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佔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數位化浪潮下,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加速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適應數智化時代發展要求,企業加快數智化轉型。
然而,由於產融融合程度低,相關問題給企業數智化轉型帶來了諸多困難和痛點。 企業要想全面實現數智化轉型,需要分析問題根源,打破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壁壘,深化資料治理,不斷公升級迭代管理模式和系統,實現業務與財務的深度融合。
企業正處於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的過程中
產融融合的四大痛點五大原因
總體來看,在企業數智化轉型過程中,工融融合主要面臨四大典型痛點:
痛點。
1.資料不準確。
業務與財務之間的資料資訊相互分離,大量資訊需要重覆記錄,資料之間沒有連線,導致資料呈現結果不準確。
痛點。
二是資料不及時。
由於業務與財務分離,財務部門在獲取業務資訊方面滯後,財務月結時間被迫延遲,財務報告遲發,管理層沒有及時獲取有效資料,導致錯失最佳決策機會。
痛點。
3.資料不一致。
業務資料與財務資料相互隔離,資料標準不統一,資料路徑不一致,業務與財務資料無法有效對接,導致業務與財務高效協同。
痛點。
四是資料利用率低。
企業積累了大量的業務和財務資料,但各類資料相互分離,無法有效整合成有用的決策資料,無法形成資料資產。 資料不能有效連線,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不能對未來做出很好的預測,難以充分發揮資料的價值。
究其原因,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產融融合痛點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1.缺乏對數智化的整體頂層規劃。
由於企業缺乏頂層規劃設計,往往導致業務和財務流程出現斷點,制度建設缺乏前瞻性。 因此,開展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規劃,設計頂層藍圖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商業和金融是分開的。
一方面,部門牆帶來的資訊孤島,使得財務管理難以延伸到業務端,無法對市場和業務資訊進行有效的分析和量化,從而賦能業務決策另一方面,由於缺乏財務管理的概念,業務部門在日常經濟活動中更注重業務指標的完成情況,往往忽視了收益、風險、價值增值等財務因素,導致整體效益的損失。
三是缺乏統一的資料標準。
資料治理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重點,缺乏統一的資料標準必然會導致系統間資料碎片化、業務與財務資料無法對接、資料口徑不一致、資料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
四是系統整合度低。
各業務系統之間沒有有效的整合,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之間沒有整合,流程斷點過多,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難以及時有效地控制風險。
五是財務組織和人員能力薄弱。
企業的數位化、智慧型化轉型需要有組織和人員的保障,突破業務和財務壁壘往往需要伴隨著組織變革。 在數智化新形勢下,傳統的人員工作模式與企業管理的高標準、嚴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員工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自己的數位化習能力和職業素養,以應對企業的快速轉型。
釋放六大價值
產融融合,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
企業應打破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壁壘,實現高度融合,業務場景的變化實時連線企業的財務管理協作,同時通過財務管理的智慧型化,賦能業務提公升產品和服務水平。
圖1:商業與金融融合的六大價值。
友情鏈結: 場景混合
資料是融合的基礎,鏈結是資料的脈絡。 在場景中拆解企業的業務,打通每個業務場景的流程斷點,實現業務與財務的無縫銜接,全面拉通資料。
高效:產業與金融的協同效應
實現從業務到財務的融合,使資訊和資料貫穿整個過程,必然需要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更緊密的協作,這將給企業的整體效率帶來質的提公升。
合一:數出一扇門
一方面,工融融合,實現了資料同源,即資料與業務場景一致,財務資料與業務資料一致,避免了資料錯誤,具有可追溯性另一方面實現資料的統一匯出,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發布不同口徑的資料內容,實現資料共享。
智慧:商業視角
通過統一的流程標準和數智化工具,實現業務和財務工作的智慧型化,全面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潛在風險,強化提前防控風險的能力。
賦能:戰略賦能
在業務與財務高度融合的情況下,有效利用企業資料,結合公司戰略和發展規劃,從整體預算、企業績效、成本控制、業務分析等管理機制,促進企業意識轉化,引導企業行為優化,創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見解:資料決策
產融融合必然會提公升企業的洞察力,通過數位化、智慧型化工具,以資料為驅動,為企業提供全面、多維度、多口徑的分析資料,幫助企業做出智慧型決策。
實現產融融合的八大重點舉措
圖2:實現商財融合的八項關鍵舉措。
具體到實現產融融合的路徑,有八項重點措施,即標準化、打破壁壘、建立機制、層級、構建體系、搭建中間平台、溝通資料、控制風險。
制定計畫
要實現融合,首先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制定頂層規劃,思考幾個問題:什麼是融合?和誰在一起?如何融化?企業應梳理診斷存在的問題和痛點,梳理現有流程,找出職責不明確的領域,找到存在的流程斷點,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制定符合企業的數智化規劃藍圖,作為工融融合的指引。
2. 打破壁壘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於業務發展多元化、企業層次較多、流程複雜等原因,縱下層級和橫向跨部門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分離,資訊不暢通,目標不同步,形成深深壁壘。 因此,企業必須打破原有的組織、系統、資料等方面的壁壘,才能談整合。
機制
產融融合是企業層面自上而下的驅動變革,隨著流程的梳理和破解壁壘,企業需要建立新的流程機制和管理體系,從制度和資源配置上落實和保障。
構建產融融合體系,關鍵是要以企業價值鏈為核心,全面梳理業務鏈,一方面關注鏈條中非增值環節和節點,剔除流程中非增值環節另一方面,要找出鏈中當前碎片化的程序和節點,在它們之間建立鏈結,避免斷點。
圖3:構建全價值鏈產融融合體系(示例)。
4. 分層調平
企業中不同的人員對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企業管理者希望實時動態視覺化整體業務狀態,資源協同和分配,風險可控,決策效率更高財務人員希望深入業務,將財務管控活動延伸到前端,實現財務的增值業務人員希望通過資料的賦能,更好地了解業務發展過程和所處的情況,能夠擁有更全面的視野和風險意識,從而挖掘更大的價值空間。 在整合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的層次,考慮不同的整合點。
構建系統
實現產融融合,需要平台化工具進行數位化、智慧型化落地。 一些企業可能已經建立了傳統的ERP等管理系統,提高了線上效率,實現了部分整合,但很難實現更深層次的業務和財務整合。 企業需要基於統一的新技術架構和新應用元件、新業務架構、資料架構,建立標準化的資料拉通業務場景應用,實現實時、敏捷、可操作、智慧型化。
圖4:工融融合數智化新架構公升級
6.走中間平台
中颱是企業級的能力復用平台,核心是從業務中獲取資料,用於業務。 中臺解決了三大痛點:前台與內部支撐的衝突、前台與後台的衝突、佔據山頂、重複建設的系統之間的衝突。 搭建中間平台是產融融合轉型公升級的載體,是通過體系建設實現融合的最佳途徑之一。
通過資料
在傳統的煙囪管理模式下,資料標準的制定缺乏統一性。
1、在整合過程中需要解決記錄維度不同、統計口徑不一致、傳輸時效不足、資料復用程度低等缺點。
管理風險
將風控從管理端延伸到業務端,事前、事中、事後進行管控與合規驗證,提供面向業務的分析和風險預警,規避風險,提高業務穩定性,創造更大可能。
用友持續推進會計創新
讓數智在更多企業成功
用友成立35年來,始終專注於資訊科技在企業和公共組織中的應用和服務。 金融不僅是用友35年前開始並專注的領域,也是客戶群最大、知識和經驗積累最多的領域。 從電算化會計、集中式財務管理,到財務共享服務,再到智慧型會計和價值金融,用友參與並推動了中國會計和財務進步的發展程序,持續引領全球財務管理軟體市場。
面向企業和公共機構的數智化領域,用友基於新型數智化技術,打造了企業服務產品群——用友BIP。 以專業、領先、高客戶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用友BIP已成為國內外眾多行業龍頭企業數智化建設的首選平台,被重要央媒譽為企業數智化的“大國武器”。
用友基於事項法的會計理論,構建了新一代智慧型會計系統——用友BIP智慧型財務。 用友BIP3事件會計是基於新一代行業數智架構的商財一體化解決方案產品,採用數位化建模和共享服務平台技術,應用側鏈結人力資源雲、**鏈雲、資產雲等BIP現場服務產品及各類第三方應用產品,通過中颱對業務事項進行定義和轉換, 構建包含業務資訊和財務資訊的事件條目,並提供資料服務支援。
圖5:用友的BIP會計結構。
用友BIP3事項會計,採用三層架構設計思路從業務事項(經濟活動的載體),到會計事務(業務事項的確認和計量),再到事件分錄(業務和財務資訊的詳細記錄),業務與財務、業務與管理解耦,資料由事件驅動。
1、實時滲透,真正達到產融融合的目的。
數智化時代,工融融合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必然產物。 用友將通過用友BIP的普及,服務於更多企業在商業和會計創新方面,幫助企業實現產融融合,讓數智化在更多企業成功,助力更多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