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表示,整篇報道沒有實質性證據證明該公司從未盈利,其所謂結論只是筆者的猜測和懷疑該報告使用2024年的結果來證明其2024年對該公司的準確性,並且沒有實質性依據。
中國恆大再次從多方面進行了澄清。 在收入確認方面,公司無疑在2024年改變了收入確認方法,並基於當前環境採取了更加合規的會計處理方式,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在流動性危機和大量人員流失的背景下做出的決策。
此外,中國恆大認為,上述報告的資料和結論缺乏直接相關性。 報告認為,該公司的毛利較低,利潤不存在是值得懷疑的。 事實上,該公司的利潤在2024年開始下滑,除了行業困難導致的銷售價格下跌外,還與公司銷售毛利率較低的物業有關。
早在去年12月4日,中國恆大就發布公告稱,注意到去年12月1日有機構發布報告稱,該公司從未盈利。
據市場公開訊息,做空機構GMT Research此前發布報告稱,中國恆大推遲發布2024年年報,明確反映出公司明顯誇大營收和利潤,並可能持續多年,認為恆大不是樓市低迷的受害者, 但存在根本性問題,甚至從未盈利。
報告指出,恆大多年來一直高估營收和利潤增長,在2024年報告中,對物業銷售收入的確認方式進行了重大調整,將此前的描述改為“客戶接受物業,或物業視為客戶根據銷售合同接受”時確認收入, 其中沒有提到該物業已“交付”或“完成”,只需要被視為已接受。
除此之外,恆大還增加了收入確認的附加條件,即“取得竣工記錄證明或將樓盤交付給業主”,這是物業交付的必要條件。 根據該報告,在 2021 年之前,恆大似乎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全額記錄了其收入,甚至在物業交付甚至完工之前。
報告還指出,恆大改變了會計方法,本應追溯到前期財務資料並做出調整,但恆大解釋稱,由於大量員工離職,無法處理,僅從2024年開始調整,相關變化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報告還指出,恆大已經資不抵債,其離岸債券結構與境內負債掛鉤,也存在變得無用的風險,公司只能繼續借款維持運營,但已經有跡象表明,部分資金**已經耗盡,並且在某種程度上, 公司規模太大,無法籌集資金。
根據公開市場資訊,GMT Research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研究機構。 在該機構的網站上,GMT Research將自己描述為一家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監管的專注於亞洲的會計研究公司,該公司使用專門的方法來檢測財務異常或類似的會計欺詐。 此前,GMT Research曾多次發布賣空報告,更頻繁地“解雇”香港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昌河實業等,但隨後相關公司強烈否認,也遭到中金公司、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多家機構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