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晚,普京在宣布承認頓巴斯兩個“共和國”時發表講話,系統地採用了俄羅斯帝國的歷史觀。 他首先宣稱烏克蘭的居民一直是“俄羅斯人(羅斯?原文待查)和東正教徒“,並於 17 世紀加入俄羅斯。
他接著聲稱“現代烏克蘭國家被列寧及其追隨者人為地切斷了與俄羅斯領土的聯絡”,甚至聲稱“那片土地上的數百萬人沒有被問到”,等等。 然後,他利用 1922 年的自治論點故意抬高了專欄(列寧主張建立乙個俄羅斯聯盟國家,由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三個平等的國家組成,即蘇聯;史達林主張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加入俄蘇聯邦,成為俄羅斯聯邦的聯邦主體,類似於自治共和國),聲稱史達林“重組了蘇聯”,但沒有完全糾正列寧“不切實際”的錯誤,埋下了蘇聯解體的根源。
最後,他惡意攻擊列寧和布林什維克(包括史達林)故意放縱民族主義者以保住他們的權力;而現在,他必須通過徹底摧毀所謂的“列寧製造”的烏克蘭,在“去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中與烏克蘭當局競爭。 當然,在被抬高和貶低之後,他也不忘再次抬高和貶值,宣稱列寧的“理想”已經變成了史達林的“**極權主義”等等,以討好俄羅斯主流意識形態中的另一種敘事方式。
普京關於古代歷史的演講部分的荒謬性是顯而易見的。 根據這種“自古以來”的理論,普京談論基輔羅斯並將其與今天的俄羅斯混為一談,整個俄羅斯應該是可薩汗國的一部分,皈依猶太教,甚至併入土耳其(根據土耳其埃爾多安的邏輯,這也是土耳其的前身);今天受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爭議的頓巴斯地區應該歸還給 17 世紀之前擁有它的克里公尺亞韃靼人,莫斯科應該歸還給馬里爾斯和其他烏拉爾,或者乾脆歸還匈牙利,匈牙利是今天烏拉爾唯一的主權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普京對當代烏克蘭國家的歷史有什麼看法?答案是,列寧和他的戰友們人為創造烏克蘭的說法完全不符合歷史。 與烏克蘭當局關於同一時期的論點相比,不難看出,雙方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場篡改歷史的競賽。
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反對十月革命的烏克蘭拉達,在布林什維克上台之前就已經開始推動烏克蘭民族國家機器的建設
1917 年 6 月 10 日(舊俄曆中沒有標明公曆日期,下同),烏克蘭拉達發布“第一通告”,宣布烏克蘭自治並成立烏克蘭自治(比賽結束後,克倫斯基暫時承認烏克蘭自治,並下令沃林五省掌權, 基輔、波多利亞、切爾尼戈夫和波爾塔瓦(相當於今天的烏克蘭中部和西北部)將移交給拉達及其總政府
1917 年 7 月 16 日,拉達及其總書記與克倫斯基達成了暫時妥協,並發布了第二次通告,以實現烏克蘭(在上述五個省)的自治。 大約在同一時間,列寧仍然被暫時追捕和躲藏**(七月事件),他怎麼能切斷烏克蘭與俄羅斯領土的聯絡?
2024年11月8日(舊曆10月26日),十月革命後的第二天,布黨發動基輔起義,企圖奪取政權,但遭到鎮壓。
1917 年 11 月 20 日(舊曆 11 月 7 日),拉達發布第三次通告,宣布獨立,不承認莫斯科的蘇維埃俄羅斯**,並表示將來將“幫助民主俄羅斯組建聯邦”。 * 拉達宣布獨立的烏克蘭包括九個省,包括沃倫、基輔、波多利亞、切爾尼戈夫、波爾塔瓦、哈爾科夫、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切爾松和陶里達(除了西南部的舊奧匈帝國領土外,今天所有的烏克蘭),並要求沃羅涅日、庫爾斯克(現在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歷史上是立陶宛大公國的一部分), Cheum省(今波蘭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在歷史上是基輔羅斯和立陶宛大公國的一部分)投票決定加入獨立的烏克蘭。就這樣,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1917 年 11 月 30 日,**拉達召開了烏克蘭制憲會議。
2024年12月11日(舊曆11月29日),基輔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動了第二次起義,試圖在基輔建立蘇維埃政權,但仍然失敗了。
1918 年 1 月 22 日,拉達發布了第四次通知。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宣布完全獨立。 應該承認,拉達最初也打算在俄羅斯聯邦資產階級國家內建立烏克蘭民族國家機器,即使烏克蘭成為聯邦化俄羅斯的臣民;然而,歷史的發展,主要是激烈的階級鬥爭,使她走上了建立獨立的烏克蘭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道路,這反過來又使她走上了叛逃德國和奧地利的道路。
所有權力歸蘇維埃“被**拉達拒絕,基輔的武裝起義一再受挫。 在這種情況下,布林什維克的革命力量,全俄社會革命黨的左翼,烏克蘭社會革命黨的左翼決定在紅衛兵的控制下在哈爾科夫建立乙個單獨的政權,並與**拉達建立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對抗:
2024年12月25日(舊曆12月12日),第一屆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宣布“烏克蘭自決”,成立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其烏克蘭人民代表大會宣布不承認拉達的一切權力,並規定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全稱烏克蘭工農兵哥薩克蘇維埃人民共和國)是俄羅斯蘇維埃的一部分聯邦共和國。
1917 年 12 月 28 日,烏克蘭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向莫斯科的蘇維埃俄羅斯人民委員會發出電報,宣布“當前不可或缺的任務是消除衝突......由舊拉達引起。盡一切努力建立烏克蘭和大俄羅斯的民主統一。 ”
1918 年 1 月 1 日(舊曆 1917 年 12 月 19 日),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羅斯人民委員會承認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及其人民***為“烏克蘭的唯一合法代表”。
此時,列寧和烏克蘭的布林什維克雖然運用了民族自決理論,但並不打算將烏克蘭從俄羅斯分離出來,而是建立了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作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
隨後,在俄羅斯紅軍的幫助下,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占領了基輔,並驅逐了以**拉達為首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部隊。 然而,它很快就被**拉達邀請的德奧軍隊擊敗。 在此期間,包括敖德薩蘇維埃共和國和頓內次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在內的幾個蘇維埃共和國直接隸屬於蘇維埃俄羅斯,從烏克蘭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留下**,出現了混亂。
1919 年 3 月 17 日至 19 日,第二次全烏克蘭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葉卡捷琳諾斯拉夫(今第聶伯羅)舉行。 大會統一了三個蘇維埃共和國,建立了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並宣布完全獨立。 從那時起,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不再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的聯邦主體,而是成為乙個獨立的國家,至少在名義上是這樣。 這比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宣布完全獨立晚了將近兩個月。
顯然,這與《布列斯特和平條約》簽署前後局勢的發展有關:
1918 年 3 月 3 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與德國、奧地利和其他同盟國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 在條約中,俄羅斯放棄了對烏克蘭等地的主權,承認烏克蘭獨立。 在條約簽訂時,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已經被德國軍隊占領。 (1918 年 3 月 1 日,德國軍隊占領了基輔,並很快占領了整個烏克蘭。 )
普京在提到《布列斯特和約》時也捏造了歷史,宣稱當時“德國和奧地利已經注定要失敗”,暗示列寧為了尋求德國和奧地利的援助而人為割讓土地但事實上,老俄軍已經崩潰了,因為士兵們沒有戰鬥慾望,急於回鄉瓜地,而新的紅軍還沒有建立起來,俄蘇聯邦不可能在正面戰場上抵抗德軍。 即使列寧選擇繼續抵抗,烏克蘭的暫時淪陷和烏克蘭國家在德國和奧地利的支援下從俄羅斯獨立也是不可避免的。
《布列斯特和約》簽署後,蘇俄放棄了對烏克蘭的主權,承認其獨立。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為了繼續鬥爭,不能不走上宣布獨立的道路。 這就是獨立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誕生的歷史背景。 儘管列寧和他的戰友們並不打算讓蘇維埃烏克蘭從蘇維埃聯邦獨立出來,但內外條件和歷史發展最終使蘇維埃烏克蘭走上了宣布獨立的道路。 這不受制於列寧或其他任何人的意志,這就是“民族自決”的真正含義。 然而,獨立後的蘇維埃烏克蘭在德國和奧地利軍隊的猛烈攻勢下很快被擊敗。
雖然德奧聯軍在3月和4月占領了烏克蘭全境,將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驅逐到蘇俄的塔甘羅格,並將大部分蘇維埃政權分散在烏克蘭;但邀請德國軍隊進入烏克蘭的烏克蘭拉達及其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也無法在德國軍隊的保護下統治烏克蘭。
2024年4月29日至30日,斯科洛帕茨基中將在德軍的支援下,自稱蓋特曼,發動政變,驅散了**拉達,推翻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在德軍的保護下建立了烏克蘭國家。
在此期間,烏克蘭國家與俄羅斯蘇維埃聯邦之間的邊界成為蘇維埃烏克蘭和蘇維埃俄羅斯聯邦之間的邊界。
2024年,在列寧的堅持下,該黨最終選擇了聯盟國綱領。 在2024年12月30日簽署的《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條約》中,聯盟成員國保留了主權並有權退出,實際上賦予了聯盟邦聯的性質。 這樣,2024年3月成立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能夠與11月1917成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在蘇聯共存。
不難看出,2024年,以烏克蘭拉達為首的烏克蘭資產階級和以布林什維克等人為首的烏克蘭無產階級(實質上是地主、以蓋特曼-斯科羅帕茨基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等)都在尋求通過民族自決建立烏克蘭民族國家。 在這個過程中,烏克蘭資產階級比無產階級更早地獲得自治、建國(**)或形式獨立。布林什維克和烏克蘭無產階級最初試圖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內建立乙個烏克蘭民族實體,但由於一系列內部和外部因素,最終在資產階級之後建立了獨立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的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
在這個民族自決的程序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甚至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得到了數百萬烏克蘭人的支援。 就連在自由區建立政權的黑軍領導人馬赫諾,也對烏克蘭民族共同體有一種意識,並將他的軍隊命名為“烏克蘭革命叛亂軍”。 烏克蘭國家不是由某個英雄或惡魔個人建立或拆除的,而是數百萬人參與的這一歷史活動的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