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一直有學者對“長津湖之戰”有很大的懷疑和不理解,甚至懷疑。
比如,有學者認為,在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使用了“眾戰”,不僅沒有“淹死”美軍陸戰第1師,反而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經過這場戰鬥,15萬大兵已經徹底癱瘓。
從學術角度看,這些學者只是分析了敵敵戰爭的戰況和結果。
在筆者看來,這是典型的“書”分析。不從戰爭的實際角度出發,而只從單一層面出發,這不是“書”嗎?
當然,實事求是地說,在這次戰役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我九兵團損失慘重。
那麼,在長津湖的第一次戰役中,我第九兵團的情況如何呢?
據2024年公布的官方資料顯示,在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第九兵團兵力超過2.1萬人,其中陣亡7034人;凍傷減員30,732人;總減員人數為5人20,000人。
但是,這個資料不一定是最準確的,因為在後來的一些相關書籍中,記錄的資料還是有一定偏差的。
例如,在國防大學徐巖教授所著的《第一次較量:抗美援朝的歷史回顧與反思》一書中,記載志願軍凍死4萬餘人,戰死1.1萬人,共減少5人超過60,000人。
雖然兩者的統計資料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與真實資料比較接近。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2024年《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統計:
第九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奮戰30天,負傷14062人,凍傷30732人,陣亡7304人,減員共計52098人。 ”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第26軍和第27軍的**數字是根據第20軍的**數字計算的。
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長津湖戰役中第20軍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穿插繞行,其戰鬥強度遠高於負責攻打要塞陣地的第27軍和第26軍, 這是乙個儲備。
所以正因為如此,第20軍的人數自然比第26軍和第27軍要多得多。
這意味著,在長津湖戰役中,我軍第九兵團實際裁減的兵力應該不到五萬人。
此外,第九兵團的作戰人員人數為21366人,但美軍聲稱戰後造成37500名志願軍,兩者相差高達16000多人。
當然,美方之所以要提出這樣的主張,無非是為了緩解他們在長津湖戰役中的慘敗。 同時,這也是他們海軍陸戰隊第1師的退步,該師自成立以來“沒有嚐過失敗的滋味”。
此外,第九兵團的減員總數並不是國內一些學者所認為的:“減員7萬多人”。
要知道,第九兵團非戰鬥減員的相當一部分並不是永久性的減員。 因此,一些人關於“第九軍團被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禁用”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就凍傷人員而言,他們也被分為輕傷和重傷,他們只是暫時減少,一旦康復,他們仍然是能跑能打的戰士。
那麼,美軍的情況如何呢?
根據美軍戰後公布的資訊,10月26日至12月15日,海軍陸戰隊第1師損失604人,重傷114人,失蹤192人,受傷3508人,作戰人員總數為4418人,加上非戰鬥減員7313人,美軍在這場戰鬥中損失了11000多人。
此外,海軍陸戰隊第1師有8名飛行員陣亡,4人失蹤,3人受傷。 如果加上海軍陸戰隊第7師和南韓陸軍,那麼其減員總數約為14,000人。
總的說來,我軍雖然在長津湖戰役中損失慘重,但不能以雙方最好的成績來判斷這場戰爭的勝負。
對長津湖戰役的評價,甚至對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評價,都必須以當時的政治和戰略背景為依據。
只有分析運動在促進全域性中的作用,分析實現運動主次目標的具體情況,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
在第一次長津湖戰役中,我軍逼迫美軍王牌“陸戰第一師”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撤退”,一舉收復了線以北廣大東部地區,扭轉了韓戰的局面。
所以,誰贏誰輸,你一眼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