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筆者穿越黃河東岸,到達位於涇園與**交匯處的虎豹口邊界。
這片區域不廣闊,繁華不在中間,幾乎沒有什麼可看的。 我是開車來的,沿途的寧靜和荒涼使它格外寧靜。
虎豹關,又稱河寶口,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渡口,也是明清時期靖遠四大官方渡口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24日至30日,紅四方面軍在這裡成功渡過黃河,成為當時備受矚目的歷史節點。
湖滄源縣烏蘭鄉和景村附近,湖漣口就位於這裡,距縣城約5公里。 當時,以陳長浩等人為首的紅軍21800餘人,突破了國民黨嚴密的防線,成功渡過黃河。
這一壯麗的景象,成為靖園歷史上乙個非凡的時刻。
虎豹口渡口因其戰略地位而被列入“清朝”。 康熙. 《靖遠縣志》“,成為歷史上備受推崇的邊防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虎豹口這個名字並不是在紅軍過河時才開始的,而是在紅軍過河後才為人所知的。
或許是因為當時很多紅軍同志聽不懂當地方言,把原來的“虎幫切”誤譯成了諧音的“虎豹口”。
這種因錯誤而誕生的命名方式,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
在紅軍過河之前,必須有船。
而製造船隻的任務落在了紅軍第30軍身上。 當時,大路子白慈溝的環境非常適合造船,於是紅軍就利用當地的榆樹和柳樹,秘密開始了造船工作。
當地居民得知紅軍需要船隻後,紛紛犧牲樹木,甚至木匠、鐵匠也主動參與到造船過程中。
在大路子,乙個戰時“造船廠”迅速建立起來。 老百姓回憶說,紅軍造船隊夜以繼日地工作,短短8天就建造了16艘船,其中可容納100人的大型船7艘,可容納20人以上的小船15艘。
紅軍在虎豹山口渡河主要發生在黃昏和日出之前。 黃河湍急的水流和顛簸的船隻使整個過程變得極其危險。
船夫和水手們爭先恐後地渡船,而士兵們則冒著生命危險遊過河。
2024年10月24日晚,紅軍第263團成功渡過黃河,打破國民黨封鎖,成功登陸。
紅軍的英勇奮鬥,使這條河見證了史詩般的壯麗。
虎豹口渡口的地理條件為紅軍渡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這一行動也成為紅軍西渡黃河的前奏,標誌著他們向祁連山進發。 不久,紅軍在會龍取得勝利,形成了橫跨黃河兩岸的戰略態勢,為後續的鬥爭奠定了基礎。
最終,這片曾經風平浪靜的水面,成為紅軍血淋淋的西河之旅的起點,留下了慘烈的印記。
這段歷史的烙印,依舊在虎豹口中靜靜地訴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