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先人蓋志坤.
利溪西域魚類(xiyuichthys lixiensis)。
分類位置:鎧甲魚亞綱 - 漢陽魚科 - 秀水魚科 - 西域魚科。
化石產地: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里溪鎮。
地層和年齡:志留紀Landovi Terech組,約438億年。
命名人及命名時間:單先仁等,2023。
黎溪西域魚是一種大型原始鎧甲魚,頭部扁平,橢圓形,寬約12厘公尺。 與大多數鎧甲魚一樣,驪溪西域魚的鼻孔位於頭甲背側的前部,頭甲呈寬橢圓形,眼睛在鼻孔後面。 其頭甲的後緣向後突出,形成一對肥厚的葉狀內角,頭甲外緣的前後部光滑,中間有封閉的尖銳鋸齒,頭甲表面密布著極大的結節。 荔西域魚類化石發現於江西省九江地區438億年前志留紀早期地層的發現,將魚屬的古地理分布從塔里木地區拓展到華南地區,見證了志留紀早期華南和塔里木兩板塊之間脊椎動物**流動事件的存在。
江西省九江地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志留紀早期脊椎動物化石產地,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古魚類學家潘江先生就開始在九江市秀水縣孫生鎮一帶進行野外考察,首次發現了中國鎧魚等鎧甲魚化石, 裂腹魚和秀水魚。此後,江西省九江地區的化石發掘和研究被擱置。 直到2024年,研究人員才重新開始對九江地區的鎧甲魚進行研究,並連續幾年到該地區進行野外調查。 2024年,研究人員在慄溪鎮的一處建築工地,偶然發現了一種位於下志留統紅床清水組的秀水地區比魚類更古老的九江動物群,代表了奧陶紀末期大滅絕後世界上脊椎動物最早的恢復和輻射演化。 九江動物群是以鎧甲魚類為主的多樣性較高的化石類群,涵蓋了大庸魚、秀水魚、龜木魚和真鎧魚等鎧甲魚群,黎溪西域魚類就是其中之一。 鎧甲魚是一種鎧甲且運動能力較差的魚類,主要生活在靠近陸地的淺海區域。 然而,張氏西域魚,即黎溪西域魚的兄弟,卻出現在了4000公里外的塔里木盆地。 無獨有偶,這個動物群中九江江夏魚的兄弟榮氏江夏魚也出現在塔里木盆地。 志留紀時期,九江所在的華南板塊和新疆所在的塔里木板塊相互隔開,隔海相望。 因此,黎溪西域和九江江夏的生物古地理分布格局令人費解。 生物古地理分析、古地磁學、地層框架等綜合證據表明,這兩個板塊在志留紀早期具有非常密切的古地理關係,很可能在同乙個溫暖、富含有機物的古古巴辛環境中共存,甚至形成了塔里木-華南節理板塊。
驪溪西域魚類屬於鎧甲魚類亞綱——秀水魚科-西域魚類屬,但其背景在開始時並不那麼清晰。 該屬最早由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盧立武研究,並於2024年發表在《地球科學》雜誌上。 然而,由於該物種所建立的標本的甲殼後緣缺失,無法確定其分類的甲殼形狀,因此最初歸因於漢陽科的南江魚屬被稱為“張氏南江魚”。 2024年,劉玉海等先生在編纂《中國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無頜物種》一書的過程中,對該物種的現有標本進行了重新觀察,發現該物種的頭部甲殼飾由小顆粒狀突起組成,與南疆魚科屬的雪花狀裝飾存在明顯差異, 於是被歸入克平魚屬,該屬也飾有顆粒狀突起,並改名為“張氏克平魚”,但仍屬於漢陽魚科。2024年,劉玉海等基於西域魚的新材料,意外發現該類魚的頭部甲殼呈橢圓形,而不是前人認為的梯形,這對於確定西域魚的歸屬至關重要。 目前,漢陽魚科包括漢陽魚科和秀水魚科兩個科,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呈梯形,前窄後寬,而後者則有直立的橢圓形甲殼。 因此,橢圓形頭甲的發現表明,該物種無疑應該屬於秀水魚科。 劉玉海等人為其建立了新的西域魚屬,“張氏克平魚”更名為“張氏西域魚”。 至此,這條魚的起源之謎終於解開了。 然而,西域魚名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從分類學上講,每個物種都有乙個外國拉丁名稱,例如,人類的學名是“智人”,意思是“聰明人”。 同樣,西域的魚類也有學名,叫“西域魚”,取自化石發現地新疆的古稱——西域。 然而,研究人員最近發現,“xiyuaspis”在奧陶系被用作三葉蟲的屬名之前,在奧陶系已經作為三葉蟲的屬名存在,這種現象在分類學中是不允許的。 因此,最新的研究用乙個新的屬名“xiyuichthys”取代了“xiyuaspis”。 在過去的20年研究中,西域魚的名字已經變了四次,可見它的起起落落。
背景。 “西域”是**?
西域最早指周的土地,先秦的“中國”有“西書”,《詩經》有“西人”,後來演變成中國西域的意思。 漢代以來,西域已成為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統稱,狹義的西域和廣義的西域有兩大區別。 狹義的西域是指陽關以西、青山以東的地區,主要包括中國現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漢代以來,中原與狹義的西域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任何朝代都視西域為故土,對西域行使管轄權,漢宣帝開始保護西域。 唐將安溪、北庭置於西域。 狹義的西域地處陸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曾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在是“一帶一路”經濟帶向西開放的重要視窗。 自19世紀末以來,“西域”這個名字逐漸被拋棄。 從廣義上講,西域是指通過狹隘的西域可以到達的廣大地區,包括中亞和西亞、印度半島、東歐和北非。 西漢時期,漢武帝希望與月氏聯合包抄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國家。 張騫越過帕公尺爾高原,遠至今日中亞的阿富汗,挖掘西域通道,將漢朝的珍貴情報帶到了西域各地,也讓漢武帝第一次了解了西域的詳細情況, 加快西漢統一西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