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師傅是一名環衛工人,以前在郊區合租房子,要騎40分鐘的電瓶自行車才能到徐匯區上班。 前段時間,他搬進了老滬閔路上的“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員之家”,住進了四人房,有鋪位和桌子,通勤時間縮短到步行10分鐘。 這兩天上海一直很冷,徐師傅搬進附近後,有更多的時間避寒。
環衛、家政、快遞、建築等一線基層的建設者和勞動者,紛紛將辛勤勞動轉化為新的枝條,可謂是城市中的“築巢者”。 我們怎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居住地?今年,上海率先展開新探索——精心謀劃打造“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家園”,主要面向一線農民工,以及新就業創業初創企業**。
目前首批1家已經採購了10,000張床位,並將在年內全部形成。 未來,這樣的“家”會越來越多,讓城市一線職工進入、停留、安全生活、取得成功。
一線員工有了“新家”。
徐師傅所住的“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經理之家”,是今年11月投入試運營的惠佳南站,總建築面積約9094平方公尺,提供單間150套,配備獨立衛浴設施、灶具、洗衣機等家具家用電器其他55個單位為宿舍**,共254張床位,主要房型為兩人間、四人間和六人間。
這裡的好東西,徐師傅眼裡看得出來,感覺到了:家具電器都很新,住宿環境舒適,申請過程也很方便。 平時下班後可以去社群食堂吃飯,離宿舍不到100公尺如果偶爾想做飯,也可以去一樓的共用廚房。 公共區還設有洗衣房。 在房租方面,公司有補貼,個人每月只需繳納400元。
南站匯佳的租戶以環衛、水利、市政維護等一線工作人員為主,管理人員負責房間的日常管理、設施的安全檢查,也會收集租戶的意見進行改進和更新。 比如原來的床是鋼木做的,現在公升級為實木床,摸起來不是特別冰涼。 儲物空間也進行了優化,增加了床上用品、衣服和書籍等特殊區域。
記者隨後走訪了浦東、普陀、長寧等區的多個“一床”專案,這些專案以既有房屋改造為特徵,管理重點優化室內設施和園區設施。 例如,位於浦東新區康橋路1760號的港城中心公寓原為學生宿舍,經規劃後調整為租賃住房,於9月投入使用。 宿舍內部規劃獨立衛浴和開放式廚房,配備電磁爐、空調、冰箱、洗衣機、桌椅、衣櫃等家用電器和家具。 園區內設有短途穿梭巴士、非機動車充電棚、早餐車。
那麼,如何申請“一床”呢?徐匯區房管部門回覆,申請人必須同時滿足准入條件,然後企業才會申請。 一是申請人必須在本區合法就業和工作,二是浦西和浦東新區7個中心城區(外環內)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小於15平方公尺,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根據住房所有權和公有住房租金核實申請人、配偶和子女。
在徐匯區註冊的企業可線上線下申請。 通過“西鐵城雲帶競價”APP或小程式線上登入,搜尋“徐匯***點選進入,尋找”廣齊人才落戶“入口,進入應用**。 您可以到上中路466號三樓線下辦理業務。
選擇“一張床”是為了方便通勤。
在上海“一床一房一套房”的多層次租賃住房體系中,“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是“一床”型的標桿專案。
在選址布局上,我們以乘員的通勤需求為中心,力求將通勤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 租金方面,主要集中在每月500至1000元。 這樣一種平價的“一床”產品形態,可以為基層奮鬥者提供乙個平價宜居的場所,增強他們對城市的歸屬感,也發出了城市建設以人為本的明確訊號。
“一張床”的推廣,離不開多主體協同、聯合共生。 對於**來說,住房問題關係到城市的吸引力和發展勢頭,合適的居住地和工作地點是相輔相成的對於地方國企、央企來說,成為租賃住房的“主力軍”後,將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實現民生與收入的平衡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在金融政策的支援下,更有動力將更多資產投入到租賃住房的方向上。
華潤優超在上海已建成運營11個長租公寓專案,累計約1個2萬套,其中一半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包括閔行區馬橋鎮“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專案,一線職工“一張床”。
明年,租賃住房的數量將增加。
城市建設要留住人、留住心,扎紮實抓好住房保障。 在多層次租賃住房體系中,保障性租賃住房是解決上海市新市民和年輕人住房困難的一種住房保障品種。
根據規劃,租賃住房將重點布局商貿集群、產業園區及其周邊、靠近軌道交通站和新城鎮等人口引進區。 以嘉定區為例,房管部門優先選址嘉定新城核心區、軌道交通11號線、北虹橋商務區、國際汽車城產業園。
以小戶型為主,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公尺,出租房發展為一居室、一居室、兩居室公寓等多種戶型。 值得一提的是,租賃住房的內涵已經從提供單一的居住功能逐漸演變為提供多樣化的居住場景。 室內外健身場所、社群食堂、便利店、咖啡廳、智慧型快遞櫃......在新增之間,定居點的針跡編織得越來越密集。
“十四五”期間,上海將建成47萬套(間)以上保障性租賃住房到“十四五”期末,保障性租賃住房總量將達到60萬套以上,其中將形成約40萬套(間)。 據市房管局介紹,未來兩年,每年新增單位將超過5萬套,租賃住房的位置、價值、配置、戶型將更加豐富。
作者:石伯珍。
文:石伯珍:袁靜 編輯:傅璐。
*請註明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