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現代戰爭對精確打擊能力要求的提高,高超音速**的研發成為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競爭的新焦點。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美國的高超音速飛彈計畫也備受關注。 與直覺相反,事實是,美國是世界上第乙個開始研製飛彈的國家,但近年來在高超音速飛彈領域卻落後了。
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專案近期也遇到了困難,據報道,美國的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專案在技術層面遇到了許多困難,導致該專案最終終止。 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被稱為“空射快速反應**”ARRW),是美國空軍的重要專案。該飛彈具有極高的速度、機動性和生存能力,理論上能夠突破現有防空和反導系統的探測和攔截,提供對敵方關鍵目標的快速打擊能力。 但今年3月,美國空軍採購助理部長安德魯·亨特宣布,在原型設計階段結束後,美國空軍將不再繼續採購AGM-183A飛彈。 雖然官方報告沒有詳細說明專案終止的原因,但通過分析可以推測出幾個可能的因素。
首先是技術障礙,因為高超音速飛行涉及極端速度和溫度,材料科學、推進技術和飛行控制系統需要超越規範。 這意味著需要不斷的實驗和改進,這導致了更高的研發成本。 其次,從戰略角度看,美國可能正在評估各種**系統的實戰價值和成本效益比。 在與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競爭中,美國可能希望確保其核心系統既先進又經濟,因此對AGM-183A等高成本專案進行更嚴格的評估。 在此背景下,美軍反而加快了防區外AGM-181A遠端巡航飛彈的研製,並成功進行了多次飛行試驗。 與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相比,AGM-181A飛彈屬於亞音速**,但採用先進的隱身技術,能夠攜帶核彈頭,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和相容性。 專業資料分析顯示,AGM-181A預計航程可達2000公里,可實現超低空飛行,足以讓B-52H戰略轟炸機遠距離發射飛彈,降低被敵方防空系統攔截的風險。 雖然其效能略遜於早期的高超音速**,但仍是美軍實現遠端打擊和戰略威懾目標的重要選擇。
相比之下,中國在高超音速領域的發展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在世界上擁有高超音速的國家中,俄羅斯是率先被提拔的,因為它不僅擁有已經服役的“先鋒”、“匕首”和“鋯石”三款高超音速飛彈,而且還將“匕首”飛彈投入實戰, 在俄烏衝突中多次使用,並屢次施展奇蹟。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雖然沒有進行實戰,但其效能卻沒有“注水”。 根據開源情報,中國的高超音速計畫包括但不限於東風中程彈道飛彈。 東風是世界上第乙個使用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作為彈頭的飛彈系統。 據專家分析,東風的射程約為1,800至2,500公里,能夠以超過10馬赫的速度打擊敵方目標。 其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允許在終端飛行階段進行機動,大大提高了穿透能力,使其能夠更靈活地躲避敵方反導系統。
此外,東風-17還可以配備常規彈頭或核彈頭,並具有戰術和戰略打擊能力。 在海基高超音速飛彈方面,我國的“鷹擊”-21已經投入使用,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級和高超音速滑翔體設計,公升空後進入亞軌道,然後啟動超燃沖壓發動機在大氣層邊緣飛行,最後以合適的角度重新進入大氣層打擊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YJ-21飛彈的平均速度可以達到6馬赫,最後穿透防禦時可以達到10馬赫,射程可能在1000至1500公里左右。 也就是說,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留給對手的反應時間只有幾分鐘,幾乎不可能攔截。 中國另乙個潛在的高超音速專案是Star-2。 它是一種實驗性高超音速飛行器,能夠在大氣層中進行多次飛行,從而提高打擊精度。 雖然關於星空-2的細節很少,但據推測,它可能配備了加擾碰撞發動機,可以多次改變軌道,雖然最高速度只有6馬赫,但更難攔截。 按照中國“展示一代、發展一代、隱藏一代”的慣例,中國必須在尚未出現的陰影中擁有更強大的高超音速飛彈,而美國在這方面可能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