各國紛紛出台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德國、法國等國家通過提供高階職位、設立激勵措施等方式吸引國內人才回流,以色列推出“卓越計畫”、南韓推出“智力回流計畫”等,都是為本國海外人才吸引人才引進計畫,不僅為回國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 同時也為子女的教育、家庭就業提供保障。同時,主要發達國家更加注重為人才回流提供良好的平台,繼續加大對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實驗室儀器裝置更新的支援力度,利用先進的科技基礎設施和國際頂尖的科研機構吸引和留住人才。
加快塑造新時代人才紅利。
人力資源是中國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和顯著優勢。 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力資源規模最大、最齊全的國家,研發人員總數居世界首位,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才紅利新優勢正在顯現。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代要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質素質,加快塑造人才紅利。
一是著力提公升人才供需銜接水平,釋放結構性紅利。 加強供需聯動,提高人才利用率,把社會需求和畢業生就業作為高校學科專業設定、布局調整和招生培養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深化校企聯動、產教融合, 以及校地合作。推動校企聯盟發展,建立就業與招生培訓聯動機制,通過聯合攻關專案、聯合設計課程和教學模式、建立新專案、新建學院等方式,培養行業急需的人才。 推進職業教育新經費,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高水平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 研究繪製產教銜接譜圖,促進職業教育相互融合,完善職業教育高考制度,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 引導和創新校企合作機制,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國家級和行業職業教育集團,推動實質性經營。 推進產教融合城市和企業培訓基地建設,推行現代學徒制和新型企業學徒制,加強職業培訓,壯大技能人才隊伍。 引導高校在職稱晉公升、績效考核、聘任、專案完成、人才評價等方面更加注重專利質量和轉化應用等指標。 探索提高科研人員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收入分配中的報酬,通過賦能大力支援科研人員開展自主創新創業。
二是發掘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釋放制度紅利。 構建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服務環境,支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動力源地區完善高階人才和專業人才工作、科研和交流的各項政策,完善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制度,探索建立技術移民制度, 研究根據自身發展情況等有關事項,制定省、市兩級的選拔標準。細化和豐富海外人才簽證類別,探索設立創新創業簽證,鼓勵和引導優秀外國留學生來華工作創業。 探索建立高階國際人才社群,形成與國際接軌的人才人壽保障服務新正規化,完善社群內國際學校、國際醫療機構的生活設施。
三是持續加強跨區域人才合作,通過改革釋放更多紅利。 通過產業公升級、環境改善促進人才培養和回流,支援中西部地區全面提公升傳統優勢產業現代化水平,重點培育新一代資訊科技、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高階裝備等領域新支柱產業。 同時,研究在中西部地區建立新的國家級產業轉移示範區,引導勞動技術密集型產業首先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通過產業轉移促進人才跨區域流動,加大對口扶持方面的人才合作力度, 對口援助和對口合作規劃布局一批具有專業性和區域特色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跨區域科技人才交流,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東西部合作,助力產業技術公升級和研發平台建設。 在東北地區進一步培育壯大半導體裝備、航空航天、工業機械人、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推動能源、化工、食品、輕工等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 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支援、鼓勵和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努力營造人才發展良好生態環境。 深入實施“三區”人才扶持計畫,因地制宜實施“三扶一扶”、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等計畫,在農村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文人才等常態化服務機制。
本文**:經濟** 作者: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土地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作者:盧偉、李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