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想搞氫能,它問,這次能行得通嗎?”
近日,我們聽說美國掀起了氫能熱潮,彷彿要引領一場能源“革命”。 我不禁想知道這次會不會奏效是煙熏火燎,還是真的能成就什麼大事?
這個話題的出發點是拜登備受期待的氫能提案。 他們承諾向氫氣生產商提供數十億美元的稅收抵免,以努力建立乙個更清潔的能源行業。 這聽起來可能很美,就像晚上的烟花,但我們需要看到細節,不要讓好看的眼神蒙蔽了我們。
首先,美國對氫氣生產的信貸被宣布為“世界上最慷慨的信貸”,似乎一夜之間,氫氣已成為美國能源政策的寵兒。 但這真的只是關於環境嗎?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乙個事實,即這項提案實際上是民主黨去年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的一部分。 不管是環保的初衷,還是政治陰謀,其油膩本質不容忽視。
更值得懷疑的是,該提案使用分層系統向氫氣生產商分配信貸。 清潔能源專案可以獲得更多的信貸,而那些使用化石燃料生產氫氣的專案可以獲得較小但仍然有意義的信貸。 這樣一來,你是真的想搞清潔能源,還是只是為了應對環保的壓力?對此,網友們紛紛發表意見。
有人說這是個笑話,**估計到 2030 年,氫氣生產信用額度將產生 1400 億美元的收入和 700,000 個工作崗位。 然而,這可能只是乙個美麗的幻想,因為公共汽車、飛機、火車和輪船都使用液體燃料,這些燃料有提供液體燃料的基礎設施,並且沒有相應的系統就可以清潔氫氣。 說白了,這個提議可能只是在愚弄人們。
對此,網友“小環保專家”評論道:“這簡直就是填飽肚子的餡餅,明明目前還沒有成熟的交付體系,但提出如此巨集偉的計畫,只是政客們的一廂情願。 ”
在提案中,解決清潔電解槽氫氣耗電量大的問題,其實是通過“能源屬性證書”記錄用電量。 這難道不是明目張膽地把問題推給企業嗎?網友“理性之聲”直言:“這豈不是把環保的包袱扔給企業嗎?難道不應該提供更具體的技術支援和規範嗎?”
當然,該提案得到了一些支援。 例如,清潔空氣工作組認為這是“氣候、美國消費者和新興美國氫能產業的勝利”。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勝利是誰的利益?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對此提出質疑,認為該指南“將在關鍵行業開始之前就阻礙其發展”。 高階副總裁馬蒂·德賓(Matty Durbin)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樣的指導比在公眾諮詢過程中聽取能源部專家的建議要好,啟動投資、創造就業和經濟增長勢在必行。 ”
不僅如此,美國石油學會也曾表示,需要“所有型別的氫氣”,呼籲在氫氣擴張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燃料電池和氫能協會還呼籲該行業有時間滿足最高信用額度所需的任何法規,以避免行業停滯不前。
一位名叫弗蘭克·沃拉克(Frank Wallak)的行業代表強調,該行業需要時間來滿足最高信用額度所需的任何法規。 “我們不能有乙個停滯不前的行業,因為我們強加了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滿足的要求,”他說。 這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你只關注需求而不考慮行業的準備情況,可能會導致行業的失敗。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強烈表達一點,我們不能盲目追求所謂的“氫能革命”,更不能讓政治算計掩蓋環保的真正初衷。 作為乙個關心環境的普通人,我更關心的是這個計畫的真正效果,而不是政客們為了取悅選民而做出的一些看似樂觀的承諾。
最後,希望在推廣氫能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站在環境保護和國家長遠利益的立場上,而不是把問題推得太快。 環境保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需要長期規劃和堅實的基礎。 所有這些都需要更加謹慎和理性的思考。