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湖水比作鑲嵌在地球上的寶石,那麼瀘沽湖一定是滇貴高原上最純淨、最深邃的藍寶石。
雲貴高原上的“藍寶石”——瀘沽湖(圖:黃碩)。
01 神奇而美麗的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和雲南省交界處,是中國第三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為403公尺,湖面的透明度可以達到10公尺以上。 在湖面上划船,只需幾縷陽光,就可以欣賞到水下崎嶇不平的岩石,湖中獨特的水生植物——波浪葉海花椰菜,水下枝葉飄動,雪白的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隨波濤漣漪,盡顯妖嬈。 眺望湖面,湖中散落的山島綠樹成蔭。 秋冬季節,成群結隊的紅嘴鷗、紅鷗等越冬水鳥在湖面上上下起伏,或翱翔......海浪之巔
漣漪葉海花椰菜(*摘自紀錄片《水下,你沒看到的中國》)。
瀘沽湖越冬水禽(攝影:黃碩)。
得益於道路交通的快速發展和新的**,隱藏在滇貴高原山區的瀘沽湖正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其原始的自然美景與當地摩梭文化的純淨之美相得益彰,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
瀘沽湖濕地(攝影:黃碩)。
摩梭人豐富多彩的傳統服飾(**來自) 02 神秘的水精靈——精神分裂的魚
作為以湖泊聞名的自然風景區,值得一提的是瀘沽湖的另一類天然精靈——魚類,它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俗話說“水清了,魚無魚”,但在瀘沽湖清澈的湖面下,曾是小口精神分裂症、寧蒗精神分裂症、厚唇精神分裂症三種地方性精神分裂症的天堂。
精神分裂症屬於鯉形目和鯉科,其**和鰭基部各有1排大鱗片,在腹部中線的兩排臀部鱗片之間形成裂縫,因此得名精神分裂症。 瀘沽湖是第四紀形成的高原斷裂溶崩塌湖,自形成以來沒有明顯的水位波動,因此不可能在湖中形成暫時的地理隔離,也就是說,湖中的三種精神分裂症不是地理隔離形成的, 它們是物種同源分化的典型案例,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瀘沽湖3種特有精神分裂症(**雲南高原瀘沽湖3種精神分裂症新種)和《瀘沽湖精神分裂症物種形成》)。
早在20世紀60年代,3種精神分裂症特有種就是瀘沽湖最重要的經濟魚類,年產量為500噸(2024年資料)。 精神分裂症味道鮮美、緊緻營養,曾成為瀘沽湖周邊居民的主要收入之一。 然而,如今遊覽瀘沽湖時,已經無法品嚐到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了。 對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和當地漁民的採訪顯示,精神分裂症在瀘沽湖中很少見,大多數漁民表示他們至少十年沒有見過精神分裂症。
03 精神分裂症瀕臨滅絕
2024年,筆者團隊對瀘沽湖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借助水聲等科技手段,在夏季對全湖魚類進行了大規模的回波探測,同時結合多個魚類取樣點和周邊漁民的漁獲量, 研究評估了不同魚類的分布和資源,當然,他們也在尋找那些神秘的水精靈。
魚類調查水聲路線和魚類取樣點示意圖
水聲探測及其工作介面。
瀘沽湖魚類資源調查(攝影:黃碩)。
經過幾天的連續取樣,在小魚巴附近海域只發現了兩隻小口精神分裂症,另外兩種精神分裂症並未出現在所有取樣點和周邊漁民的漁獲量中,提示小魚壩可能是瀘沽湖中唯一存在精神分裂症的區域。
調查資料還顯示,小魚壩、里屋壁島和紅崖子附近海域魚類分布較為密集,但魚類主要由外來魚類引入,即鯽魚、鯉魚和草魚,以及其他較小的、無意中引入的物種。 其中,鯽魚和鯉魚佔漁獲量比重較大,是目前瀘沽湖產量最高的兩種魚種。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瀘沽湖精神分裂症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近年來的其他調查也證實了這一結果:瀘沽湖中三種地方性精神分裂症物種的密度一直極低,瀕臨滅絕。
瀘沽湖魚類密度分布圖及各區域魚類密度直方圖。
瀘沽湖各取樣點魚類組成及數量。
瀘沽湖特有魚類現狀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漁民過度捕撈、漁具不規則等有意或無意引進外來魚類;精神分裂症產卵場、自然災害破壞遷徙走廊、水利工程等。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這些高原湖泊特有的珍貴魚類將永遠遠離我們......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拯救和延長,它有它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地球上最聰明的生命,人類有義務對其他生物的未來和未來負責。 運用智慧和技術,及時採取措施,拯救這些瀕危物種是有可能的。
對於瀘沽湖特有的精神分裂症來說,瀘沽湖可能是它們在地球上最後的棲息地。 採取措施保護和修復小型漁壩等生境相似的水域,對周邊居民開展瀕危魚類知識宣傳教育,對瀘沽湖當地魚類的保護和種群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精神分裂症對環境有特殊需求,一旦被漁民捕獲,即使及時放生,拉網鉤也會導致受傷精神分裂症的高死亡率,因此,建設救援和救援保護站是緩解矛盾的唯一手段, 這也是後續精神分裂症人工繁殖繁殖的必要措施;同時,了解外來魚類與本地魚類之間的競爭與共存,對於未來人工飼養的精神分裂症等經濟魚類的引進也是必要的。
美麗的瀘沽湖(攝影:黃碩)。
黃碩, 李連祥, 道偉, 等. 瀘沽湖魚類空間分布特徵分析及資源評價[J].南方水產科學, 2020, 16(1): 53-61 doi: 10.12131/20190180.
撰寫者 |黃碩.
編輯 |艾紅想知道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南方水產科學吧。
方法一:微信輸入南方水產科學,關注本刊微信***
方法二:登入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