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ETF發展的“大年”,ETF表現如何?
隨著2024年接近尾聲,ETF的年度業績也浮出水面。 從二級市場漲跌幅來看,納斯達克ETF一舉包攬前三,表現喜人,全市有三隻納斯達克ETF全年漲幅超過50%,其中納斯達克ETF(159632)漲幅達5809% 贏得了冠軍。
雖然漲幅榜單以QDII為主,但國內市場表現最好,並沒有影響投資者湧入ETF的熱情,相反,投資者的“買越來越多”和**公司的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了2024年ETF的爆發式增長。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29日,ETF在全市場的總份額為205萬億,較年初增長超過40%,其中權益ETF佔比增長超過50%,按區間均成交價格計算,2024年將有超過5000億資金流入ETF。
納斯達克ETF上漲5809% 贏得了冠軍。
整體來看,2024年,由於A股持續增長,ETF成長排名將主要由QDII-ETF主導,年度漲幅前10名的ETF中有7只是追蹤納斯達克指數的ETF。
其中,全市場共有3只ETF全年漲幅超過50%,包括華安**的納斯達克ETF(159632)、廣發**的納斯達克ETF(159941)、國泰**的納斯達克ETF(513100),漲幅均超過50%。33% 和 5181%。
除QDII-ETF外,在年度漲幅排名前10的ETF中,有3只追蹤動漫和遊戲指數漲幅超過30%的ETF,分別是遊戲和動畫ETF(516770)、遊戲ETF(159869)、遊戲ETF(516010)。 緊隨其後的是中韓半導體ETF(513310)和日經ETF(513520),漲幅均超過25%。
但事實上,**只有少數,市場的疲軟**導致ETF在2024年出現了較大的損失。
據Wind統計,2024年全市收負的ETF有644只,其中不少旅遊ETF、光伏ETF、新能源ETF、房地產ETF每年跌幅均超過30%。 此外,由於港股全年表現不佳,醫藥、網際網絡等多個追蹤港股的ETF也先跌,漲幅普遍在20%以上。
超過5,000億資金流入ETF**。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行情和賺錢效果不盡如人意,但“越跌越買”與公司布局形成合力,共同推動ETF市場爆發式增長。
Wind資料顯示,截至12月29日,全市場ETF數量增至891只,總份額為2只05萬億元,突破2萬億元大關,較1萬億元44萬億元,增幅超過40%,其中權益ETF從8975增幅77 億份,最多 1 份37萬億份,增長50%以上。
按區間均價計算,權益ETF淨認購金額達5364只78億元,這意味著2024年將有超過5000億元的資金流入ETF**。
對於今年股票ETF規模化發展的原因,華夏**量化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兼經理徐萌表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主動型股票**的超額收益相對較差,市場的有效性或跑贏指數的難度在增加。 通過對比市場上主流熱門的股票和指數,徐萌指出,在過去一兩年中,大多數活躍**產品的平均回報率持續落後於指數產品。
具體來看,全市場年淨流入超過100億元的ETF有12只,以寬基ETF為主,包括滬深300 ETF(510300)、科創50 ETF(588000)、滬深300 ETF E基金(510310)、上證50 ETF(510050)等產品,其中滬深300 ETF(510300)年淨流入約680億元。2024年8月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市場首個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股票ETF。
新市場也被ETF偷走了。 其中,科創100、中證2000、深證50等基礎廣泛的指數ETF競爭,吸引了多家龍頭**公司同台競相,發行冰點期間銷售依然火熱,華夏上證科創板100ETF首發規模已達38只95億元,博時上證科創板100 ETF、易方達深證50 ETF、富國深證50 ETF等首次發行規模突破20億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市場持續**,ETF在資金和股票的湧入**同時停滯不前。 截至 12 月 29 日,全市場 ETF 的規模為 205萬億元,尚未突破9月初的規模高點,而上述淨流入較多的12只ETF在2024年也普遍出現負收益,2024年呈現“買越來越多”的特徵。
2024年如何配置ETF?
ETF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和創新產品的陸續推出,為資本配置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展望2024年,有意使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投資者應該如何部署ETF?
國泰航空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總監梁星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兩條主線:一條是技術改進或技術驅動的人工智慧,包括算力、演算法、資料,對應的行業是晶元、通訊、軟體、遊戲(應用)。 另一種是國產替代,包括軍工、晶元、工業工具機、機械人等。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可以考慮在科技創新板100ETF等科技領域做大基,在行情底部區域,可以布局這類市值較小、成長性較高、靈活性較大的品種也可以考慮細分行業ETF,如晶元ETF、半導體裝置ETF,其中半導體裝置材料比較稀缺,所以市場給出的估值溢價會相對較高。 梁星說。
展望2024年的投資機會和ETF配置策略,徐萌表示,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更看好香港市場和恆生科技指數。 香港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受海外流動性影響較大,在海外流動性緩和利潤逆轉的背景下,尤其是港股科技板塊,可能更具韌性。 其中,恆生科技指數是港股的旗艦科技指數,重點關注在港股上市的大中華新經濟板塊公司。
二是看好中證科技創新創業50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和創業板中選取50個市值較大的新興產業,權重排名前三的行業電力裝備和新能源、電子、醫藥佔比超過80%。 該指數具有“技術性”和“領先性”兩大特徵,更符合成長型核心資產的特徵,是活躍重股含量最高的指標之一。
第三,我們看好CNI半導體晶元指數,該指數反映了晶元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在A**領域的市場表現,涵蓋了晶元材料、裝置、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 晶元處於整個電子資訊產業鏈的頂端,廣泛應用於PC、手機和平板電腦、消費電子、工業和汽車等終端市場。 晶元產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國產替代的程序有助於提高半導體的景氣度,科技創新的應用場景將對晶元產業產生巨大需求。
責任編輯:楊玉成。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