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孫中山醫療隊離開上海,途經青島,轉乘大連,再乘火車前往哈爾濱。
臨走前,孫中山向時任蘇聯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列寧、時任蘇聯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奇切林和蘇聯駐華大使加拉漢表示敬意。
信中說:蔣介石是我的最高統帥,是我最信任的人,他已經獲得了以我的名義為我工作的一切權利。
經過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長途跋涉,代表團於9月2日抵達莫斯科。
他們到達的那天恰逢蘇聯集會的那一天,超過20萬人在街頭示威。
蔣介石等人在紅場上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們的革命熱情也高漲起來。
9月5日,蔣介石會見了蘇聯外事代表兼外長車切林。
奇切林是蘇聯早期對外關係中舉足輕重的人,他最早關於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的著作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2024年,列寧與德國談判和平,托洛茨基還擔任蘇維埃俄羅斯的外交官。
Chicherin(**長)。
托洛茨基不想聲名狼藉,所以他給了奇切林談判和簽署協議的權利。
2024年接替托洛茨基後,奇切林在蘇聯服役了12年,在此期間,他為蘇聯在世界上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奇切林的母親是蒙古血統。
也許是由於家庭背景的原因,他對外蒙古的態度非常堅決,堅持要蘇聯留在外蒙古。
在現代,著名的蘇蒙協議是由奇切林制定的。
這是一幅由列寧本人簽名的畫作。 在蘇德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簽訂後,列寧稱讚奇切林是乙個令人遺憾的協議,從而為新的**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如前所述,孫中山決定與俄羅斯聯合後,有兩個眾所周知的戰略思想:
應急計畫“和”長期計畫”。
一方面,它想在外蒙古與蘇聯建立一條戰略通道,通過甘肅和內蒙古之間的通道,從西北方向進軍北京。
後來,他要求蘇聯盡快將武器從海上運到江南,以加強國民黨,協助國民黨當局收復廣東。
這些計畫中的“長期計畫”通常被稱為“西北作戰”。
任何了解歷史的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將它們歸入同一類別。
應急預案其實是從黃埔軍校成立到北伐戰爭的樣板,蘇聯通過海路將武器運往廣東基地。
南昌叛亂後,南方海陸豐地區的起義軍也試圖沿用這種方法。
“西北戰略”是我們從長征結束到抗日戰爭初期提出的乙個構想。
蒙古王子前往聖彼得堡尋求幫助。
然後我們談到了蔣介石和車切林的對話。
在這次會議上,老蔣提出了“西北戰略”構想。
在軍事上,國民黨政權雖然重新控制了廣州及其周邊地區,但其管轄下沒有乙個軍械庫。
英國占領香港,對廣州實行嚴格的軍事控制,使蘇聯難以將**運送到廣州。
此外,還有許多外國軍艦,經常在長江上巡航。
北方的軍隊不可能渡過長江,奪取北方的政權。
經過討論,蔣介石向國民黨高層提出了乙個明確的計畫:
戰鬥地點,轉移到西北。 ”
對此,蘇俄最高領導人專門寫了一篇題為《中國革命的新未來》的文章,提交給了軍事委員會。
報告詳細規劃了國民黨在西北集結兵力所需的兵力和武器裝備,甚至還制定了攻打北京的作戰計畫。
鑑於蘇聯在新疆和外蒙古的影響,國民黨企圖以烏魯木齊為“永久基地”,以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即庫倫)為“臨時基地”。
相比之下,卡倫更適合組建一支龐大的軍隊。
20世紀30年代,蘇聯紅軍駐紮在蒙古。
與車切林會面後,蔣介石感覺像在家一樣,心情非常好。
翌日,即9月7日上午,蔣介石會見了負責中亞問題的蘇聯共產黨委員會書記魯祖塔克。
蔣介石打了個招呼,說蘇聯共產黨和國民黨是姊妹黨,並請妹妹告訴他革命的經驗和教訓。
魯祖塔克沒有隱瞞,他講述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故事。
兩人還討論了中共與共產國際的合作關係。
蘇聯堅持認為,國民黨也應該像中共那樣派代表到莫斯科。
為此,魯祖塔克特意邀請維欽斯基(中文為吳廷康)擔任共產國際東方局局長,也就是192年他來中國勸說陳獨秀成立中國共產黨。
當天中午,蔣介石與維琴斯基進行了深入交談,並應邀參加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於中國革命問題的工作。
國民黨和國民黨在早期確實是一團糟,彼此非常熟悉。
9月16日,蔣介石訪問蘇聯144步兵師。
蔣介石非常欽佩蘇聯的軍事設施,甚至說:“我們想像蘇聯軍隊一樣,我們要像他們一樣為我們的國家和資本主義而死。 ”
紀念國民黨在廣州成立。
經過乙個多月的短途旅行和短途旅行,10月21日,奇切林給蔣介石的回覆是:
no.蔣介石吃了一驚,他原本以為蘇俄雙方應該在一些具體的地方對這個計畫做一些修改。
其實,兩國矛盾的最大原因,就是借用了蘇聯的“武力”。
國民黨天真地認為,它可以在外蒙古或外西北等蘇控區建立基地,然後派兵進入中國領土。
但對於蘇聯來說,這根本不可能。
蘇聯的基本原則是,國民黨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中國境內建立基地,並以武力支援它。
這是乙個質的區別。
蔣介石進一步了解到,蘇聯在處理外蒙古問題時是謹慎的。
莫斯科不希望外蒙古參與中國內政,而不是新疆邊境。
10多年後,蘇聯援華的軍隊都是從新疆到河西通道,與外蒙古毫無關係。
自10月21日收到契切林的答覆以來,蔣介石和蘇聯已多次交涉。
只有乙個話題,那就是是否可以在庫倫建造軍事基地。
11月11日,蔣介石一行受到蘇聯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加公尺涅夫的接見。
斯克良斯基的回答是:
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對上述建議作了詳細審查,認為孫中山和國民黨當前應集中精力在中國建設政權。 否則,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所有操作都將以失敗告終。 ”
老江的脾氣很倔強,直到現在都沒有放棄。
蔣介石在接連寫了幾封信後,於11月27日會見了托洛茨基,這是此次莫斯科之行中最大的“咖啡”。
托洛茨基是蘇聯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和“二把手”。
由於列寧的病,這是蔣介石所能見到的最高階別。
各方對“蔣佗會談”各有不同看法。
一些人認為,托洛茨基已經看到蔣介石只是在利用他的革命作為掩飾。
另一種說法是,托洛茨基對蔣介石影響很大,他臨走前說的話就是蔣介石的格言:“革命的基本條件是耐心和熱情。 ”
有人推測,蔣介石實際上是乙個“托洛茨基主義者”,就像他的兒子蔣經國一樣。
無論哪種情況,托洛茨基都沒有推翻中共高層長期以來的決定。
蔣介石於11月29日從莫斯科返回,深感沮喪。
從蘇俄回來後,老蔣可能覺得自己無法完成任務,所以沒有立即去廣州做具體報告。
他先給孫中山寫了《赴俄之行報告》,然後直奔奉化故鄉。
至此,偉大的“西北戰役”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