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完善政協民主監督和各界委員聯絡群眾的體制機制”。 《全國政協關於完善各界委員聯絡群眾制度機制的意見(試行)》的印發,是深入學習貫徹政協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的具體舉措, 是對人民價值觀的一次實踐探索,對於提高政協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水平,加強政協委員與各界群眾的聯絡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應以部門為基礎進行。 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在組織上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 政協的代表性和包容性體現在組織結構上,即政協部門,委員們要依靠部門開展工作,自覺加強與部門群眾的聯絡。 一是要增強會員的意識。 成員通過部門發揮與群眾聯絡的作用,首先是加強部門的意識。 各級政協要通過宣傳引導,特別是對政協新委員的培訓,引導政協委員了解政協委員的產生過程和組織程式,認識到委員是本界推薦的,代表本界參加政協組織,是政協組織中本界群眾的代表。 諮詢反映了業界的集體呼聲,代表了界別群眾的意願。政協委員要深入各界群眾,加強與各界群眾的聯絡和溝通,積極傾聽和反映所接觸的群眾的願望和訴求,真正成為政協協商中的代言人和捍衛者。 二是優化委員結構。 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選出的委員大多集中在教育、科技、經濟、醫療衛生等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社會階層的委員相對較少。 由於委員會成員的職業相似,關注的問題有時會重疊和重疊,這反過來又減少了提案的社會覆蓋面以及社會狀況和輿論。 為充分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應進一步優化政協委員結構,盡量實現重疊。 為此,要從專業上拓寬政協委員構成的廣度,挖掘政協委員專業構成的深度,擴大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的範圍,使社會各階層人士更廣泛地參與政協,更有效地發揮政協委員的專業知識。 委員工作的重心要下放到基層。 委員要做好各方面群眾的聯絡工作,更好地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 政協委員要緊跟各行各業群眾的步伐,牢固樹立群眾意識,堅持走群眾路線,把工作重點下沉到基層,努力了解群眾在想什麼、做什麼、能為群眾做什麼,不斷提高為群眾服務的能力。 一是鼓勵委員深入基層調研。 政協組織要建立一整套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調研制度,讓政協委員主動下沉,不僅要“進”基層,還要“全心全意”地深入基層,讓腳下沾泥、沾身上塵土, 並詢問人們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想要什麼。委員們要通過紮實深入的調查研究,真正提出切實可行、針對性強的意見建議。 二是鼓勵委員群眾聯絡、服務群眾。 要完善委員群眾聯絡和服務制度,努力制度化、規範化。 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委員工作站(室)等基層組織活動場所,設定群眾聯絡點,按照“十有”標準開展各村(社群)聯絡點、召集人、聯絡員、標誌、 乙個聯絡電話、乙個委員信箱、一套工作制度、乙份工作計畫、乙個公共欄目、一套檔案記錄。要提高委員聯絡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引導委員真誠交朋友群眾,準確做到“看得見、聽得見、問得問”,使建言獻策具有清新樸實的氛圍。 委員的工作考核,激發履職活力。 加強委員與各界群眾的聯絡工作,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委員履行職責的積極性。 關於政協委員的考核工作,各級政協大多制定了比較完善的考核和管理辦法。 一般情況下,政協委員提交提案、撰寫社會狀況和輿論、進行調查研究、參加會議活動等都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要求。 讓政協委員認識到,履行職責與工作同等重要。
本文作者:丁世勇,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重慶市委主席**:人民政協報(2024年12月14日,第03版)。
作者:丁世勇 版面編輯:王慧峰 新**編輯:洪林 審稿: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